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七十三章底線
眼下,大宋的兩大勁敵遼國和西夏,先後都被趙楠消滅,改朝換代,沒有了邊患,權貴趙普等人急於向主子邀功,定會蠢蠢欲動,拿趙氏一族開刀。

西宋戰事結束,趙楠之所以沒有遣返大軍回南宋,而是屯兵太原府城外,意在警告趙普之流:太原府仍危在旦夕,一旦失守,將劍指汴梁,直搗黃龍。

此舉正是趙楠精心布局,刻意為趙氏一族爭取生存時間……

魏王聞聽楊延昭的肺腑之言,心裡暗贊,天波楊府果然不畏強權,匡扶正義,此子堪予大用!

趙楠在一旁則面容含笑,心道,魏王面試已畢,你回家靜候通知吧!

魏王與楊延昭敘禮,一時忘了介紹公子,他悄然拉了一下楊延昭的衣袖,朝趙楠拱手施禮,恭聲道:「失禮,失禮,楊元帥,還不見過公子!」

「楊延昭拜見公子!」他微微一愣,趕忙躬身深施一禮,大名鼎鼎的公子,不曾想如此低調,沒有前呼後擁,也沒有衛士貼身護衛,甚至連一個隨從都沒有,難怪他誤以為趙楠是王爺的一名幕僚。

孟良、焦贊二人更是對趙楠不屑一顧,他們眼裡只有楊老令公,隻對楊延昭唯命是從,其他人皆不入二位法眼,何況區區一公子?

「楊元帥免禮!」趙楠頷首,伸手虛扶。

趙楠這一舉動早惹惱了楊延昭身後的孟良,他朗聲道:「你這廝,好生不識抬舉,我家元帥拜予重禮,你非但不回禮,還妄自尊大,堪比王爺,敢問閣下,你是欺我軍中無人嗎?」

楊延昭聞言色變,厲聲訓斥道:「不得無禮!還不向公子道歉?還請公子恕在下治軍不嚴之罪。」

「無妨,我大宋缺少的,正是這種血性漢子。」趙楠擺擺手,依然一臉笑容,無所謂道,「我也問一聲孟良將軍,你的玉頂火焰駒,和你手中車輪板斧,一馬四斧,劈腦門兒,扎眼仁兒,剔排骨,砍肉鎚兒,再多一招就是個剁馬蹄兒,可謂是戰斧搗膽,識破就算。」

「咦?……」

孟良一滯,奇了怪了,他怎麼一張口就說出了我的姓名?還對我的坐騎和招數了如指掌,這些屬於軍中的秘密,他一個公子張口便來,這豈不是正好印證,此人在我西北路軍中潛伏著探子嗎?

「大帥!」孟良叫屈道,「軍中機密,他隨口拈來,定是有細作潛伏軍中,還請大帥深挖。」

楊延昭陷入沉思。

孟良、焦贊跟隨他多年,出生入死,自然知曉他的治軍底線。

任何人都有不可碰觸的紅線,也有不可逾越的底線,這兩點,好像公子都碰觸到了。

他的紅線是軍中將士不可碰,底線是朝廷統治不動搖。有道是越過底線,必觸紅線。

細作,竊取軍中機密,陷大軍於危險境地,結局不言而喻,邊防失守,動搖朝廷根據。

楊延昭也知曉趙楠的底線,公子一直把大宋看做他的家園,治瘟疫、修水利、建房舍、開工坊,為大宋江山社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何況,朱仙鎮這個公子起家的地方,依舊有十萬精兵駐守,當然不會,也沒有必要派遣細作滲透到戍邊大軍中。

可,這樁樁件件,卻不能明說,即便說了,一時半會兒可能也解釋不清楚。

他正犯難時,一個聲音傳來。

「哎呦呦!你以為你是誰,也太自以為是了吧?」管家不知什麼時候過來了,聽到了孟良的話,語氣極不客氣道,「我家公子,還用派細作?平遼國,滅西夏,」說著呶呶嘴,「你看身後這四十萬大軍,像是靠姦細得來的嗎?再者說,我家公子要想攻陷太原府,只是一盞茶的功夫就好,實力碾壓,要細作豈不是多此一舉?這位仁兄,你好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他們情知管家此言不虛,孟良語塞,焦贊沉默。

焦贊自然心有不甘,道:「你說話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西夏六十萬大軍攻城十餘天,尚無功而返,況四十萬乎?」

管家正欲回懟,趙楠雲淡風輕道:「楊元帥,細作也好,人多人少也罷,多說無益,當下之計,救人要緊,你火速派人八百裡加急傳信給朝廷,南宋五十萬大軍兵困太原府,求朝廷發兵救援。」

焦贊可算逮住了把柄,「呵呵!教我們大帥做事?你還嫩點。明明四十萬大軍,卻要奏報五十萬,打著救人的幌子,謊報軍情,只怕公子不懂欺君罔上的嚴重性才一貫如此吧?」

前些日子,趙楠解圍太原府,救命之恩只有楊延昭知道內情,僅限於他自己知道,枝末細節,皆賴於四哥家書傳遞,不可示人。

孟良、焦贊不明就裡,與公子正面發生言語衝突,他雖心急如焚,也不好過多責備這二位心腹愛將,畢竟無知者無罪不是?

