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浮塵三千裡》第七十章 何為樂也
陽光正好,閔有和段書郎正在宮中漫步,瞧著水中的魚兒,閔有不禁想起「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的語句,問道,「柱國可知黎民百姓之樂?」

段書郎回道,「在皇上隆恩普惠下,百姓安居樂業,少有所依,老有所養,自然就會快樂。」

閔有哈哈大笑道,「那柱國又可知黎民之苦為何?」

段書郎接著說道,「如若北朝那般,百姓流離失所,日日顧念性命之安危,當為黎民之苦。」

閔有笑道,「惠子當時向莊子說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今日,朕不妨就問問柱國,你非黎民,怎知黎民心意?」

段書郎心中一緊,道,「身為人臣,當把黎民之生計放在心中,時時念著百姓之辛苦,方才知道黎民之苦樂。」

閔有道,「君臣當以社稷為重,社稷為何?社稷是黎民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閔有句句不離黎民百姓,話裡話外實則都是對段書郎的暗示,段書郎心中是清楚的。

南朝初立之時封了八大柱國,他們各據要塞,防護著邊疆安危,但到現在,八大柱國僅剩下段書郎一人。

柱國無召不可入京,段書郎自兩年前領命進京就再沒回過邊塞,在朝中,他和公孫長卿還有王懷之鬥得是難分勝負,閔有對此喜聞樂見,朝政也因此得以平衡。

段書郎想到,看來婁三千回來後,朝中至此沒了自己的位置,婁三千自然會助閔有下好朝中的這盤棋,自己身為柱國,本就該駐守塞北,以護塞北子民的性命——

段書郎又想到,憑什麼婁三千行刺皇帝可以被原諒,憑什麼他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憑什麼自己這麼些年的苦心經營全然無用——

段書郎又想到,莫非自己所作所為已被皇帝知曉,所以今日皇帝才會和自己說這些話——

閔有說道,「柱國也覺著這水中的魚兒遊得自在?」

段書郎趕忙回道,「回皇上,『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水是魚兒的規矩,魚兒想要自由得遵循水的規矩,人立足天地之間,即便是再如何自在快活,也得遵循天地的規矩。」

閔有笑道,「柱國是領兵打仗的英雄,沒想到今日也同文化人一般說出文縐縐的話語,看來這兩年來柱國收穫頗多啊。」

段書郎回道,「平日裏聽宰輔道理說得多了,自然懂了一些,還望皇上不要笑話老臣。」

說罷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閔有又道,「朕近日聽聞那些北戎人、西狄人很不安分,時常騷擾我南朝百姓,該是柱國為朕分憂的時候了。」

段書郎道,「為皇上分憂是臣子的本分,臣必會還邊塞穩定,戰出我南朝的風光,打出我南朝的威武——可戎狄可汗元達不花這兒——」

閔有說道,「元達不花,一個將死之人有何畏懼。柱國要清楚,身為人臣,當以君主之令行事謀兵,萬萬不可被天倫道德束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