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四八五 兵諫(一)
李綱道:「平西侯爺慎言,我李綱是為大宋國祚著想,怎能做亂臣賊子。」

種世仁道:「那你是何意?」

李綱道:「官家已經下定決心南巡,若無力阻攔,就請官家下詔,令立新君,抵抗金軍,以安天下!」

種世仁想了想,道:「讓陛下禪讓,這恐怕不易。」

李綱道:「所以還請平西侯相助。」

種世仁道:「我一個閑散的侯爺,能做什麼?」

李綱道:「若要讓陛下下旨禪讓,需要有兵。平西侯家久掌西軍……」

種世仁聽過李綱的話,雙手連擺,道:「伯紀休要胡言,西軍也是朝廷兵馬,向來聽樞密院調遣,未經奉詔怎可進京。」

李綱心中暗道:若西軍還算奉詔,只怕天下就無有亂兵了。李綱雖然心裡對種世仁的話並不認同,但是臉上並沒有帶出來。道:「侯爺忠於朝廷世人皆知,我並沒說動用西軍兵馬,況且西軍現在陝西,原水難解近渴。現有一隻兵馬可以進行兵諫。」

種世仁道:「哪隻隊伍?」

李綱道:「姚平仲進京了。他的武安軍3000人馬看起來倒像是精兵,比起那些禁軍老爺不知強了多少。此人可是出身西軍的,若侯爺出面說服此人,必然可以成事。」

「姚平仲?」種世仁陷入了深思。種世仁知道姚平仲的本領,也了解姚平仲的性格。想當年都是敢跟童貫對著乾的杠頭,能聽他種世仁的調遣嗎?

李綱見種世仁沉思,還以為他擔心這件事情的風險的。李綱道此處道:「我行此事絕對以為大宋江山著想,若有私心,不得好死。侯爺諾能鼎力擁立新君,這新君登基定然對擁立的功臣大加封賞,屆時老侯爺西征之事有,也就不是事了。」

種世仁一聽這話動了心思,現在種師道何止是私自西征,而且是在域外建國了。這種事情放在任何時候恐怕都不是朝廷能夠容忍的。但是如果自己擁立了一個新君,甚至這個新君就是康王趙構,那可就另當別論了。種世仁甚至覺得自己有可能掌握朝權。

如果要是康王登基,自己掌握朝權於內,父親種師道握重兵於外,那天下大事只怕就可決定於他父子之手,那時候又會是一種什麼景象呢。種世仁想著竟然有些後怕,覺得自己有些像亂臣賊子。但是又有些興奮,如今大宋的開國皇帝就是周後主禪讓的。這次如果能讓道君皇帝禪讓給康王,說不定未來就可讓康王再次禪讓。至於禪讓給誰,那就是他種家說了算了。

想到此處他暗下決心決定博上一把。道:「伯紀忠心,本爵佩服。既然如此,我便去找軍隊外援,伯紀可以去聯絡朝中文官,共赴義舉。」

李綱道:「侯爺放心,張邦昌、李邦彥等人都與童貫、蔡京等六賊不合,他們都想擁立新君打擊六賊。只要侯爺請得動兵馬,我就聯絡眾人,大事可成也。」

種世仁認為張邦昌、李邦彥等也都是奸佞之人不可與之為謀,但是他轉念一想,也是無所謂之事,只有能夠擁立康王成功,自己便是第一功臣,屆時退了金兵,朝廷大事還不是他說了算。若是掌握了朝中大權,他想怎麼清君側就怎麼清君側。

種世仁道:「如此你我便分頭行事。」

種世仁其實也是你眼高手低,資質平庸之人,李綱走後他就陷入不知如何行事的煩惱。他在西北只是跟高懷遠交情過命,雖然當時姚平仲在西軍中跟高懷遠齊名,但是種世仁與其並沒有什麼交情。

種世仁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找宗澤商量一下,宗澤畢竟是西軍的軍師。雖然現在只是鴻慶宮提舉,但是要說出謀劃策還是有獨到之處的。不過種世仁也知道宗澤始終於大宋朝廷的,雖然對當今朝廷奸臣當道不滿,但是絕無推翻朝廷的想法。宗澤甚至對種師道私自領兵西征都在種世仁面前表示過不滿,因此種世仁囑咐錦衣衛沒有這次種師道在西域建國,並且封宗澤為懷義伯的消息告訴宗澤。

種世仁來到宗澤府上,宗澤雖然為一閑職但是也是憂國憂民。如今金軍南下,朝中無人敢掛帥迎敵,他甚至想重新披甲出征為國效勞,可是他一個小小的提舉官卻是有心無力。今天種世仁來找他,他自知必有大事,因此急忙忙迎接了出來。

宗澤將種世仁迎接客廳之上,道:「侯爺深夜來此,可是有什麼軍機大事嗎?」

種世仁道:「汝霖(宗澤的字)果然還有我西軍軍師的風範,神機妙算不減當年。」

宗澤道:「難道是金軍南下,朝中無人掛帥嗎?宗某不才,願意掛帥出征,請侯爺代為啟奏。」

宗澤是一個提舉官的閑置,如果他上奏說是領兵出征,估計這奏摺根本到不了皇帝面前。即使到了皇帝面前,這些禦史言官的也許就會用個「篡權,多事」的名義彈劾宗澤。大宋官員的對外奴顏婢膝的百餘年,對內相互傾軋可是毫不留情的。

