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一 重病
北宋宣和二年,農曆臘月二十三入夜

快過年了,長安城也就是京兆府,燈火輝煌,賣賣酒肆、勾欄瓦舍,人流熙熙攘攘。北宋年間商業繁榮,雖然當今的道君皇帝喜好「花石綱」橫徵暴斂,但是這些賦稅都壓在的江南的百姓的身上。對遠在西北的長安京兆府影響並不大。這裏充滿了過年的熱鬧!

但是在京兆府內最大的院落——陝西宣慰使府裡的宣慰使童貫可是開心不起來。這個童貫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軍權的太監了。他協助蔡京當上了丞相的職位,作為投桃報李,在京祝他當上了樞密院指揮使的職位,並執掌宋朝的西軍、河東軍和北軍。一時間童貫權傾朝野,蔡京成為「公相」,童貫被稱為「媼相」。

最近兩個月江南的方臘鬧得厲害,身為樞密院指揮使的童貫開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童貫明白,自己現在的位置已經威脅到了蔡京了,所以現在蔡京一直想罷免他獨掌朝權。這次方臘起義皆有花石綱引起,花石綱的事情一直是蔡京和朱勔負責,開始童貫就力主殺朱勔,招安方臘,平息叛亂。

但是如果這樣做,等於打了蔡京的臉。蔡京當然不能同意,而且爭招花石綱也是為了給當今的道君皇帝(宋徽宗通道,因此平日稱他為道君皇帝或者趙官人)玩樂所用,因此蔡京在這一點上得到了道君皇帝的支持。二人都贊同要派兵征繳方臘。

軍進行調兵遣將當然是樞密院的事情,童貫原本認為方臘也掀不起什麼大浪,於是調動禁軍和江南各地的廂軍圍剿,沒想到宋朝到了宋徽宗的時代,軍隊已經爛到的骨子裏。這次圍剿不但麽有獲得勝利,還讓方臘佔據了江南20多個州縣,如今已經準備稱帝!

道君皇帝怒斥了童貫和蔡京,這時2人無法,暫時放下矛盾商量對策。最終二人商議還是要調動西軍去江南平叛。大宋的西軍不同於其他軍隊,那是跟西夏打了100多年的軍隊,這些軍隊有點像地方軍閥,是宋朝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了。但是這支軍隊桀驁不馴,開始朝廷怕把這支軍隊調入中原引起漢末董卓之禍!但是現在也沒有辦法了,所以隻好調動他們。

西軍在當時分別鎮守秦鳳璐和永興路的京兆、鄜延、環慶、熙河、秦州、涇源等地。分屬於四大家族,主力為種師道和種師中兄弟、折可求、劉延慶、高懷遠。四家合計西軍不到8萬人,對外號稱10萬。在西北就是這7萬多西軍對抗西夏國。四大家族中以種家人多勢眾兵馬超過3萬,高懷遠原本出自種家,5年前在隴右橫龍川戰役中立功。朝廷為了表彰其功勞,其實也是為了分解西軍,不讓一家做大,就封高懷遠為隴右節度使。

大宋開國為避免唐朝後期藩鎮之亂已經不設立節度使了,但是隴右之地是西軍從羌人和西夏人那裏血戰奪回來的,也算是開疆擴土了。歷史上到了宋徽宗的時代,宋朝的版圖達到了頂峰。於是在新開拓的隴西之地設立了隴右節度使。高懷遠的人馬並不多,只有1萬人,但是其中有來自種家的8000精銳騎兵!宋朝自從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後,戰馬奇缺,就是西軍中的騎兵也不多。這些騎兵不但是西軍中的精銳甚至是整個宋軍的精銳部隊!所以高懷遠的精銳騎兵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仲家軍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西軍有一半來自仲家軍。

朝廷本想分化西軍,所以四大家中高懷遠的官職封的最高,但是高懷遠在西軍將領前殺馬明誓,為種家馬首是瞻,種師道才把種家騎兵調給了高懷遠。不過西北貧瘠,西軍的糧草給養都要依靠朝廷,而且西軍百年來似乎只是關心一件事,就是跟西夏死磕,並無反叛朝廷之心。久而久之朝廷也就不管了。

要調動桀驁不馴的西軍不是一個小事,所以童貫這次親自從東京汴梁趕到長安,準備召集西軍將領安排平叛事宜。但是讓童貫鬱悶的是,到了長安他就得到了一個消息就是西軍最重要的領袖種師道病入膏肓。

童貫在官場打拚多年,他第一感覺就是這裏有陰謀,是否西軍發生了什麼變故,種師道假裝託病不願意出征。因此他派遣自己的兒子童川打聽其中的消息。

童貫是太監,和很多權威高的太監一樣,坐上高位後就開始認乾兒子。童貫只是認了一個乾兒子,就是童川。童川平時就常駐長安城京兆府,一個是幫著童貫關注長安的買賣,另外一個就是監視西軍的將領。

