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飲星河》第二十七章 吾即宇宙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這首離別詩,很是豪邁啊。

細菌和病毒的生命力可真夠頑強的。

地球上,基本沒有它們不能生活的地方。

6億年前的化石細菌可以復活。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是否都可以組成生命呢?

如果有,又會是什麼樣呢?

想想就很神奇。

生命的種子,有可能源於銀河系之外。

「要談生命的起源,你倒不如談元素的起源,因為兩者是一樣的。」

是不是因為量變產生質變呢?

「大自然創造外形是否遵循一個普遍的規律?在整個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定型的節奏和周期。」

凡事皆有例外。大自然也受自身資源的限制。只能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行創造。當然,也包括小行星等外來資源。

「把原子看作一種最微型的電子計算機。」

那麼電子呢?

「如果沒有化學記憶庫,小水滴怎麼會知道自己會結晶為六角形的雪花呢?」

有意思。

「一粒種子裏面埋藏了一個何等詳細的未來植物的形象!一顆橡果裏面儲存了多麼巨大的潛能,使他得以成長為高達挺拔的橡樹!」

受精卵也是一樣。想像一下鯨魚和大象。

「原子裏面是否包含了原始的頭腦?」

真沒想過,如果有的話,那是多麼不可思議啊。

「偉大的哲學家德謨克裡特說過:在宇宙的基本物質上面帶有思維的印痕。」

百科了一下,他還有一個觀點:「人是一個小宇宙。」

「一個東方的古老信念是,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活的、有意識的。」

萬物有靈論吧。

「一本稀有的藏文書提到:精神是物質的最後升華,而物質是精神的結晶。」

這種觀點很新鮮,很奇特。

「托馬斯·曼將意識解釋為大自然想傾聽自己聲音的意欲核生命想要獲得自我認識的既有希望又無希望的計劃。這一思想曾被英國詩人雪萊優美地表達出來:

我是一隻慧眼,

宇宙用我觀察自己並認識自己的神性。」

網上查了,托馬斯·曼是德國作家。代表作《魔山》我看過。

不過估計是翻譯的問題,看不太懂。

「生命在自我完善當中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對自己最終的認識。」

有點哲學的味道:認識你自己。

「100億年進化的結果,宇宙逐漸變得能認識自己。」

還真不好說,宇宙有沒有自我意識。

「形成頭腦的潛能早就包含在原子中。」

但原子為什麼沒有智能呢?或者說智慧?

「我們具有智力,而我們所具有的東西必然是包括在創造世界的起因裏面的。」

「最不合理的原理是,沒有智力的元素竟然能產生智力。」

無中生有,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人生是神作遊戲。」

——《弱角友崎同學》

禿林穿個白色的短褲,就像個嬰兒寶寶一樣。

真搞笑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