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二六六 生根發芽(三)
種師道看著武植上報的奏摺,又看了看張叔夜,道:「嵇仲,西夏國這樣的事情多嗎?」

張叔夜道:「開始這股風在西涼府颳起來,如今已經遍佈西夏國各個州縣,就連中興府的周邊的農場主也開始這麼幹了。」

種師道看著奏摺陷入了沉思,他在西夏國行科舉、建農場、推漢字、開銀行、用軍票、傳宗教,無一不是想讓中華文化在這片漢唐故土上生根發芽,讓西夏國安靜。沒想到一個「刀子鋪」到成了安定當前局面的關鍵,雖然這個事情非常殘忍。

刀子鋪雖然殘忍,但是一個強國崛起的時候那裏又會有什麼春風牧歌呢。美國的西進、英國的羊吃人、法國的大革命,哪一個不是殺的人頭滾滾。好在日漸興起的全真教自己能夠控制,全真教也跟當地人一種新的寄託,崇拜李三太子天地會人數也降低了下來。

種師道沉思了很久,問道:「刀子鋪之事,你看如何處置。」

張叔夜道:「治理天下應『仁』以為本,這閹割流民之事,確是有傷人和。」

種師道又問折賽花,道:「我兒有何見解。」

折賽花怕種師道說出什麼「人命貴」之類的婦人之言,於是道:「爹爹,我是統兵打仗的軍師,戰場之上能活下來有時候都是奢侈,這個些流民好歹還留了一條命。如果放任流民,天地會之類的幫會泛濫,這西夏國的良民只怕也受到裹挾。」

張叔夜完全不同意折賽花的話,他剛要反駁,種師道阻止了他,種師道說道:「你二人說的都有些道理,但是我覺得武植的狀元文章裡的話也是有些道理的。」

張叔夜心中暗喜:這武植也是讀書人,但是提出的官民平等之類雖然有些急進,但是總得看來,他也是反對刀子鋪閹割流民的做法的,否則也不會上這道奏摺。

張叔夜道:「不知是那句話。」

種師道說道:「他不是說要依法治國嗎?法無禁止即可行,咱們的律法中好像沒有禁止刀子鋪的吧。」

張叔夜一聽有些沒有轉過神來,當場楞在哪裏。

種師道接著說道:「嵇仲說的以仁為本不錯,但是這個「仁」是不是仁義道德,而是指的百姓。特別是中國的百姓。流民也是百姓,等他們成了中國人之後再說吧。現在給他們活路,就是最大的仁德。」

張叔夜想了想,又問道:「如何使之成為中國人呢?」

種師道說道:「韃虜之入中國則中國之,此事也可與朱道榮、李侗商議,將明德書院要在西夏國各個州縣都建立起來。如此一來,官方有明德書院,民間有全真教派,這都是教化萬民的善舉,朝廷都要大力支持。」

張叔夜道:「此乃大善之舉,臣願鼎力為之。」

張叔夜走後,種師道又拿來了一封情報,遞給了折賽花,道:「這是王定六昨天遞過來的,你先看看。」

折賽花打開文書看到裏面是從東京發來的,原來是封賞宗英的一份情報,情報上說朝廷可能封賞宗英為忠勇伯的爵位。

折賽花看著這個文書,皺著眉道:「宗英無功受賞,非善事也。」

種師道說道:「只怕朝中奸佞還是不放心我們華夏軍。你如今在朝廷的爵位是兩國夫人,兩國夫人在太原侍奉公婆天經地義,所以你不必去東京常駐。如今封宗英爵位,只怕兩國夫人府改成了伯爵府邸後,你和宗英就要常駐東京了。」

折賽花道:「我也亦憂愁此事,不知爹爹有何對策。」

種師道說道:「朝廷封為父為平西候,就將你大哥(種世仁)留在了東京,如今又封賞宗英為伯爵,只怕是要讓我兒你常駐東京。以你們兄妹為質,轄製我們華夏軍,朝廷啊……唉!」種師道想到此處長嘆一聲。

折賽花道:「世人都能看清,女真大軍早晚南下,如今朝廷上下非但不整軍備戰,反而處處真對與我等。不如……」

種師道說道:「怎麼,你還要清君側嗎?咱們只是拿下一個西夏國,已經如此手忙腳亂了。如果不是白薯、刀子鋪,整個西夏國還會動蕩多時。如果真的揮兵東進,勝則成漢末之董卓,敗則如唐末之黃巢,天下則必然大亂,這董卓、黃巢那個又有好下場呢。」

折賽花道:「那我們就真的做砧板的肉,任人宰割嗎?」

種師道說道:「我兒勿憂。如今我們已經佔據西夏,雖然不敢說三分天下有其一,起碼咱們華夏軍總有了退身之地。錦衣衛消息金國如今大亂,一旦他們國內平定,定然南下。女真鐵騎乃天下強軍,如若與之硬拚,只能兩敗俱傷。那時節不用朝廷的佞臣分化,我軍自己就土崩瓦解了。」

折賽花點點頭,道:「爹爹如何安排?」

種師道笑道:「這幾年我已經暗中佈局,東昌府之戰咱們在伏牛山和廖兒窪建立了兩個商棧,這兩地一處山高、一處水深,沒處都可屯兵萬人。只要金軍南下,可以此兩地唯依託,採用遊擊之戰法,鼓動百姓為義軍,此為一計也。

太原城易守難攻,我兒這些年訓練商隊也有成就,如金人南下命令商隊上城,配合廂軍守護太原。那北軍王稟那人作戰一般,守城確是不凡。我兒可放心實用此人堅守太原,等待西軍增援,此為二計也。

