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三一九 武松打虎
種師道佔領了高昌州,立刻開始向吐魯番周圍的部落發送檄文,讓他們送來牛羊、糧食、馬匹,來表示對華夏軍的臣服,高昌州已經失落,周圍的部落也就無心抵抗華夏軍,也就很快送來了貢品。

另外高昌國還有兩塊比較大的部落聚集地,一個是北庭回鶻,另一個就是龜茲回鶻,種師道也給他們發出了檄文,等待他們的回信了。高昌國一共就有四大綠洲,也就是四大部落的聚集地,分別是伊州、吐魯番、北庭和龜茲。如果龜茲和北庭的回鶻也回信表示臣服了,那高昌國基本就控制住了。

種師道還跟伊斯馬爾一起研究高昌國的藏書。高昌國的藏書豐富,建有一個藏書閣,這個藏書閣就在獅子汗的王府之內,有伊斯馬爾保管。獅子汗雖然不是賢明君主,但是對這個圖書還是非常珍惜。

王府內還有一個萬牲園,就是樣了很多猛獸的小型動物園,華夏軍的將是都沒有見過這許多猛獸還像養牛、養馬一般的集中豢養,都是感覺新鮮,因此紛紛輪番去觀看。今天種師道也打發武松帶著平時保護種師道的侍衛一起去看猛獸。自己只是帶著幾個內侍官,和伊斯馬爾來到藏書閣研究高昌州的書籍。

種師道發現高昌國王府沒有樓房,這個藏書閣也就是一間大的平房而已,但是裏面的藏書非常豐富,從闞氏高昌歷時近700年傳承有序。而且高昌國開國的前期都是闞氏、張氏、馬氏全是漢人,就到了鞠氏高昌之時,取了當時中原隋朝的公主,全國還是仿照的漢製。在唐朝是被大將侯君集征服成為了大唐的屬國,後來唐朝國立衰落,高昌國才逐漸的被回鶻人掌握。但是回鶻人立國之後沒有把高昌國建立成為最初的那種中央集權的國家,反而把現在的高昌國像是一共15個回鶻部落,再加上乃蠻、歸義等其他民族部落的一個部落聯盟。高昌國的圖書早年間的都是漢字書寫,唐朝中期以後才逐漸的以回鶻文字為主。

種師道看了這些文書後大喜,道:「看來此處妥妥的為漢唐之故地也。你要將這些事情寫成傳記,在高昌國內廣為流傳,我們回鶻人、漢人都是一家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

伊斯馬爾對種師道的理論不知可否,因為他深知回鶻人是在反抗突厥人的鬥爭中逐漸形成的民族,至於是不是跟中原漢人是一家,倒也沒有考證過。不過種師道既然說是都是中華民族,那就是中華民族吧,畢竟現在高昌國是由漢人建立的,這裏說是漢唐故地也不為過。

伊斯馬爾鞠躬道:「偉大的國王陛下,您的見解是非常英明的,我這就撰寫文書,必然讓吐魯番的每一個部落都知道這件事情。」

種師道有道:「這裏的圖書都是無價之寶,高昌國四戰之地,放在這裏難免毀於戰火。不如運到中興府妥善保存,我在那裏建設了一隻專門藏書的機構,未來這些圖書都可以刊印,流傳天下。」

伊斯馬爾一聽感動的的熱淚盈眶,他匍匐在地,哭道:「佛祖啊,真的讓我遇到偉大的菩薩了。我們家族世世代代守衛著這些圖書,不知道有多少人為此而死,如今能讓這些圖書廣為流傳,這是天下最大的善事了。我願意作為您完成這件大善事鞠躬盡瘁。」

種師道說道:「我要創建一種新的文化,吸納百家文化之長,形成一種能夠永世流傳的文化,再用這種文化來教化萬民。這就是中華文化,也稱為中華文明。」

伊斯馬爾想了想道:「這個中華文明好,我們高昌國本來就發源於中華文明,這些書籍自然也屬於中華。」

種師道說道:「不單單於此,今後我華夏軍每到一地必然搜集當地的書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

伊斯馬爾見種師道有如此氣魄,也是感慨萬分,道:「小人替天下讀書人謝偉大國王的仁慈。」

種師道說道:「你也可以東歸,我在中興府建有圖書館,那個館長叫做朱道榮也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你們可以多多交流。」

伊斯馬爾道:「那感情好,但是我還是想跟著您去西邊看看,相比那東喀喇汗國也有不少圖書。」

「東喀喇汗國?」伊斯馬爾的話又把種師道思緒拖到了現在。去東喀喇汗國與西遼國一戰,勝負之屬,還不能明確呢。這些書千萬不要毀於戰火。於是種師道吩咐道:「你先去把這些書目請點一番,儘快裝車運走,這裏並不安全。」

就在此時大殿之外突然一陣大亂,出現了野獸的呼號之聲,整個皇宮裏的內侍宮人開始四處逃竄起來了。這時候武松赤手空拳,拎著一根樹杈子就急忙跑了進來,對著種師道也不施禮,急匆匆道:「侯爺,快快躲避一番,皇宮後面萬牲園的猛獸跑出來了。」

