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四七八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洪七被完顏婁室一棒子打入了湍急的河水之中,洪七本來就水性就不怎麼樣,在水中喝了幾口水就暈了過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昏很晨晨的醒來,發現自己處在矮小窩棚之中,顯然是被人救了起來。

洪七勉強站了起來,感覺頭重腳輕,腹內飢餓,走出窩棚,想尋些吃的。走出窩棚,外面使用簡陋籬笆院子。只是一個老者帶著以孩子走了進來。那老者見洪七從窩棚裡走了出來,邊對洪七道:「這位壯士,你可大好了。」說的卻是漢語。

洪七沒想到在這大山深處還有漢人,不禁一愣道:「多謝老者救命之恩,不知此地乃何處。」

那老漢道:「這裏是這裏叫阿勒錦,距離會寧府百餘裡。我們這裏的人就是以打漁、打獵為生。那日在河灘之上見你昏厥,看你的髮飾倒是漢人,因此將你救了起來。你已經昏睡3日了。要是在不醒,我們只能放棄你了。」

洪七道:「這是為何?」

那老漢一指四周道:「你看看,我們這個村子受不了金人的盤剝,正在準備整個村子向東遷徙。」

洪七道:「聽老漢會說漢語,倒是讓我奇怪,這個村子住的是漢人嗎?」

那老漢警惕道:「我還沒有問你是什麼來路,你到問起我來了。」

洪七道:「我是中原人,流落幽州當了乞丐,名喚洪七。被金軍擄掠道軍中,作為養馬的馬夫,前幾日跟跟金人起了爭執,被扔進了河裏,多虧老丈相救,才能得活命。還請老丈指一條明路,讓我回到中原。」

洪七說話半真半假,不過到是取得了老漢的信任。那老漢道:「你落入的那條河為仆乾水,這裏百姓都行胡,所以這裏叫胡家窩棚,我是這個屯子的屯長,你叫我胡老伯便是。我們原本是幽州的漢人,原來契丹人就對我們族人進行殘酷盤剝,我們族人不堪忍受,數十年前就北上到這裏,以漁獵為生。

後來這裏女真人崛起,開始女真人還是籠絡我們,我們也幫助女真作戰反對契丹。但是如今女真建國,對我等盤剝更甚與契丹。他們推行猛安謀克制度,要不是當初我們幫過老王阿骨打,整個部落都會被投入猛安謀克。即使是這樣,我這裏的成年男子也都被強征進入加入金軍,如今村子裏只有老人、婦女和孩子。」

洪七深圳猛安謀克制度的厲害,嘆了口氣道:「如今天下甚苦,那裏都一樣。敢問老者想去何處。」

胡老漢道:「那裏有什麼目的,只是想沿著仆乾水一路向東而去,只要沒有朝廷管轄的地方就好。」

洪七道:「老伯能否帶我一程,我若孤身南行,這深山老林的,定難回到中原。」

胡老漢道:「我們也有此意,現在屯子裏老的老,小的小,實在是缺少你這樣的小夥子。」

洪七只是想跟著胡老漢走出大山,將金人就要南下的消息傳遞出去,可沒想要跟著這群人討生活。不過現在這些話又不便講,畢竟現在他不可能回到會寧府再加入金軍。於是他問道:「老伯,咱這個村子遷走你就不怕官府追查嗎?」

胡老漢道:「會寧府離這裏只有百裡,我們今年的賦稅還有5天就要上繳了,所以要趕在這幾天走。我們在這裏漁獵多年,對於仆乾水的水紋情況還是非常了解到。未來的7天是仆乾水水流最急的日子,我們只要乘船沿江而下,可一日百裡。我們遲遲不上交賦稅,那會寧府的官員定會來追查,可是那是我們已經沿河而下幾百裡了,他們那裏去找。」

洪七道:「要是他們也派船隻尋找呢?」

胡老漢道:「這個你放心,仆乾水7日之後就會變得平緩,然後就會上凍。不出半月就會大雪封山,那時候道路艱難,誰也找不到我們了。」

洪七一聽還有半個月就大雪封山,心中有些焦急。他在金國待了幾年了,只不過都在幽州和黃龍府一帶活動,沒想到這裏大雪封山如此之早。真的要是封山,自己還不能將消息送出去,那就麻煩了。

胡老漢看出洪七一臉愁容了,於是問道:「洪壯士為何滿臉愁容。」

洪七急忙掩飾道:「也不知幾日沒有吃飯了,感覺腹內飢餓而已。」

胡老漢一聽笑道:「這倒是怠慢了。」說著就去給洪七準備吃食了。

第二日胡老漢集合起來全村的老少,這個村子只有20幾戶人家,不足百人,都是老少婦孺,最大的孩子不過十四、五歲。也許是受大金人盤剝太甚,他們對於搬遷沒絲毫的抱怨,也沒有表現出對他們被強征入金軍的家人的思念。其實對於這種情況洪七是非常了解的,因為金人的猛安謀克制度是終身製的,只要加入猛安謀克就是終身為軍,什麼時候回家那是沒有定數的。除非是天下太平無仗可打了,但是現在四齣征戰,被迫進入金軍猛安謀克的男人大概率的命運就是戰死。

