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二五五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種師道來到中興府有幾天了,他看到了折賽花的兩個雙胞胎,楊再定和楊再光,以及耶律南仙給自己生的孩子天璽,心情非常舒暢。但是這種舒暢沒有維持多長的時間,折賽花和張叔夜把西夏國的情況報給了種師道,種師道的眉頭就就擰成了一個疙瘩。

種師道原本以為打下一塊地盤後,然後就免稅三年,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百姓歡呼,然後就勵精圖治,會迎來一個盛世。可是如今西夏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原本西軍準備回到各地,但是現在大部分人都回不去,因為各種打著李三太子的幫會層出不窮,除了中興府還算是安定,其他各地都到處都是流民。沒有生計的百姓往中興府和西涼府兩個大城市周圍集中。留用的原來西夏官員對於流民也懶得管理,社會的基本秩序全都靠著西軍暫時彈壓。

春播早就開始了,但是很多地方的種子都缺少。剛剛過冬,青黃不接,西軍這幾年劫掠來的糧食也是不足了。要不是有白薯,整個西北的糧食就供應就會崩潰。還有就是朝廷的稅收,如今除了中興府,其他地區百業凋零,根本就沒有稅收,可是朝廷正常開銷不能少,去年西軍將西夏國庫以及各地的番庫劫掠一空,現在各處的府庫都空空如也。如今種世信管理的銀行將一車車的銅錢秘密的西夏國運,只能靠著這些錢苦苦支撐。

但是這些銅錢是西軍發行軍票的擔保金。每個銀行都會多印刷一些紙幣,西軍軍票也是如此,只不過西軍軍票隨著商隊流通廣泛,一時半會兒不會集中對付,另外就是西軍銀行還是堅持無條件對付銅錢的信條,目前軍票還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如果這些銅錢被人知道挪用到了西夏國,那軍票變成第二個「交子」大幅貶值也是有可能的。現在西夏國面臨的問題是軍票流通範圍還很小,所以作為軍票保證金的銅錢就不斷的從銀行流通出去,銀行的銀根已經有些緊張了。。

面對目前遇到的種種困難種師道招折賽花、張叔夜商議對策。其實耶律南仙也是非常有見時的,而且又給種師道生了兒子,也是可以請她來出一些注意的。但是種師道想起自己第一次攻佔興慶府的時候,耶律南仙私自用黨項語傳旨的事情就有些不安,這裏畢竟是西夏,黨項的遺老遺少還是不少,耶律南仙只能是安撫這些人的一個幌子,不能接觸到西軍最核心的決策。

張叔夜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現在的情況後,道:「侯爺,如今情況就是這樣。我看去年咱們西軍在西夏國劫掠所獲得的財富頗多,不如跟各位將領先借貸一些,這樣也可度過難關。我現在感覺去年的劫掠是自己在劫掠自己,如今西夏國都是咱們的了,跟將領們借一些又何妨?」

「不行!」張叔夜話音未落,折賽花就有些不樂意了,她道:「爹爹,西軍將士窮苦了百年,他們拚殺不過是為了財富,如今財富剛剛到手,如果從他們手中奪走財富,只怕寒了將士們的心。」

張叔夜道:「不是拿,而是借……」

折賽花道:「三軍用命無非是為了名利,如今爹爹不肯登基,將士們名無處獲得,在不給他們足夠的賞賜,誰還再會賣命打仗。」

張叔夜道:「公主,這也是權宜之計。」

種師道聽他們二位吵鬧的有些頭痛,說道:「你們二位說的都有道理,當初不是讓蕭合噠出使東京嗎,如今他應該帶著歲賜回來了吧,這些錢能否暫時頂一頂。」

張叔夜道:「這個歲賜道也不錯,一共25萬兩銀子,蕭合噠在宋境買了很多糧食,現在朝廷的支度就靠這點錢糧了。不過這筆錢也快用盡了。」

種師道又問道:「咱們的大軍還在西夏?那將士們劫掠的金銀放在那裏了。」

折賽花吃了一驚,道:「爹爹,由於咱們西軍銀行沒有在這裏開設,所以他們大都隨身攜帶。萬萬不可打這些金銀的主意。」

種師道看了看折賽花焦急的樣子,道:「我兒勿憂,我不會打這些金銀的主意。但是存在自己手裏也是不方便。這樣讓世信在中興府再開一座銀行。讓西軍將士們把財富都存在銀行裡,用這些金銀做抵押,印刷軍票流通。今後西夏國一律禁止金銀流通,西夏國原來的銅錢也要回收,另外讓魏定國暫時停鑄造碗口銃,先設計一種西夏改製後的銅錢出來,這個銅錢就叫『華夏通寶』,在華夏通寶鑄造出來後,西夏國內許可軍票和大宋的銅錢流通,未來大宋的銅錢也不許流通。」

折賽花和張叔夜互相看了一眼,都點點頭。隨即折賽花道:「不知西軍將士願不願意將金銀存到銀行,這裏畢竟不是延安府。」

種師道明白折賽花的意思,現在西夏國非常亂,西軍劫掠以後,這裏短時間內不會產生什麼價值了,如今治安靠的是西軍的彈壓,百姓的生計靠的是商隊的不斷「輸血」,無論是軍隊或者商隊,都是要追求更多財富的,所以這麼下去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如果不能儘快接解決西夏國的問題,西軍其實西夏站不住腳的。所以這些存在銀行裡的金銀是否安全,就成了大家擔心的問題。

