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飲星河》第二十二章 擁抱未來
「到此傷心無一語,對君唯有淚相酬」。

此乃以血書者,沈錫慶的傷痛之言。

今天終於看完《沈錫慶日記》。

似乎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子夜時分,竟也無話可說。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無可厚非。

然,人非草木,生老病死,孰能無情?

無奈,看另一本書。

李漁的《閑情偶寄》。

他是個罕見的才子,同時,也屬於命運多舛之人。

看看他的介紹:原名仙侶(想起了呂洞賓),字笠鴻(想起了獨釣寒江雪)、謫凡(想起了謫仙太白),號天徒,笠翁。

由此可見,真隱士之心。

寒窗苦讀十餘載,然恰逢明末清初,時局動蕩。求取功名之路,化為泡影。

奈何啊?生不逢時,造化弄人。

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佔金華,「三日人頭如雨落」。

走投無路,歸隱田園,自喻為「識字農」,建造「伊園」(想起了伊甸園)。

帶領村民,在村口,修建了「且停亭」,並題聯: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凈且停停」

後因為無權無勢,在訴訟中受氣,去往杭州發展。

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舉步維艱,處境尷尬,開啟了戲劇創作的道路。

後因為他人假借他的名氣寫戲劇,影響生意,舉家遷往南京。

他和蒲松齡是好友,

還跟曹雪芹的爺爺成了忘年交。

熱愛旅行,「三分天下幾遍其二」。

他的及時行樂思想別具一格:

康對山的房子離墓地不遠,客曰:

「日對此景,令人何以為樂?」

對山曰:「日對此景,乃令人不敢不樂。」

厲害了。

還有「退一步」行樂法:

想象比現在更差的境地,一比較,就發現自己很幸福。

就是多想想自己有什麼,少琢磨自己缺什麼。

然後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

有一次,當他去採集昆蟲之前,去諮詢一位昆蟲專家。該專家的建議是:

「不要沿著別人走過的路;最好徑直踏入森立,開闢自己的道路,這是最好的採集方法。」

不光如此,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很多情況都符合這個道理。

接下來的是王小慧的《我的視覺日記》。

序文中提到了一句德國成語:

「困境造就美德」。

《吉城日記》中提到《夜雨秋燈錄》,名字很好聽。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裡的土,應該是貶義,查詞典,土有灰塵的意思。

是不是說,小人注重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榮華富貴。

「元氣為舟,微風為柁「。

意境很深,有種遨遊宇宙的感覺。

「船底江聲蓬背雨,旅人聽得最分明」。

這句詩不錯。

「鄰屋銀杏一株,風來遇之婆娑欲舞。回憶兒時寓此,每晨聞烏鳥啞啞聲,即與三哥並起攻苦。秋冬時黃葉亂下,半雜翠果,爭相拾取,以為笑樂,此情此景,不可復得。」

有點「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味道。

讀《天空無界》(TheSkyIsNottheLimit),作者是黑人天文學家,也遭受過不公的待遇。

但是,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生活的都各不相同,但總會有某些相似的經歷。

他小時候第一次用望遠鏡看月亮的感受很奇特:

「月球上遍布著山脈、山谷、隕石坑、山丘和平原。我突然發現,月球不再只是一個星球,而是另一個世界。」

他上初高中的時候,選了6門以上的天文課。真羨慕啊。

他上課的地點是在海頓天象館的天空劇院裡。老師磁性的聲音在「天象館的穹頂之下放大,竟像眾神之父宙斯的聲音一樣,似乎是從太空深處發出來的。」

天文課讓他陶醉在夜空的莊嚴與浪漫中。使他更加確信:

「望向天空本身,就是一種簡單的快樂。」

探險家不是那麼好當的,很危險。他們的冒險係數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同時,他們的高峰體驗頻率要比普通人多很多。這是正相關的。

探險傢俱樂部裡的探險家們,潛入幽深海底,登上險峻高山,探入叢林深處,遨遊浩瀚太空。

迷醉於遙遠的壯美星空裡。

養金魚、種植物、寫自傳,這些行為,可以賦予平庸枯燥的生活以動力和意義。

「充滿詩意的星辰永遠是人們理想的寄託。」

近期迷戀刺蝟樂隊的一首歌: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

裡邊的一句歌詞打動了我:

「一代人終將老去,而總有人正年輕。」

雖說以前的確聽過,但是頭條上的一個採訪引用了這句歌詞。

頓覺不簡單。

明知不會有好結果,就不要讓女孩一直為你一人等待,不如放手,說再見。

看動漫有感,這樣無形之中傷害別人的事情,總是經歷後才發覺。

「海爾-波普」彗星就那樣,「靜靜的懸在黃昏的天空中,那麼耀眼,那麼美麗。」

儘可能地開拓宇宙生存空間,才會提高宇宙生存幾率。

學習和旅行,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

想象也一樣,而且更重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看動漫的時候,突然想起我大學參加社團的時候了。

我當時報了四個,乒乓球,自行車、英語角、武術。

後來只有兩個堅持了一年,擔心影響學習就退了。

好可惜,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會倍加珍惜的。

一部經典電影,需要好的導演,更需要好的劇本。

看動漫的畫面,最美不過雨和雪,夕陽,朝暉和晚霞。

911事件對經歷者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天文學家在自傳裡寫道:「每當想起那些場景,即便不願細想,我心中仍然充滿強烈的憤怒和悲傷。」

「在事件之後的10天內,每天都要睡14個小時。」

室內踱步,突然想起「擁抱未來(EmbracetheFuture)」這個詞。是個好詞。

「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突然發現,擁有的太多,需要打理、收拾的時間也會花費更多。

因此,凡是有度,過猶不及。多餘的事物,會成為我們的負擔、累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