獅子汗的父親懷寧順化可汗自從得到獅子之後就非常喜歡猛獸,到了獅子汗這一代更加喜歡豢養這些東西,獅子汗原本叫喝裡可汗,由於喜歡獅子的勇猛他把自己名字改成了獅子汗,並且在王府花園內建立了一個獅子園。

但是高昌國並不產獅子,要想得到獅子就必須去遙遠的君士坦丁堡,這個顯然是不現實的。所有在阿桑奇進貢來的那個一對獅子逐漸的老去後,他就在那裏豢養了很多老虎、黑熊之類的猛獸,並且改名為萬牲園。這個萬牲園現在只有一隻獅子了,那還是阿桑奇帶來的那對獅子的後代,但是老虎和黑熊可是不少。

本來種師道也沒在意這些猛獸,不知道為什麼,後世這些動物在動物園裏並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但是華夏軍的將士們可是沒見過這麼多猛獸,尤其是獅子,中原根本就沒有獅子。所以這些將是這幾天有事沒事就去看這些猛獸。

回鶻管理萬牲園的差役告訴他們,看猛獸的時候不能帶武器,眾人也就沒在意。今日武松也跟著眾人去看獅虎,但是不知道為何今天這些猛獸突然發瘋一般跳出圈舍,攻擊起人來了。

由於萬牲園就在王府後院,高昌國的王府並不大,所以這些猛獸直接就衝進王府前院了。武松擔心種師道的安危,隨手摺下了一根樹杈子防身,然後就往王府的藏書閣而來。

種師道萬萬沒想到這猛獸能跑出圈舍,他倒是沒有特別緊張,畢竟王府周圍的侍衛也不少。種師道此時一拉伊斯馬爾,道:「先生莫慌,有老夫在萬無一失。」

伊斯馬爾感動得都要哭了,他道:「我願意以性命保衛偉大的國……」

他那個「王」字還沒有說出口,種師道早就不想聽他羅嗦了,他一拽伊斯馬爾,對著武松道:「頭前開路。」

武松、種師道、伊斯馬爾和幾個隨身伺候內侍剛一藏書閣,正好面前遇見一隻吊睛斑斕虎,這隻大蟲見到幾人,大吼一聲就撲了過來。那幾個內侍嚇得立刻四散奔逃,種師道由於是來看書,身邊也沒有帶防身寶劍。見猛虎撲了過來,自己竟然不知道如何應對。

此時武松大吼一聲,舉起樹杈子就向猛虎的腦袋砸了過去,這隻樹杈子足有碗口粗細,實實在在的砸在了虎頭之上。也許是用力過猛,這碗口粗細的木棒當時就折成了兩節!那老虎,被打激起了凶性,它大吼一聲,張著血盆大口就像武功撲了過來。

那武松也是跟王進學得好把式,他一個鷂子翻身多開了老虎的一撲,沒想到老虎胯一扭正好撞在在武松的身上。武功被這巨大衝擊力撞翻在地,那老虎一扭身,撲向武松,眼看就要把武松按在地上。

武松一個就第十八滾,讓老虎撲了一個空。然後一翻身竟然騎到老虎的身上,雙拳狠狠的向老虎的腦袋砸了過去。武松出手如飛,瞬間打了那老虎十七八拳,那老虎痛的「嗷嗷」暴叫,瘋狂扭動身體想把武松摔下去。

武松明白如果他要是被老虎摔下去,恐怕也就成了老虎的口中美食了。此刻他雙腿用盡了全力夾住猛虎的身體,一隻手死死攥住老虎的耳朵,另一手揮動鐵拳向老虎的眼睛打去。

種師道等人都都看呆了,他沒想到天底下真有能赤手空拳跟老虎對戰的。就在此時種世豹帶人前來護駕了,種世豹和他帶來的人也都嚇了一跳,他們沒有看到剛才武松跟老虎搏鬥的場景,只看到武松按著老虎在打。

種世豹也顧不得許多了,他舉起神臂弓就是一箭。種世豹這一箭正好從老虎的眼睛射了進去,這老虎一聲慘叫在地上翻了幾個滾。武松也給甩了出去。

這時候早就有侍衛站在了種師道的身前,種師道也要成就武松打虎的英雄美名,他從侍衛手裏接過一桿長槍,向武松扔了過去,道:「長青接槍!」

武松接槍在手,見那老虎還在哪裏翻滾,猛地一槍就講那老虎釘在了地上!

眾人齊聲歡呼道:「好勇士也!」

此時華夏軍諸將帶領各自的親兵紛紛湧入了王府,大家齊心協力的講這些發瘋的猛獸處理掉。

種師道立即生殿,大殿之上種師道有些憤怒,他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誰之過也。」

華夏軍都大多數是粗鄙的武夫,種師道發明漢子拚音之法後他們才多讀了一些書。最近幾年種師道要求每次戰役之後都要寫一個總結,幾年下來這些人都學問增長不少,但是他們讀書寫字也都是為了行軍打仗方便,對於這個出自「季氏伐顓臾」典故自然是不知道的。其實種師道也不知道,他只是穿越之前看了電視劇中乾隆第一次遇到和珅說過這個話。當時也是文武大臣無言以對,只有和珅一句「典守著不能辭其責爾」從而平步青雲。

今日應景真是「虎兕出於柙」了,所以種師道就隨口問了出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