西軍所在的西北四路都是貧瘠之地,因此西軍將領大多數都做些買賣。一般西軍有頭臉的將領都將家眷安排在渭州、買賣開在長安。所以童川跟長安各家西軍開的買賣的掌櫃都很熟悉。

此時童貫正在書房不安的四處踱步,這時候書房門開了。童川急忙忙沖了進來。此時他也顧不得禮儀了,從桌子上拿起一杯茶就灌了起來。

喝了口茶,童川順了順氣,對童貫說道:「父親,我打聽清楚了,小種經略相公是病了,而且還病入膏肓。現在長安城裏的西軍都人心惶惶的。昨天世義也急急忙忙地走了,長安的種家的買賣好幾家都關門了!」

童川口中的小種經略相公就是種師道,世義是他的侄子種世義。種師道和種師中共有5個兒子,按照仁義禮智信排名,分別為世人、世義、世禮、世智、世信。其中老大、老四和老五是種師道的兒子,老二和老三是種師中的兒子。

北宋年間中文輕武,但是在西軍種正好相反,重武輕文。可惜種家的5個孩子在軍中的威望都不怎麼高,歷次與西夏的戰爭種也沒有立下什麼特別功勞。這五個孩子如果說誰的戰功還算顯赫的話,也就是老二種世義了。仲世義,名浩字世義,是仲家第二代中武功最高的後輩,也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少戰功。只是可惜,老二在隴右與西夏的戰鬥中傷了右臂,現在已經不能提刀殺敵了,因此安排在京兆府打理種家的生意。

童貫聽到這個消息,愣了半晌,問道:「消息確切嗎?」

童川說:「應該是確定的,跟咱們家合作到河東走貨的小栓子也回來了,他也帶來相同的消息。而且說是小種經略相公已經快不行了,連太原的河東鎮守使楊可世都偷偷地趕去延安府了。」

聽到此處童貫拿起了西軍延安經略府給他發的公文看了看,自言自語說:「看來這個是真的了。」說完就陷入了沉思。

突然童貫好像想起了什麼,對外面喊道:「來人。」

外面跑進來一個長隨,垂首道:「聽老爺吩咐。」

「快,發一封六百裡加急給延安府,就說本相要去探病,快發。」

長隨唱喏轉身離去,童川卻有些疑惑地問道:「父親,小種經略相公雖然在西軍中德高望重,但是畢竟是一介武夫,值得您跑一趟延安府嗎?」

「你懂什麼!」童貫怒斥童川:「明天跟我一起趕往延安府。」說完心中長嘆了一口氣。

其實童貫與種師道有著相同的煩惱,就是「後繼無人」,種家的下一代資歷一般,他童貫的這個「兒子」,童川也是難成大事的紈絝子弟。

童貫現在擔憂的是一旦種師道死了誰來接替他的位置,統一指揮西軍。名義上他童貫是西軍的總指揮,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每次打仗隻負責糧餉後勤,具體指揮都由種師道負責,自己從來不干涉。

種師道今年68歲,打了一輩子的仗,統領三軍那是一把好手。宋朝不論禁軍還是廂軍都是有剋扣軍餉的傳統,但是他童貫可從來是把8萬軍隊的糧餉足額發放給西軍,當然他跟朝廷要的糧餉是10萬人的糧餉。而且西軍的繳獲他也從來都不多分,也不上繳朝廷,僅僅是拿了自己那份,其他的都賞賜給西軍將士。

西軍愛打仗主要因為是只要打仗就有錢。童貫厚待西軍,主要原因是西軍戰功越高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就越穩固,畢竟朝廷中除了他自己還沒有人能夠指揮的了這些驕兵悍將。

如果這次種師道死了,他童貫必須立刻確立西軍領導人。現在讓他著急的是,這個人選他一直是不下來。西軍派系林立,種師道的弟弟種師中今年快60歲了,而且這個人只是個守成的將軍,要說統領種家的本部人馬還可以,但是要是統帥整個西軍恐怕不成。劉延慶倒是資格夠老,的環慶軍是西軍中最弱的一直,讓他統帥西軍只怕不行。折可求(原名折克行)倒是個勇將,但是只是一勇之夫,缺少謀略,而且他祖上是黨項人,統帥西軍只怕不妥。雖然他的妹妹折賽花人稱女諸葛,但畢竟是一介女流,而且早就跟楊可世的兒子定了親,早晚要嫁到河東軍去。想來只有高懷遠了,但是這個將軍有勇有謀,是個帥才。可是他的最精銳的騎兵都是出自種家,到時候能指揮的了種師中嗎?

因此,童貫決定必須去一趟延安府。如果種師道死了,用自己的威望也要讓高懷遠成為西軍統帥。畢竟西軍不能散,也不能敗。如果西軍完了,他童貫在朝廷中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頭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