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二六一 種師道封官
武植科考結束之後,辭別了朱道榮來到了留民營。其實朱道榮知道武植必然種進士,幾次三番勸他在中興府等待消息,但是武植卻說與潘金蓮有婚姻之約,定要要先回留民營取成親。

朱道榮也是無法,於是送給了武植幾貫錢讓他婚禮辦的好一些。武植在施全的操辦下,和潘金蓮結了親。結親以後夫妻倒也恩愛,不必細表。

朱道榮的給孩子開的認字班也正式的開張了,但是那個年底老百姓那個願意送孩子讀書。去的孩子還大多數是沖著圖書館能夠提供免費的午餐去的,即是這樣,由於孩子去了圖書館就沒法給家裏幹活,因此朱道榮忙活了半天也隻招收到50多個10歲以下的孩子。因為施全的孩子施恩就在這裏,所以施全想在圖書館教授孩子們認字,沒想到朱道榮根本就不用他,而是用圖書館的夥計用漢字拚音之法教授孩子,不過識字班用的教材《三字經》和《千字文》施全看了覺得是個好東西,施全有事沒事的時候就接也翻看翻看。

施全對這個漢字拚音之法完全不懂,那個《物理集注》他看著就如同天書一般,但是起碼《三字經》、《千字文》裏的字他還是認識的,只是漢字拚音他是一個字都看不懂,現在孩子們只是學漢子拚音之法,所以無法教書。科舉之後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中進士,現在他又沒有活計了。

如今施全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武植身上了,他隻盼著武植能夠高中進士,他能依附武植做一個小書吏。因此他還是有事無事的就往武植那裏跑。武植倒是找到了一個活計,就是給朱道榮的識字班送饃饃。

武植雖然是江南人士,但是久在山東為官,又從小撫養弟弟武松,因此有一手好的蒸炊餅的本領,其實宋朝的炊餅到了西夏國就是叫饃饃,那時候的饅頭倒是像後是的包子一般是有餡料的。武植蒸的炊餅,再加上潘金蓮鹵的鹹菜,不單單孩子們愛吃,圖書館的夥計甚至朱道榮本人都非常喜歡。

武植甚至跟施全開玩笑道:「若我本科不中,我就買炊餅也是不錯的。」

施全聽了武植的話就煩,道:「你現在是武植先生,要是買了炊餅就是武大郎了。」

武植道:「武大郎,怎麼了,反正餓不著就好了。」

施全道:「你不是還想官民平等?就靠這個買炊餅。」

武植想了想,道:「管他呢?來搭把手,先幫我把炊餅太進去,快到孩子們的開飯時間了。」

施全一邊幫武植太籠屜,一邊說道:「今天可是發榜的日子,你不去看看龍虎榜。」

武植道:「看總是要看的,只是先等孩子吃完飯再說。」

就在武植和施全閑聊之際,突然遠方一對衙役如風一般的跑了過來,為首之人正是李德標,只見李德標跳下馬來,對著武植問道:「你可是杭州舉子武植。」

武植笑了笑道:「這是在下,我這模樣倒是好認。」

李德標作揖道:「恭喜老爺,您高中本科第一名,狀元老爺。」隨後,李德標一揚手他身後的一隊人馬立刻吹打起來,中興圖書館前頓時熱鬧非凡。

朱道榮及圖書館的夥計們也都出來圍觀,李德標將狀元的吉服、進士及第的牌匾等物交給了武植。武植急忙往懷裏摸去,想摸出一些喜錢來。可是這些天武植把所有的錢財都投在了做炊餅了,身上如今只有十幾個銅板而已。

朱道榮見武植尷尬,急忙掏出幾張軍票塞給了李德標,道:「我來替狀元老爺賞喜錢。」

李德標可知道朱道榮的背景,急忙推辭道:「那裏敢收館長大人的錢,我等只是討幾個炊餅沾沾狀元的喜氣便是。」

武植大喜道:「好!好!這些炊餅大家隨便拿。」

李德標道:「來咱們都吃些炊餅,沾一沾狀元的喜氣。」

李德標等人都上來搶吃武植的炊餅,周圍圍觀的人也過來搶炊餅,武植也高興的給大家分發,不一會武植小車子上的炊餅就被搶拿一空。

武植看著遠去的李德標和被搶的一空的小車心情愉快,這時候朱道榮走了過來笑道:「這炊餅沒了,孩子們吃什麼?」

武植一聽也愣了,隨機明白朱道榮在開玩笑,因此也就哈哈大笑起來。就在這時候,施全突然一拍大腿,轉身就跑,武植奇道:「賢弟去哪裏?」

施全道:「我去看看龍虎榜……」

這些天,中興府都是喜氣洋洋的,不時有鞭炮聲想起。武植接下來的幾天非常忙,西夏國的吏部帶著文科、理科的前三名在中興府跨馬遊街,潘老漢在家裏大宴賓朋,雖然借了不少錢,但是他們心情都是不錯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命運隨著這次科考改變了。

施全也中進士了,但是他也非常奇怪,自己怎了給了唯一的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不過好在也是的中了,他這些日子也跟著潘老漢一起忙活著招待客人。

華夏元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個節原來就是西夏的萬壽節。這天西夏王府內張燈結綵,種師道在王府中大擺瓊林宴招待新科進士。

武植和理科狀元張久亮帶領諸位進士進入王府共赴瓊林宴,現在名義西夏王李仁愛只不過是華夏軍(西軍)隨便找來的一個小孩,所以這種場合根本就沒有出現。耶律南仙主持瓊林宴,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耶律南仙也是傀儡,西夏大權都在華夏軍手裏。至於華夏軍的首領是誰,這些新科進士都被告知,今天瓊林宴上就可以見到。