種師道笑道:「如果連一小小西夏都無法站住腳,如何能夠爭霸天下。我看讓將西軍現有的金銀,鑄造成24座萬斤1個銀山,每座銀山都用1000兩黃金作為底座,放在西軍銀行外,以示我軍常住的決心,也讓天下對我們西軍的軍票產生信心。」

折賽花大喜道:「如此甚好。」

張叔夜卻問道:「咱們真的又如此多的金銀。」

種師道笑道:「李俊從扶桑國運來了大量的銀礦,再加上西軍商隊這幾年的收益以及在江南的所得,熔鑄這些金山綽綽有餘。現在本地就有不少格物、和致知的兩個學院的學生在此第準備科舉,科舉之後先讓他們完成銀山的鑄造。另外,招單如圭師傅親自前來主持鑄造工作。」

張叔夜道:「如果真能鑄成銀山,那真是國之大善,國本也就穩了。」

其實西夏國的困難在種師道在延安府的時候就一清二楚了,他也寄希望於李俊帶來的金銀,不過李俊是帶回來了幾十萬斤的銀礦石,但是這些銀礦時遠遠沒有那幾萬斤紅銅有價值,甚至沒有賞賜給這個商隊的賞錢多。這幾十萬斤的銀礦不過煉出白銀1000多兩而已。不過種師道問了一下煉銀的工匠,工匠說銀礦千斤礦石也就能熔煉出1兩銀子而已,這幾十萬斤的礦石能夠煉出1000多兩銀子已經是奇跡了,這個礦石的含銀量超過了中原地區銀礦的2倍多了。

種師道並沒有宣揚這件事情,對外這是說扶桑國的銀山到找了。至於在中興府設置銀行的事情來之前就想好了。如今他設計一共24萬斤的銀山需要將近400萬兩的銀子,自己當然沒有,不過西軍中100萬兩拿出來還是不成問題。所以他找到了王重陽,王重陽癡迷煉丹和創建全真教。種師道讓他研究將煉丹用的鉛和銀子混合,將100萬兩銀子鑄造成看似400萬兩銀子的銀山。

王重陽本來不想管這個事情,他雖然年青,但是也知道如果這個事情不敗露還好,如果一石敗露,那自己就是替罪羊。不過種師道向他許諾如果辦成這件事情,就在西夏國立全真教為國教。王重陽將以不到不到20歲的年紀成為一代道教宗師。

種師道的許諾打動了王重陽,在延安府他已經秘密進行多次鉛和銀混合鑄造器物的事情了,如今配方已經成功,種師道隨即秘密讓栓子的商隊將各地採購的鉛運往了中興府,如今其實是萬事俱備,只是等單如圭到來就可以開火鑄造。

不過種師道為了保密這些事情誰都不知道,帶王重陽來中興府,對外也是宣稱讓周伯通來見見母親耶律南仙而已。

種師道安排好了銀行的事情,又跟折賽花和張叔夜商量現在糧荒的問題,如今糧食也是缺少,雖然有白薯,但是不知道能否撐到今年糧食收穫。如今已進入春耕,西軍在西夏國開設的官辦農場和私營農場都被命令今年只能種植白薯,其他百姓的則不管。

現在百姓的口糧全憑這西軍的商隊運輸,所以這也大大的影響了商隊的收益,西軍將士在在商隊中都佔有股份的,所以這也不是長久之際。

種師道說道:「今年的西夏國的糧稅收上來之後,要抵給商隊的損失。」

張叔夜道:「按理說應該是這樣,但是自古也沒有官家給商隊補償的事情。」

種師道說道:「那就從現在開始,畢竟咱們西北貧瘠,沒有商隊咱們什麼都不能穩定的得到。如果只是征戰劫掠,那都是一鎚子買賣,斷斷不能長久。」

折賽花道:「咱們商隊雖然這幾年發展的不錯,咱們貨物可以製造出來,但是糧食也不可能突然的長出來,要是採購的糧食不能養活西夏的百萬百姓呢?」

種師道聽了折賽花的也是陷入了思考,他想起了另一個時空的蒙古鐵騎征服世界的時候,到了一個地區也無法建立統治,他們就簡單的將人口數量降低成能統治數量,這種方法很是殘忍,種師道不想那麼做。但是如果無法在西夏立足,退回延安府,那麼無論是西夏的百姓或者是對於西軍恐怕都是更壞的結果。

種師道緩緩道:「為了能在這裏站穩腳跟,咱儘力也就是了,能養多少都是功德?」說著他用手在空中緩緩的劈了幾下。

張叔夜聞聽嚇了一跳,折賽花則眼露出興奮的目光,不過二人都清楚種師道做事不在猶豫了,屬於西軍的日子也應該到了。

就在幾人商議之時,突然有人稟告,說是大司馬宗英求見。

張叔夜打趣道:「看來是駙馬爺想念公主了。」

如今折賽花已經是3個孩子的母親了,她早就沒有當初少女的羞澀。她知道宗英沒事不會找到這裏的,於是剛剛舒展的眉頭,就又擰了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