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二八六 大理復國(完)
現在不但時遷想回中原,跟隨時遷南下的這些背嵬軍和錦衣衛也想回去了,唯獨雲中鶴非常喜歡這裏。段競逐只怕時遷等人一走,自己的皇位也就不穩了,他一邊發下大量的錢財挽留時遷等人,一邊希望物色能接替自己皇位之人,因為他根本不想當這個皇帝,更願意跟隨時遷返回中原。

雲中鶴可是不想走,他喜歡這裏的氣候,尤其是聽說這裏沒有寒冬的時候,他就決定定居在這裏。段競逐當然高興了,他立刻賜給了雲中鶴一所原來段氏親王居住的大宅,還在洱海邊賜給了幾百畝的土地。之所以只是賜幾百畝土地,是因為大理國山多地少,幾百畝的土地也是十分的奢侈了。

嶽飛傷情逐漸好轉,如今已經能下地走路了。他經過「生死門」中走了一圈之後也是有所感觸,現在已經想好了,自己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以前的報效東京大宋朝廷的想法也隨著原來的嶽飛遠去了。如今他決定跟隨著種師道做出一番開天闢地的大事來。

嶽飛將自己準備報效種師道的想法告訴了時遷,時遷當然高興了。不過時遷把段競逐不讓自己返回中原的事情告訴了嶽飛。

時遷道:「如今我等困在這雲之南的大理國,如何能跟隨侯爺闖出一番大事呢?」

嶽飛道:「大人曾經說過,侯爺有意經營西南。如果真的要是經營西南,就絕不會隻讓讓我們在這裏建立一些商棧,暫時佈置一些錦衣衛那麼簡單。」

時遷道:「此話怎講?」

嶽飛道:「昔日太祖皇帝(趙匡胤)派兵從北路、東路共同滅蜀,一路是鳳洲起兵,沿嘉陵江南下,一路從歸州(今湖北秭歸)溯江而上,次2路人馬皆是依靠水師之力,可是我西軍水師幾乎沒有。如果從陸路進攻蜀地,就要行三國鄧艾之事,此為萬萬不可行也。」

其實自從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蜀地被外部勢力征服的情況很少,除了北宋出年被宋軍征服外,最有名的就是漢末三國被魏國大將鄧艾征服了。鄧艾征伐蜀漢的時候,是用輕步兵從懸崖絕壁上攀爬繞過了關隘,然後突然出現在成都平原。當時的魏軍攀爬懸崖損失慘重,這隻部隊到達成都平原的時候只有2000多人,只是蜀漢後主劉禪無心抵抗,棄城投降,於是造就了鄧艾的功績。

時遷不知道鄧艾是誰,但是他聽了嶽飛的講解後也就明白了。點點頭道:「侯爺讓我們在這裏建設商棧,主要是想未來藉著商道攻取四川。」

嶽飛道:「我猜侯爺正有此意,只是沒想到咱們竟然佔領了大理國。大理國雖然孱弱,但是他年由南向北協助侯爺在巴蜀之地,行西夏之事,此地就是經營要地也。」

時遷點點頭道:「可是如今蜀中到大理的商道在劉氏兄弟手中,他們此次也是立了大功,怎好奪取他們的商路。」

嶽飛道:「他們有功就要賞,通過賞也能得到他們商路。」

時遷道:「你說說看。」

嶽飛道:「如今高氏的殘兵都退入道西南夷,刀白鳳還在那裏召集兵馬準備再戰大理。而巴蜀的商道就要通過西南夷,恐怕如今的商路這劉氏弟兄也是控制不住的。」

時遷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嶽飛道:「我看劉氏兄弟中劉琦頗為勇猛有幾分勇戰,可封其為騰衝太守,讓他鎮守騰衝去吧。劉珂就是一介商賈,賞他一個主管經商的戶部侍郎也是抬舉他了。至於金家溝嗎?大人身為大中國公怎麼能沒有封地呢?金家溝要方圓百裡封地足可以將這條商路控制在我們的手裏。另外在下願意在大理國訓練兩萬精兵,未來北伐幫助侯爺成不世之功。」

時遷大喜道:「如此甚善。只是這個即使段競逐能夠答應,大理群臣能夠同意嗎?」

嶽飛道:「保天皇帝歸西之時說要以大理國傾國之力答謝我等為他復國之恩。如此的條件只怕還是輕了,何況如今大戰之後大理軍隊不過數千,都掌握在你我之手,當初的高智昌不過如此,何況段競逐還是錦衣衛出身,你我又有何懼!」

時遷道:「也好,明日我就提出。另外我要再提1條件就是大理國供奉歲貢10萬貫給西夏國,兩國簽訂條約,我倒要看看誰敢反對。」時遷說道此處,突然覺得當一個權臣也是很爽的一件事,但是隨即他就把這個心思收了起來。

嶽飛也道:「明日我跟你一同去見段競逐。」

第二日,時遷和嶽飛來見段競逐,時遷就把跟嶽飛商量的報答西夏國復國之恩的3個條件說了出來。段競逐聽了有些矛盾,要是作為錦衣衛,就是把大理國都獻給種師道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作為大理國皇帝,要是答應這些條件也可以算的上是喪權辱國了。