武植和張久亮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理科的進士都知道這裏的實際掌權者是種師道,也都大概知道種師道和耶律南仙的關係,所以見到種師道出現並且坐在耶律南仙身邊並不吃驚。可是當武植看到種師道後卻吃驚不小,他在延安府見過種師道,而且在西北人人都說種師道實際上是西夏國的最高統帥,西夏王妃是種師道的侍妾,但是他只是覺得這些都是匪夷所思的傳聞,沒想到這種匪夷所思在自己的面前就成為了現實。

這時吏部官員高聲道:「新科進士覲見殿下。」

武植不知道這個「殿下」是指的耶律南仙還是種師道,就稀裡糊塗跟著跪了下來,跟著諸位進士一起喝道:「參加殿下。」

種師道已經來了西夏國有一些時日了,但是自己不方便上西夏國的銀安殿處理國家大事,接受諸位大臣的朝拜。今天他坐在耶律南仙的身邊,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向自己跪拜,心情大悅。隨即說了一聲:「平身!」這句話本來應該由耶律南仙說出,但是此時耶律南仙就是一個溫順的小媳婦靜靜的坐在種師道的身邊。

種師道見諸進士落座,道:「各位進士,汝等屆時國之才俊,望爾等在各自的官位上為民造福。來乾杯!」

種師道跟進士們喝了3杯酒,道:「汝等的官職本應吏部一同安排,但是我看文武狀元的官職嗎老夫倒想直接安排一番,不知可否?」說著用詢問的目光看著耶律南仙。

耶律南仙羞得滿臉通紅,心道:這個西夏江山還不是你說了算。於是道:「悉聽老爺尊便。」她一句「老爺」就把自己和種師道的關係跟天下舉子挑明了。

種師道說道:「張久亮何在?」

張久亮道:「臣在。」

種師道說道:「汝為致知學院高材生,又在火藥局實踐數年,雖然出身工匠,但是能有今日成就實屬不易,今日封你為西夏國工部侍郎,管理西夏國採礦、修路、水利等工程之事。」

工部侍郎名義上是工部尚書的副手,可是如今西夏國工部尚書的職位就是開缺的,現在工部只有幾位主事、郎中支撐著,實際上種師道第一個人名就把工部交給了西軍培養的理科生。種師道的想法是把工部的從上到下,都要換成格物、致知兩個書院的學生。這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先把工部高效的運轉起來再說。

至於文科的進士,總體上水平偏低。這次龍虎榜排名大家心知肚明,除了前三甲外,其他的245人,都是理科排在前面,文科排在後邊。李侗本來還想爭取一下分榜發佈,但是想了半天也沒有張開嘴。所以文科的進士這次種師道不會給授很高的官職。

種師道封了張久亮後有看了看武植,道:「田嶺(延安府武植告訴過種師道自己的表字為『田嶺』)啊,你我也算是老相識了。你的文章我也看過了,你號稱要官民平等是也不是。」

武植急忙跪倒,道:「次則臣之宏願也。」

種師道說道:「你的想法很好,不知能否實現。現在西夏國有兩座大城,中興府和涼州府。中興府在我華夏軍的之下還算平穩,如今涼州府確實混亂不堪,大量流民聚集在那裏,我就封你為涼州府知府,看看能不能早日將那裏治理妥當。」

武植對於種師道給自己的封官多少有些失望,因為理科狀元的工部侍郎可是妥妥的正三品,自己的知府不過是五品。不過他也知道格物、致知書院的背景,自己是萬萬比不了的。因此跪下謝恩,道:「臣願殫精竭慮以報殿下。」

種師道又想起了施全,他倒要看看這個施全長的想不想自己的祖輩的模樣,於是道:「今科最後一名施全何在?」

施全一聽說叫自己,嚇了一跳急忙跳出來,跪在地上道:「臣施全叩見殿下。」

種師道說道:「你抬起頭來。」

施全一抬頭,種師道覺得跟自己以及自己祖輩是一點都不像。嘆了口氣道:「你是什麼出身。」

施全道:「臣原本以教書為生。」

種師道嘆了口氣,道:「西夏國文風不勝啊。我看你就不必在教書了,封你為涼州府正八品的涼州府主簿,到了涼州要安撫流民,開墾土地,協助武植管理好地方。」

施全道:「臣遵旨。」

種師道隨機一掃,發現施全身邊還還有一個人身材竟然如武植一般矮小,不僅奇道:「汝為何人?」

那矮子急忙跪倒施禮,用生硬的中文,道:「臣乃扶桑人士,二甲二百五松本二郎是也。」

種師道一聽差點笑出聲來,道:「你是扶桑人,二百五。」

那矮子道:「正是,臣的名字是松本二郎。跟李俊大人來到中原,嘗試來參加科考,僥倖的成為250。」

種師道問道:「你的漢語不錯,哪裏學的。」

松本二郎道:「我父親本是中原閩地人,臣從小學習中文,故而會說。」

種師道點點頭:「西夏國本次科考有來自四海的考生,也算是一場盛世。這樣吧松本二郎這個詞不好聽,我就給你改名為松本次郎吧,你就在禮部任職,做個通譯館吧。」

松本次郎道:「臣,謝主隆恩!」

種師道給松本二郎改名為松本次郎,從此以後扶桑國逐漸形成風起所有家庭中的二兒子都改名為「次郎」,而「二郎」這個詞成為了中原人士的專用名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