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五零三 東京保衛戰(十)
宗望見銀術可來到的大帳之內,急忙問道:「怎麼樣?查清楚那支騎兵的來歷了嗎?」

銀術可將自己的收集到了消息向宗望做了詳細的說明。宗望聽說後也是吃驚,他道:「西軍,這個西軍竟然如此難纏。」

銀術可道:「如果宗翰、宗弼二王的西路軍不能趕來會師,咱們應該考慮退軍了。」

宗望道:「我總覺得不甘心。這東京汴梁就在眼前,難道就不能進城嗎?」

銀術可道:「現在已經是二月了,如果再過些時日,黃河解凍,咱們北返也不可能了。」

宗望道:「他們如果真的有10萬西軍就應跟我們決一死戰,為何還龜縮在城中,據城而守呢?」

銀術可道:「這正是漢人狡詐的地方,他們是不是就是在等黃河解凍後,我軍北歸之路阻斷,然後在調集各地兵與城中的西軍配合,將我們一網打盡呢?如今這周圍的宋國的救兵恐怕也有幾十萬了。」

宗望搖搖頭道:「我總覺得宋軍強兵很少。如果真的有10萬今日咱們遇到的那些兵馬,當初他們收復幽州之戰時候,30萬大軍被遼國南院3萬軍隊大的打敗,而我們攻佔幽州之時,幾乎是兵不血刃。這剛剛過去幾年,難道宋國就能練出精兵。」

銀術可道:「這我也是百般不得其解。現在對於宋國首都汴梁的內的情況我們知之甚少。不過宗翰王爺無法前來會師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兵行險地,總不是上上之策。」

宗望道:「你說的對,我們女真人少,不能白白消耗在這裏。這次所獲甚多,咱們就此退兵,也是大功。」

銀術可道:「西軍的領袖為種師道、種師中兄弟,來出使我們營的使者種世仁,便是種師道的長子,我們即便退兵也可以在他身上做些文章。」

宗望道:「你是說殺了他?」

銀術可道:「非也。咱們退兵之說懼怕西軍而退兵,西軍遠在西北,宋朝廷聽了這個消息後定然對西軍產生猜忌。等咱們退回大金後,邊境安靜了,漢人好內鬥,屆時宋朝廷和西軍要是產生爭鬥,則我國就可漁翁得利。」

這句話說道宗望的心坎裡了,宗望認為,不僅漢人好內鬥,幾乎所有的人都好內鬥。只要日子安穩了,沒有外患的時候內憂就會來臨。金國剛剛成立沒幾年,朝中已經分成了三派了,自己算是一派,死對頭宗翰算是一派,還有一個完顏昱屬於逍遙派。在國內宗望、宗翰爭的厲害,不過他們對外作戰的時候,還能夠相互通氣配合的。

宗望道:「如此甚好,明日便將種世仁、趙構放回去,然後咱們也派出使者進入東京,一是為了離間西軍和宋朝廷,二是探一探東京的虛實。」

銀術可道:「王爺,明日臣願意親自作為使者探訪東京。」

宗望道:「好勇士也,明日孤王為你踐行。」

二人正在商量之間,突然宗望的旗牌官跑了進來,對宗望道:「王爺,有宋軍前來偷營。」

宗望道:「怎麼回事?」

旗牌官道:「是銀術可元帥派出打探宋軍的探子發現的,他到銀術可元帥住處報信,但是銀術可元帥到了這裏,故而來到中軍帳外。」

宗望一聽不敢怠慢,道:「讓他進來。」

那個探子進來報事,正如旗牌官所說,銀術可派去打探王進西軍騎兵情況的探子,發現東京城悄悄的開了,拉了一隻萬餘人的隊伍,藉著夜色直奔牟駝岡大營而來。

宗望一聽大怒道:「宋軍安敢欺我!區區萬人就敢偷襲我大營。」

銀術可道:「莫不是西軍精銳。」

宗望冷笑道:「老子打的就是精銳!點起3萬人馬,跟我出戰。」

銀術可道:「請讓下官和婁室一同出戰,以防萬一。」

宗望道:「好,一同出征,定要打敗敵軍!」

宋軍帶隊之人正是姚平仲,本來當日種師中、王進擊敗了金兵,取得了一場勝利。如果要是偷襲劫營,往往是大戰之後當日劫營效果最佳。因為一場大戰之後,不論勝負,士卒都有些疲倦懈怠。原本李綱也想當晚偷襲,但是又是出現了一些羈絆之事,阻攔了出兵偷襲。

李綱來到了戴門樓了解到了種師中退敵來龍去脈,心中暗自吃驚:若不是西軍支援及時,這東京城就有可能告破。西軍不過2萬人馬,二者東京城外城60多裡,西軍不可能處處照顧到,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禁軍的戰力,東京城破城是早晚的事情。想通這些事情,李綱更加增加了趕快偷襲金營的決心。