段競逐猶豫道:「訓練士兵和10萬貫歲貢之事倒也好說,先帝畢竟說過要重謝我們。(他用了我們2字!)不過大中國公的封地,只怕有些難辦。」

時遷道:「這大中國公也是陛下所封,這封地也屬於大理國土,再者說金家溝附近原本就是劉氏兄弟佔據,大理國好像沒有管理過這個地方吧。」

段競逐為難道:「二位大人,你們這是難為小人了,我若同意恐怕背負著賣國之名。這這……」

時遷見段競逐非常為難,一個皇帝居然自稱小人了,於是道:「陛下勿憂,可召開朝會與諸大臣討論。」

段競逐大喜道:「如此甚善,我明日便召開朝會。」

時遷、嶽飛、段競逐的談話讓準備給段競逐送德太妃親手做的長袍的葉二娘聽到了,葉二娘眉頭就皺起來了,她暗道:剛剛拔起了高氏一家,又來了一群更厲害的角色。

第二日段競逐大開朝會,時遷當著諸大臣提出了三個條件和西夏國簽訂的條約。諸大臣都面門相覷,雖有不滿,但是看著摁著佩劍的嶽飛,都默不作聲。

時遷見諸大臣沒人說話,於是道:「既然諸大臣都無反對意見,那就以國約的形式簽訂,一旦簽訂永世不能反悔。」

大理諸大臣多數都羞愧的地下了頭,有些人更是面如死灰,只有少數人臉上露出的憤怒的神態,但是當嶽飛和時遷二人目光掃過去的時候,這些人也都低下頭。

段競逐道:「既然諸大臣都無異議,那就請大中國公起草詔書,然後用寶,發往西夏國吧。」

就在這時突然,大殿之外傳來一陣腳步,有一個大將走上大殿,對著段競逐道:「陛下,如此行事,與賣國何異!?」

時遷定睛一看,原來是鍾萬仇。鍾萬仇在這次復國之戰中也立了大功,現在是禦林軍兵馬指揮使,指揮者所有禦林軍。不過連番大戰之後他收下的點蒼山的老人也是死傷大半,但是大戰之後時遷並沒有給他補充兵馬,而是讓他自行招募人馬,如今他手裏也有500多禦林軍。

時遷、嶽飛等人跟鍾萬仇關係不錯,大家都相互佩服對方的勇武。但是涉及的國家利益的層面上,時遷、嶽飛卻忽略了此人,如今皇宮內外都是鍾萬仇的人,時遷、嶽飛也就是帶著幾十個隨從而已,兩人對看一眼,多少有些擔心。

時遷打量了一下鍾萬仇道:「鍾將軍,你身為禦林軍指揮使,未經召喚,帶刀上殿,想刺王殺架不成嗎?」

鍾萬仇豪不示弱道:「你身上的寶劍好像也不是裝飾吧?」

時遷怒道:「本爵和鎮南將軍是陛下特許帶劍上殿的。」

鍾萬仇道:「陛下對爾等恩重如山,爾等應思報效當朝,如何要學那高智昌,做挾天子,霸朝廷之事。」

段競逐一聽嚇了一跳,道:「鍾萬仇莫要胡言,那大中國公和鎮南將軍都是上國派來助朕的,理應以國禮謝之。」

鍾萬仇道:「陛下,莫要背著二佞臣蒙蔽。如果謝之,就應給其財寶,禮送出鏡,也就是了。不必封官賞地。」

時遷怒道:「鍾萬仇,我敬你是忠義之輩,不與你計較,快快退出大殿,我免你驚架之罪。」

鍾萬仇哈哈大笑道:「時遷,你這奸賊。如今皇宮上下皆有我禦林軍掌控,你怎可如此囂張。」

他叫出「時遷」,段競逐和時遷都覺不對,齊聲喝道:「你要怎樣?」

鍾萬仇冷笑道:「來人!」

隨著鍾萬仇的話語,大殿之外傳來一陣陣軍隊跑步的聲音,時遷大驚失色,顯然今日之事鍾萬仇早有準備。

這時嶽飛突然猛點了一下頭,道:「奉詔擒賊,餘人無罪。」嶽飛話音未落,只見在不起眼地方站著的雲中鶴從官靴裡掏出了一把匕猛地向鍾萬仇投了過去,那鍾萬仇全部精力都盯在了時遷和嶽飛身上,因此毫無防備,這一匕首就從他的後背刺了進去!

段競逐給了嶽飛、時遷帶劍上殿的權利,並沒有給雲中鶴。不過雲中鶴也不在意,他也不愛用寶劍,平時都是拎著馬刀到處遊走。作為白達番人他們習慣是刀不離身的,所以當他不帶著馬刀的時候,就在靴子裏藏一把匕首。嶽飛知道雲中鶴的習慣,因此鍾萬仇一上殿嶽飛就給雲中鶴使眼色。雲中鶴在草原之上,看到部落之間的火併多了,立刻明白嶽飛的意思,所以悄悄的轉到了鍾萬仇的背後。當他看到嶽飛點頭的時候,隨即投出了匕首。

鍾萬仇就覺得後背一疼,全身酥軟無力,嶽飛一個健步竄到了鍾萬仇面前,一劍就把鍾萬仇的腦袋砍了下來。

時遷也跳到了段競逐的身邊,問道:「陛下何意?」

段競逐也是嚇了一跳,道:「朕也不知。」

這時禦林軍們已經手持刀槍衝進了大殿,看到嶽飛拎著鍾萬仇的腦袋,大家也都不知道所措了。

此時段競逐道:「鍾萬仇意圖謀反,鎮南將軍已經奉旨將其誅殺,爾等無罪,速速退下。」

這些士兵相互看了看也不知如何是好,嶽飛怒喝道:「爾等要學鍾萬仇嗎?」說著就把鍾萬仇的人頭扔了過去。眾禦林軍一看指揮使已死也就紛紛退出了大殿。

時遷一看禦林軍退出了大殿,對著段競逐道:「雲中鶴護駕有功,應加封為禦林軍指揮使!」

段競逐立刻點頭道:「準奏!準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