種世仁點點頭道:「金軍南下,朝中無人是真的。只是現在不是誰領兵出征的問題,而是道君皇帝要扔下百姓南巡江南。」

「什麼?」宗澤一聽就急了,「這不是亡國之兆嗎?侯爺,你務必要上書奏報請陛下三思啊!」

種世仁道:「天威難測,陛下要南巡,誰人可以阻攔。」

宗澤一聽道:「陛下若真南下,我拚了老命不要,也要在禦街擋駕。」

種世仁道:「既然老軍師不畏死,還有一策可救大宋。」

宗澤一聽道:「此話怎講。」

種世仁隨即就把李綱的計策跟宗澤講了,宗澤聽了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這兵諫猶如逼宮,可是大不敬。」

種世仁道:「若非如此,便將亡國。若能擁立康王為帝,我便保舉老軍師為掃北元帥,北上抗金,收復幽雲十六州。」

宗澤此刻由於不決,在客廳之內來回的踱步。

種世仁道:「老軍師剛才說冒死覲見,你連死都不怕,害怕活嗎?如果兵諫失敗,你我就是赴死,也是為大宋江山社稷去死,若是成功則是大宋功臣,將名垂千古。」

宗澤想了想,下定了決心,道:「也罷,如此便大幹一場。侯爺這兵諫關鍵在兵。請醉仙居李掌櫃發放信鴿,請我西軍在潼關人馬速速來到京師。我西軍快馬輕騎,只要500騎兵5天之內到達東京,就可鋌而走險兵諫當今聖上。」

種世仁道:「軍師妙計,遠原水難解近渴,500人兵力單薄也難成大事,現在倒有一隻兵馬也用,只是需要老將軍協調。」

宗澤道:「那隻人馬?」

種世仁道:「姚平仲帶領3000勤王軍今日就到了東京。」

宗澤聽後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道:「勤王詔書下去時間不長,姚平仲就能到達東京,想必他是想建立一番功業的。此人可用也。」

種世仁道:「姚平仲性格乖張,我怕無法說服此人聽我等調遣,因此來求教老軍師。畢竟當初在西北之時,他也是聽老軍師提調的。」

宗澤想了想,道:「要想讓姚平仲聽老夫提調不難,還需王淵相助」

種世仁道:「也罷,你我一同去找王淵。」

宗澤道:「王淵一小小的指揮使何須侯爺親自前往,只需侯爺寫上一封書信。老夫前去見王淵。另外侯爺要去見一見康王,讓他準備登基。」

種世仁道:「也好,咱們就分頭行動。如果姚平仲不停調遣便又如何?」

宗澤道:「這就是我找王淵的原因。若姚平仲不停調遣,我就借著王淵之力,奪了武安軍的軍權,屆時還要請錦衣衛配合。倒是康王殿下,別到關鍵時刻沒了勇氣,耽誤了大事。」

種世仁道:「如此說來,你我便分頭行事。」

種世仁離開了宗澤府邸去康王府暫且不提。先說宗澤,他回到後堂換上很久沒有穿過的一身戎裝,然後讓家人準備轎子,直奔王淵的府邸而來。

王淵在西軍之時就是宗澤的部下,此人是一個老好人,他離開西軍調到禁軍後與宗澤、周彤、林沖不同,在禁軍中也是混的順風順水,整個樞密院上下官員沒有不誇獎王淵的。官職也是一路高升,如今做到了指揮使的職位,雖是武職,卻比宗澤的品級還要高些。

宗澤今日一身戎裝來訪,王淵頓時覺得有些不對,想來與金軍南下有關。他滿臉笑容問道:「老軍師來此有何貴幹。」王淵品級比宗澤高,但是從來以下屬自居,稱呼宗澤都是「老軍師」。

宗澤道:「非是老夫找你,而是平西侯爺有事情請你相助。」說罷,就就把種世仁寫的信給王淵遞了過去。

王淵平日與種世仁也有來往,種世仁經常跟康王一起行圍狩獵,有時候為了壯壯聲勢便從王淵處借調一些禁軍擺一下排場,王淵從來就是有求必應。

王淵結果信來笑道:「侯爺跟我還見外,有什麼事情吩咐就是。還寫什麼信件。」他一邊說,一邊看,臉色逐漸凝重起來。

王淵道:「此事非同小可,從長計議。」

宗澤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猶豫不決,大宋將亡,你我都成亡國奴也。」

王淵笑道:「哪有您說的那麼嚴重。」

宗澤怒道:「若不當亡國奴,你想當漢奸不成?」

一說這話,王淵倒是嚴肅起來了,道:「老侯爺提出的漢奸的詞好,我在怎麼的也不能做漢奸!老軍師儘管吩咐,在下照做便是。」

宗澤這才緩下語氣,道:「這出逼宮的戲碼也用不到你的禁軍出力,確需要請的姚平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