宋欽宗此時還在金鑾殿上等著李綱的回報呢,於是李綱告別了種師中返回了皇宮。此時宋欽宗和張邦昌、李邦彥二人已經得知金軍退去了,此時也已經不在慌亂了。他們正在討論為何金軍突然發兵攻城,討論來討論去,竟然得出結論是趙構、種世仁帶去的犒師的金銀不夠數量,引得金軍大怒,所以才攻城的。他們三人這在討論如何搜刮足夠的金銀給金軍送過去,讓金軍早日離開東京。

李綱上殿稟告了戰事的經過,宋欽宗聽後長出了一口氣,道:「端的驚險。」

李綱以為宋欽宗會賞賜個西軍一些東西,即使沒有金銀,酒肉總是要賞賜一些的。沒想到宋欽宗只是「端的驚險」四個自後,再無他話。

李綱等了半天,道:「陛下,西軍及時救援在擊退敵軍,應該賞賜一些金銀以表彰其功,振奮士氣。」

宋欽宗道:「又是金銀,朕那裏有那許多金銀。若有不如賜給金人,讓他們早日退去為妙。」

李邦昌也道:「軍人就要保家衛國,稍有功勞就要賞賜成何體統。」

張邦昌更是惡毒,道:「這西軍本來守衛北城,沒有調令就私自派兵去南城。今日是去助戰,他日要死謀亂,又當如何?我看不治罪就是陛下的仁慈了。」

李綱一聽大怒,罵道:「你這二佞臣,在此顛倒黑白,蠱惑聖心,要學那六賊嗎?」

張邦昌一聽立刻抓住了李綱話中的漏洞,攻擊道:「六賊?哪六賊,我倒要領教領教。」

徽宗皇帝重用「六賊」是民間的說法,盡人皆知,就連蔡京、童貫等人也知道自己在百姓中的名聲狼藉,只是群臣都瞞著徽宗皇帝而已,如果讓徽宗知道百姓把他的股肱親信大臣成為「賊」,只怕自己也得落得一個昏君的名聲。

這件事作為皇子的趙恆在登基之前也知道,他也有誅殺六賊,整頓朝綱的意思。所以一上任就先斬了王彥。

現在李綱在朝堂之上提起「六賊」,就有諷刺徽宗皇帝是昏君的意思。而且將張邦昌、李邦彥比作六賊,那就暗指欽宗皇帝也是昏君。

李綱聽到張邦昌的反問,嚇得渾身上下出了一身冷汗。他急忙跪倒在地扣頭不止,道:「陛下恕罪,臣失言了?」

欽宗皇帝則不耐煩的道:「都別說了!大敵當前還是商量一下如何退敵吧。」

李綱道:「陛下要想退敵,只能兵行險招偷襲金軍大營了。」

張邦昌道:「還是湊齊金銀,哄金軍出境。」

說著二人就又吵起來了。

宋欽宗也是昏庸到了極點,道:「二位愛卿休要吵鬧。二計可並行之。李愛卿負責準備偷襲金營之事,此事要快,不得耽擱。」

李綱道:「陛下,不知開拔的賞錢李大人何時能夠備好?」

宋欽宗看了李邦彥一眼,李邦彥無奈道:「今日就能備好。」

李綱道:「陛下,臣擬派姚平仲出兵偷襲金營。姚平仲的武安軍和西軍共同駐守北城,若隻賞武安軍,而沒有賞賜今日取勝的西軍,只怕引起西軍不滿,再生事端。」

宋欽宗無奈道:「好吧,再賞賜10萬貫給李綱,籌措賞錢之事就讓李邦彥一併處理吧。」

李邦彥回到府中指著李綱就是破口大罵,這次籌集犒師餉銀本是肥差。沒想到讓張邦昌插了一手,今日又要拿出10萬貫給李綱,李邦彥老大不願意。

李綱下了朝後就去李邦彥的府上要錢,李邦彥接連推脫不願意支付。最後李綱急了,要道皇帝面前去告禦狀,李邦彥無奈才拿出了5萬貫錢。

李綱道:「陛下賜給10萬貫錢,如何只有5萬貫。」

李邦彥道:「陛下賜給10萬貫錢,也沒說一次給齊,征戰獲勝後,本官自然補齊剩餘錢財。」

李綱道:「那賞賜給西軍的銀錢呢?」

李邦彥道:「就這五萬愛要不要?」說完轉身就走,不理會李綱了。

李綱無奈隻好帶人清點數目,忙了一宿,第二日才把數目清點完成,裝車完畢送到了北城。李綱對種師中說昨日獲勝陛下賞賜了1萬貫錢作為勞軍之資,種師中一聽就不願意了,昨日奔襲救援出動7000人馬,而且也有了一些死傷,這1萬貫錢活著的人一人只能分上1貫多,還不算死人的撫恤。朝廷將大量金銀送給了金軍,對宋軍竟然如此苛刻,種師中氣憤異常,因此沒有理會李綱,只是讓王進前去交接,也沒有將賞錢下發,而是讓王進直接用賞賜的銅錢直接買一些酒肉犒賞三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