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八十七章詩和遠方
趙楠擺擺手,示意大夥落座,道:「如今,吐蕃統一,在坐諸位功不可沒,又恰逢新春佳節,就在昨日,我已下令,紫霞國的所有人,都重重有賞。絹絲油茶自不必說,牛羊馬匹,房屋土地,人人有份。銀子,每人千兩起步。目的就是使大家後顧無憂,一心一意效力紫霞國,發展朱仙鎮。」

大夥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當年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姐妹們,今天都坐在一起共度佳節。我思來想去,覺得沒有什麼可以獎賞大家的,所以特意精心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盛宴:自助餐,希望大家能喜歡。」趙楠說罷拍了拍手,外面的一排小姑娘,每個人手裏都端著一個木炭正旺的銅鍋,魚貫而入,把不同的菜品都整整齊齊擺放在四周靠牆的桌子上。

趙楠再次拍了拍手,所有的鍋蓋同時揭開,各種菜肴的香氣頓時撲鼻而來,溢滿了整個聚義廳,引人閉目聞香……

「好,大家想吃什麼,拿自己面前的餐具過去自取即可。」趙楠話音剛落,曹尚飛便第一個跑到銅鍋前,看著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的自助餐大聲嚷嚷道:「哇,熱氣騰騰的,這個菜好吃,這個湯好喝,這個冷盤味道不錯,正好下酒。」

桌子上的美食各式各樣,有新鮮的扇貝、黃河鯉魚、螃蟹、蝦,當然也少不了點心、西瓜、薯條、比薩、雞翅、蛋撻、牛羊肉等等。

楊排風則驚嘆:「這道菜好甜,看見就有食慾。這個酸辣粉好,開胃!」

大家你來我往各取所需,忙著夾菜盛湯的快樂身影,喧囂熱鬧,自有一番情趣。

自助餐,方式新穎,又合胃口,眾人難免要多喝幾杯,把酒話閑事,長醉不復醒。

席未散,趙楠心中有事,便撇下酒意正酣的眾人,獨自鑽進書房,潛心擺弄槍炮,攻難克艱。

不知不覺中,又十幾天悄然而逝。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晚上,趙楠終於研究成功,霰彈槍、榴彈炮橫空出世。

夜深人靜,趙楠難掩心中的喜悅,倒了一杯高粱酒犒勞自己。

推門而出,一股涼風襲來,院子的角落,有幾堆未完全消融的積雪,他抬頭仰望,月亮正圓。

「天上惟一月,院中惟一人。」趙楠隨口吟道。

這些年,他熬得住孤獨萬丈,藏得住星辰大海。沉浸於徵戰殺伐,除暴安民,忘記了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回想四年來的日日夜夜,他感慨萬千,杯中的高粱酒一飲而盡……

「公子!」管家披著外套,手裏端著一盤牛肉,一碟花生米,盤子上還放著兩雙筷子,一個酒杯,走了過來,放到當院的石桌上,搓了搓手道,「我看你端著酒杯閑庭信步,想必是公子已攻破難關,才有心情出來散步,就特意到廚房給你尋了兩樣下酒小菜,陪你喝一杯。」

「管家,你來得正是時候,」趙楠說著坐到石凳上,自顧自拿起一雙筷子,夾了幾粒花生米放到嘴裏,「好香!你到屋裏把酒拿出來,賞月對飲,豈不快哉!」

「公子,寇準來拜訪了兩次,都被我擋回去了,」管家把手裏的酒壺放到石桌上,又隨手給趙楠遞了一個棉花做的軟墊子,他自己也墊上才繼續道,「他說近幾年的上元節你都不在朱仙鎮,今年難得一遇,又逢新帝即位,力邀你參加明日的上元詩會,給汴梁城的文人墨客打個樣子,告訴他們什麼才是真正的詩詞!」

趙楠吃一嘴喝一口,正津津有味,聽到寇準想拿他的詩做範文,當下就答應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明天你陪我一起去逛逛汴梁城。」

「好的,公子!」管家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月下酌酒,風寒酒烈,果然又是一番滋味,痛快!」

趙楠三杯下肚,詩興大發,起身吟道:「喝酒不問度數,酒後不問去處,人生苦短,幫我倒滿,孤獨自飲一杯酒,醉到天亮已深秋,寒風伴我三分醉,明月伴我七分愁。」

管家鼓掌叫好:「好詩,好詩!人生不過二兩酒,一兩心酸,一兩愁。」剛說罷,他忽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跟公子久了,驚詫他自己竟然也能出口成章,悟出人生真諦。