楊延昭正欲吩咐孟良服從公子命令傳信,一斥候飛騎來報:「稟大帥,南宋一支軍隊約十萬人,從北往南越過邊境,直奔太原府方向而來,一路無人能擋,我軍將領請求大帥支援!」

「哦?南宋犯我邊境,可知何人領兵,竟無人能敵?」

「回大帥,乃是南宋女皇陛下黃鳳仙親自領兵而來。」

在場的人均是一愣,就連趙楠也不例外。

別人愣住,是沒想到公子剛言明五十萬大軍,就不多不少,剛剛好來了十萬。

尤其焦贊,這臉打的太快了。他一時面紅耳赤,後悔他自己的嘴巴沒個把門的,那個憋屈,甭提了。

趙楠愣住,是沒想到黃鳳仙會禦駕親征,親自護送趙霞回來。

既然鳳仙來了,就由她出手教訓一下孟、焦,讓他倆長點記性。

魏王得知是皇帝親自護送霞兒及家人前來,心裡萬分感激,欲向楊延昭說明南宋女皇的來意,被趙楠用目光阻止。

「公子!」楊延昭聽罷,轉過身來面對趙楠恭聲道,「你領南宋大軍四十萬在此,因何女皇又會親領十萬大軍逼近太原府,還請公子示下。」

「不敢不敢!」趙楠謙辭道,「我乃白衣一個,不敢妄議南宋朝廷之事,更不敢教你做事,還請楊元帥見諒!」

楊六郎掛帥戍邊,鎮守一方,智計何等過人,當然聽得出公子的話裡話外是在敲打孟良、焦贊。

他也讀懂了公子深一層的涵義,孟、焦的莽撞、目中無人,若不嚴加約束,只怕日後會因逞口舌之能,引來滅頂之災。

這並非危言聳聽。

禍從口出,往往一時的嘴快,會遭到一世的打壓。

楊延昭會意,知公子也是想讓他倆吃點苦頭,免得以後遭人算計,於是決定配合一下,按趙楠的意圖行事。

他轉身面對孟、焦道:「情勢危急,不知二位有何良策?」

「大帥,女人當皇帝行,打仗卻不一定不行,末將請求出戰,生擒女皇,自然退兵。」孟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道。

「打仗不是當皇帝,說說嘴罷了,刀槍無眼,兩軍對陣交戰,要的是實力,末將請求出戰。」

「準許你們二位出兵,迎戰敵軍。」楊延昭不假思索地下令。

孟、焦領命自去。

楊延昭按趙楠的吩咐,命斥候速回帥府,向朝廷發急報,奏請搬兵,解太原府之危。

諸事畢,趙楠方緩緩開言道:「楊元帥,你那兩位部下,易招惹是非,我知你們情深義厚,有些話你不好說,有些事你也不好做,一味遷就,也無益。」他面向城門,看著孟、焦消失的背影,「我出手懲戒一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憑公子作主!」楊延昭拱手躬身道:「公子之言,甚合我意,延昭確有護短遷就之心,謝公子及時指正,助我遠避禍難。」

言畢。談話已久,一時竟忘了盡地主之誼,他忙道:「秋意漸深,城外非講話之所,請公子前往帥府一敘,為公子、王爺接風洗塵,同時也贖屬下言語冒犯之罪。」

「言重了!」趙楠莞爾,「孟、焦二將忠心護主,有血性,忠勇可嘉。稍打磨,只會更璀璨。」

「回帥府,似有不妥。」趙楠沉思,許久,沉聲道,「我謀之事,目前還不能為外人所知,知則恐生變故,朝廷陷入動蕩。民不安,功盡棄,反而不美。」

趙楠看了看魏王,止語。

趙廷美明白公子的用意,朝堂上的事,他這個親王最有發言權,更權威。

「楊元帥!」魏王苦笑道,「本王蒙難,純受我那便宜哥哥陷害,罪名『莫須有』,罪證『難保無』,一奶同胞,血濃於水,尚且如此。何況將軍你呢?公子四十萬大軍越西宋,直抵太原府,你未出一兵一卒拒敵。」

「朝廷的眼線,定會設法將此事上報。通敵罪,首先跑不了。好在公子未雨先綢,暗令錦衣衛在各驛站設伏,截奪有關密件,才不至於泄露。」

「人盡知,瞞得一時瞞不了一世,權宜之計,只是儘可能為公子的籌劃贏得時間而已。若本王作為一名人犯,大搖大擺進入太原府,公然成為帥府的座上賓,眼線的告密信只怕會像雪片般飛向朝廷,錦衣衛的能耐再大,也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消息一旦傳入皇宮,朝廷震怒,一道聖旨金牌發來,拘你回京受審。」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