仆乾水現在的水流已經很急了,村子邊上有一個簡陋的碼頭,有七八條船,還有幾個木筏子,村民陸續的登上船隻,船隻裝不下的物品綁在了木筏子上,村子裏的各種牲畜、家禽都給殺了,將肉做成了可以保存的臘肉,一併帶走。為了儘快離開這裏,村裏的婦孺都劃槳操舟,而且面對湍急臉上毫無懼色。

洪七見這裏的小孩婦女都可以戰浪操舟心中佩服不已,都說漢人文弱,只不過是優渥的環境造成的,如果在這白山黑水之間住上幾年,要不練就一身求生的本領,只怕都無法生存下去。

眾人自知洪七不習水性,因此給他找了一艘還算大的船隻。洪七登上船隻,胡老漢下令開船,這個胡家窩棚的村民帶著洪七沿著仆乾水一路東去。他們白天行船,晚上宿營,也加上仆乾水水流湍急,七八日的路程,洪七覺得已經向東南行進了千裡了。

胡老漢感覺金國朝廷再也追不上來了,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了,水流也緩了下來,仔細觀察水紋,水流有些渾濁,眼看就要上凍了。

胡老漢便帶著族人棄舟上岸,找到了一個地勢平緩的地區,趁著還沒有上凍趕快組織村民挖地窖,搭建地窨子,準備過冬。

洪七自告奮勇去四周探查,看看這裏到底是什麼所在,到底歸那裏管轄。胡老漢覺得這種事情也只有洪七能做了,但是他也不放心,怕洪七走了。這村子裏老的老,少的少,要是村子能夠長期存在下去,洪七的成年男子的身份恐怕是不能少的。即使要走,也要給村子留下「種子」再走。

胡老漢想了想,點手教過一個小孩子來,道:「忠孝,您跟洪七去探訪一番。給你洪七叔打個下手也好。」

洪七當然知道胡老漢的意思,他現在也無法離開村子,畢竟一個人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是不可能走到中原的。他只是想找找有沒有通往外界的道路,有沒可能跟錦衣衛聯繫上。畢竟自己失蹤後,這金國的錦衣衛知道後世應該派人尋找的。

洪七見忠孝這個孩子也就十四五歲,從裏到外透著機靈,因此也是非常喜愛這個孩子。接下來的幾天他就四處探查周圍的道路,發現這裏似乎真的是無主之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他都探訪了百餘裡,都沒有找到百姓生活的氣息。洪七不斷地將探究的地形劃出地圖,跟他記憶中金國的地形圖進行比對,他感覺這裏應該是金國的東方,但是就是對應不上具體的位置。

由於找不到回中原的道路,甚至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位置,這讓洪七越來越煩惱。不過這種情況卻讓胡老漢高興起來。胡老漢跟洪七商量,給他取上幾房媳婦,讓他在這裏安心住下來,也好為新的胡家窩棚百姓開枝散葉,傳宗接代。

洪七自知過不了這一關,雖然心中裝著事情,但是還是應承下來。胡老漢給洪七一下子取了3為夫人。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洪七也想開了,反正暫時是無法將消息傳回到中原了,就安心在這裏享受起齊人之福了。

最近的日子過的不錯,洪七成了村子裏重點保護對象,每日除了交公糧,什麼都不需要做,倒是養的滿臉紅光。不過洪七字軍中待過,他知道這種日子是不能就長的,因為村子似乎可以自產自足一切所需,但是他觀察後這新的胡家窩棚是附近是沒有鹽礦的,如果沒有食鹽,人是無法生存的。

洪七找到了胡老漢,道:「老伯,咱在這裏沒有鹽巴總是不行的。屯子裏存的鹽巴總是要吃完的,還要找到鹽礦。」

胡老漢笑道:「這些事情不需要你操心,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就好了。」

洪七當然知道胡老漢說的「自己事情」指的是什麼,他道:「如果咱們的鹽吃完了,咱們屯子也就沒有辦法在此地常駐了。」

胡老漢道:「這個我早就想好了,我為啥帶著村民一路向東。向東有大海,我想這裏離大海不遠了,只要能找到大海,我們就能得到鹽。」

洪七一愣,他沒想到這個胡老漢還有這種見解,不禁也對胡老漢高看了一眼。不過他道:「我在這裏探究了方圓百裡,也不見大海。」

胡老漢:「那就向東探200裡,不行就300裡,反正今冬的鹽我們是夠用的,只要用一個冬天的時間找到大海就行。即使找不到大海,我們也可去高麗國避難」

洪七對高麗國沒有什麼感覺,因此也就沒往深處去想,於是道:「那我就帶人忠孝去探查往東到大海的道路。」

胡老漢道:「在你成親的這些日子裏,我已經派忠孝去向東探路去了,今天也應該回來了。」

洪七越看越覺得這個胡老漢不簡單,他們前輩就能從幽州千裡道會寧避禍,今日胡老漢又能夠帶著整個屯子的人決絕的離開會寧府,又有目的東來,再派人跟著自己探訪四周,又趁著自己成親派人尋找大海。這一環環,絕不像普通的百姓。

洪七正在生疑慮之時,忠孝突然跑了回來。他就如胡老漢的地窨子,有些驚慌道:「屯長爺爺,不好了,有人,還是騎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