二人在月光下,把酒憶往昔,時而高聲談論,時而哈哈大笑,喝到壺中酒見了底,方各自散去。

晨起,趙楠把霰彈槍,榴彈炮的圖紙一併交代給穆桂英,「穆統帥,安排慕容將軍照圖紙加工,儘快進入實戰檢驗環節,如發現問題,可隨時向我彙報。」

穆桂英深知此事重大,關係到紫霞國的命運,也關係到公子心中的千秋大業,半點延誤不得。於是鄭重點點頭,「公子放心,桂英全力以赴,定不會讓你失望!」

桂英的身影完全離開了趙楠的視線,他才與管家騎快馬離開朱仙鎮,直奔汴梁城而去。

到了落霞樓門口,酒保見有客人到了,忙吆喝人牽走馬匹,殷勤接待。

賈茗不在酒樓,管家和趙楠近兩年也鮮有光顧,無人認識他倆也屬正常。

趙楠突發奇想,專門在大堂選擇了一個靠窗偏僻一點的位置坐了下來。

離飯點尚早,陸陸續續進來幾桌客人,都在品茗閑談。古往今來,但凡茶樓酒肆,或者人員聚集的場合,話題就避免不了會涉及到時事熱點。

這也是趙楠的目的。

聽一聽民間的娛樂八卦,家長裡短,未嘗不是一種休閑放鬆。

附近一桌五六個人,看穿著打扮,官人模樣,非富即貴,其中一人小聲議論:「張兄,你在開封府見多識廣,聽說了嗎?當今聖上格外開恩,赦韓王趙恆無罪,且爵位官職保留不變,實乃氣度不凡。」

「是啊,劉兄。」被稱作張兄的人附和道,「韓王趙恆年輕氣盛,年幼之時便深得宋太祖喜歡,將他養在宮中學文習武,經眾多名師指點,文韜武略笑傲群芳,自認為天下第一。所以韓王府幾天前就放出話來,上元詩會,韓王必奪頭魁,還將借詩會這個平台,廣撒英雄帖,擺下比武擂台,與天下綠林好漢一較高下。」

劉兄不無擔憂道:「目前,宋太宗尚在牢獄,韓王如此高調行事,不知是福是禍?」

張兄沉聲道:「劉兄,皇家之事,向來是深不可測,非常人所能看穿,咱們還是喝茶吧。」

眾人莫衷一是,紛紛附和道:「喝茶、喝茶!」。

這桌人端起茶盞,改變了話題。

旁邊的管家聞聽這個消息,低聲道,「公子,你無所不知,我就鬥膽在你面前班門弄斧,分析一下,還請賜教。」

「愛動腦筋是好事,說不定公子我也能獲益。說來聽聽!」趙楠推開茶盞,端正了一下姿勢,洗耳恭聽。

管家陷入沉思,又組織了一下語言,力求言簡意賅道:「既然提到韓王趙恆文韜武略,卻行如此不合時宜之事,甚是矛盾,令人費解。他自不是一時興起,背後必有深意。宋太宗身陷囹圄,遙遙無期,隨時都可能遭到殺身之禍。韓王高調炫耀他的存在感,意在警告宋太宗在位時打壓過的敵對勢力,他韓王趙恆仍然大權在握,活躍在皇宮朝堂,莫要輕舉妄動。」

「嗯。言之有理,」趙楠點點頭,深以為然。問管家,「還有呢?」

「還有?沒了。」管家一愣,他能分析出這麼多,已經很不容易了。

「試想,僅僅警告暗中的敵對勢力,在朝堂上較勁就夠了,何必要在民間的詩會上發力?」

「公子,你是說,宋太宗他在民間也有仇敵?」管家把手放到嘴邊掬成喇叭狀神神秘秘地問。

趙楠微微一笑:「就算民間有,他們的手也伸不到戒備森嚴的天牢裏,除非舉兵造反,否則絕無可能。」

「呃……」管家半天也想不出原因,「公子,還是你指點迷津吧,要不然我吃這頓飯都不香。」

「你何時因癡迷懸疑,竟到了不得真相便不思茶飯的地步?」趙楠不由得苦笑著搖搖頭,這還是他原來的那個隻愛錢的管家嗎?眼前愛問十萬個為什麼的賈如,他都有點不認識了。

他答惑道:「韓王之所以要全力在青樓舉辦的詩會上拔得頭籌,就是要天下的文人墨客看到,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而設擂比武,目的也是廣納天下的綠林好漢。他想通過上元詩會,昭告天下,他趙恆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這……」趙楠的分析一出口,管家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大驚失色,趕緊捂住嘴,半天才以極低的聲音說道,「這是要那什麼的節奏啊!」

「你想,韓王文武兼修,雖年歲尚小,但出頭的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催之這樣淺顯的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

趙楠當然知道他曾經頒佈了告誡百官的《文武七條》清心,奉公,修德,務實,明察,勤課,革弊。

均是廉政之舉,是趙恆苦心孤詣的安排,也是老百姓們的熱切期望。這七條,足以證明趙恆並非是一個紈絝閑散的王爺,他早已具備了一個帝王的智慧。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