若我兒在東京,可與宗澤、李綱等人配合,組織軍中敢戰之士抵抗金軍。如果不可戰,不要死守東京,可以沿水路南下,在江寧與韓世忠匯合,而後沿江西進,再到西北,此三計也。

金人南下,中原一馬平川,若不可保,我定南下四川,取得天府之國,作為糧草補給之地,為東征恢復中原做準備,此四計也。

我已命汝兄世人,交好康王,若東京有失,請康王在江南登基,我華夏軍將行周公之事,此計五也。

定州牛皋還用1萬環慶軍可用,作為各路接應,此為計六也。」

周公之事是指周公輔助成王的典故,指的就是要控制朝廷代理朝政。周公為後人敬仰,當成王20歲的時候,變將朝政還給了成王。其實現在誰都明白,一旦成了周公,只怕就會變成曹操、司馬昭、宇文泰之類的權臣,他們的後代就成了皇帝,只不過大家都願意自比周公,沒有人願意自比後幾位而已。

折賽花聞之心頭狂喜,道:「原來爹爹早有安排,孩兒這就放心了。我這就收拾行囊,準備返回太原,只是這個西夏國的大司馬職位由誰來接替。」

種師道說道:「你可有人選。」

折賽花道:「我看蕭合噠倒是一個人物,重要的是他對南仙夫人忠心耿耿。契丹國已經滅了,他也只有效忠咱們了。」

種師道說道:「他對南仙忠心耿耿,並非對我。南仙也是個不凡的人物,我不想讓她成為方傑第二。」

折賽花笑道:「爹爹,南仙夫人連兒子都給您生了,難道您還不放心。」

種師道說道:「我若是在西夏國當然沒問題,但是中原大戰必然在一、二年之內發生。我屆時會在中原與金人周旋,西夏國為我隻大後方,斷斷不能出事。如果我在中原作戰,南仙在西夏高位,蕭合噠若掌握兵權,一旦受他人蠱惑,只怕西夏危矣。」

折賽花聽了種師道的話嚇了一跳,她根本沒想到這麼深遠,於是道:「爹爹智謀長遠,孩兒不如也。」

種師道說道:「這樣吧,你讓宗英將大司馬的印鑒交給吳麟吧,讓吳麟暫管理。西夏國局勢已經平定,給吳麟留下1萬人馬震懾地方。另外封吳震為西夏國扁練使,讓他在西夏國編練廂軍守衛地方。這個吳震不會有二心吧。」

折賽花道:「不會,這個吳震絕對不會。他的族人早就從鹽州遷到延安府了。」

梅花眼看著百花農場也建好了,這主要還是她的這個公主親兵的身份給他帶來了好處。百花農場緊挨著嚴何悅農場,武植派人給他們建城了10間磚瓦房,還有一個豆腐坊。如今到處都缺少糧食,但是梅花還是能夠從國營農場裡弄來了豆子。

那個吳悠艮確實在經營上是有一套的,娘娘豆腐一經推出就在西涼府大賣,每日都供不應求的,百花娘娘覺得這個說話細聲細氣(被閹割了都這樣)大胖掌櫃的非常有意思,他把販賣豆腐的差事幹得不錯,因此非常信任他。百花娘娘發現做豆腐收益要大於種地,就乾脆把自家的土地都交給了嚴成方搭理,雙方也約定了秋收後的分成比例。

張連顯示出了少有的「兇狠」,他對那些在莊子上幹活的莊丁都是異常的嚴格,平日裏鞭子不離手。嚴成方見張連「管理」有方,乾脆把自己家的一部分莊丁也讓張連管理。一時間,張連成了這兩個莊園內除了主家外,權利最大的管家。所有的莊丁見到都見面客氣的稱呼他為「張管家」,而背地裏都稱呼他「張瞎子」。

梅花就要回中興府了,這天他找到百花娘娘道:「姐姐,我這一半天就要動身回中興府了。這一走不知道要何時才能回來。」

百花娘娘道:「這裏距離中興府也不是很遠,逢年過節的還不能回來嗎?」

梅花道:「我估計我還要跟著公主出征,這一打仗三年、五載的誰又能說的準。」

百花年娘道:「如今家裏大小事情都是你做主,你要一走我還真有些擔心。」

梅花道:「家裏沒有個男人也不行,我看那個嚴成方就不錯,要不你跟他搭夥過日子算了,也算有個依靠。」

百花娘娘道:「別瞎說。我可沒有那個意思,我想著把咱們這兩個孩兒養大,這才是咱們最大的依靠。對了你走了,這兩個孩子還沒有名字呢。你認字比我多,你給起個名字吧。」

「我」,梅花道:「我也就讀了半本三字經,起名字還差得遠。這樣吧我讓張連給起名字。」

百花年娘道:「也好,這個瞎子倒是對你忠心耿耿。」

梅花道:「我看那個胖掌櫃倒是對賣豆腐挺上心的,只可惜是個『無有跟』。」

百花娘娘一推梅花,道:「休要胡說,剛才你還提嚴莊主呢?」

梅花又問道:「你說咱們的孩子行什麼?」

百花娘娘道:「當然姓李了,不然呢?」

梅花道:「這兩個孩子是我憑藉戰功搶的,怎能隨那個死鬼姓氏。我就要這兩個孩子隨咱們姓氏有何不可。你娘家姓什麼?」

百花娘娘道:「還有隨母親姓氏的,我倒是不敢,要隨隨你姓吧。」

梅花想了一下,咬了咬牙道:「也罷,就隨我姓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