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四十九章舊事
見多不怪,朱仙鎮的人見多識廣,就是這麼牛叉!好像個個都是國公一般,走到哪裏都神氣活現,自帶氣場。

國公,只是一個爵位,並無實職,因此趙楠並不需要每天上朝點卯,每日仍在朱仙鎮逍遙自在,謀劃著未來。

春節臨近,趙楠忽然想起了久違的芝麻糊、芝麻醬等,這可是後世年節時的必備品。

大年夜,一家人圍坐在火鍋邊,卻沒有芝麻醬,情何以堪?

中原種植芝麻的歷史悠久,大宋遍地都是,主要用途就是製成小磨香油。

之前,趙楠都把精力都放在了高產農作物和蔬菜大棚上,忽略了芝麻的存在,也一直沒有騰出手來,做一碗噴香的芝麻醬或芝麻糊。

說乾就乾,及時趕工,說不定還能在節前給大家發一波福利。

慕容宮、石開、鐵牛等召之即來,趙楠在聚義廳統籌安排,從芝麻的篩選、烘焙、研磨,到罐裝等各個環節皆落實到人,分頭行動。

當小年的鞭炮聲響起,大宋第一罐芝麻醬製造了出來。

芝麻糊更簡單,趙楠將糯米研磨碎,加點碎芝麻,配清水熬製即成。

越是久負盛名的美食,烹飪越是簡單!

現在的朱仙鎮兵多將廣,大家就在聚義廳裡擺了幾十桌火鍋,小年相聚一堂,不為別的,隻為嘗一口這濃稠的芝麻醬。

大廳擺滿了桌椅,桌子上堆滿了蔬菜大棚採摘下來的新鮮食材。

牛肉、羊肉、菜蔬,都成了配角,今晚的主角就是每人面前一小碗調和好的芝麻醬……

這種場合,當然少不了曹尚飛這種骨灰級的吃貨,千裡迢迢到信陽尋找毛尖,隻為回來能吃上一頓燒烤!

曹尚飛第一口涮羊肉,就實實在在的沾滿了芝麻醬,吃到嘴裏,那種複合味的鹹鮮香甜,醇厚悠遠。

「大哥,芝麻醬遇見火鍋,真是絕配啊!」曹尚飛大口吃著,嘴角上糊滿了芝麻醬,「太香了!再來一口芝麻糊!」

眾人讚不絕口,吃得一塌糊塗,趙楠也頻頻夾菜涮肉,邊吃邊點頭,「嗯,這才是火鍋該有的樣子!」

劉娥在家裏,端著一碗芝麻醬,苗小玲也是第一次嘗試做火鍋,劉娥吃到這麼香的芝麻醬,羊肉還和蔬菜還沒有吃幾片,醬已經是第二碗了。

看著劉娥滿嘴都糊的是醬,苗小玲憐愛的幫她擦了擦嘴,嗔道:「慢點吃,還有很多的!」想起前些天劉娥整天喊餓的日子,不禁淚水婆娑。

蕭燕燕在家沖了一杯芝麻糊品味著,一口下去,甜香暖熱的味道如一朵花在心間綻放。

幾口芝麻糊緩緩下肚,甜膩膩的香味在口腔裡打滾兒,又順著咽喉緩緩下肚,香味瀰漫了整棟別墅,回蕩在口鼻之間,唇齒留香。

蕭燕燕用杓子慢慢地攪拌著芝麻糊,不由得又想到了趙楠,她的臉像經了霜的柿子似的,通紅通紅。

朱仙鎮經過近兩年的高速發展,經濟物質極大豐富,生活福利極其誘人,從房子到生活用品,基本都是趙楠發的。

生活和工作在朱仙鎮的人,吃喝不愁,子女無憂,幸福感早已甩開了生活在汴梁城的公子王孫們十八條街。

趙楠的兄弟們,更是個個豪門深宅,都把家眷帶來,在朱仙鎮安居樂業。

太平興國八年。

歡樂祥和的新年,就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度過。

冰雪消融,萬物復甦,展昭終於探訪到了趙霞的消息。

趙霞及其族人,目前正孤懸海外,身處曾經的渤海國。

聞聽渤海國,趙楠有一些後世的記憶。

靺鞨,建立了渤海國。

靺鞨,正是這個苟延殘喘的民族建金滅遼,為禍華夏近百年。

高句麗滅亡後被唐朝遷入營州,依附於高句麗的靺鞨人,趁武周時期的「營州之亂」建立了渤海國,靺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營州是武周東北的中樞重鎮,除了靺鞨人以外,還生活著高句麗人、契丹人、突厥人等,民族問題突出,極易發生動亂。

六九六年,契丹首領李盡忠叛周,殺營州都督趙文翽,是為「營州之亂」。

事發後,武則天聯合突厥的默啜可汗,南北夾攻營州叛軍,李盡忠戰死,營州之亂平定。

善於用兵的靺鞨統領大祚榮藉助天門嶺的複雜地形,合高麗、靺鞨之眾,大敗周軍李楷固,逃竄到東北建立了渤海國。

現在,渤海國被遼軍所滅,遼國稱其為東契丹國,亦稱東丹國,原渤海國的上京龍泉府,現為天福城,附屬於南宋。

靺鞨人此刻正臥薪嘗膽,待機而起。

趙楠想到金國,便冷哼一聲,心中對靺鞨人舉起了屠刀,誓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展昭見他陷入沉思,便獨自端盞低頭飲茶,聽到趙楠冷哼,展昭抬起頭來,趙楠正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大哥,趙霞嫂子口中的王命在身,正是奉父王趙廷美之命!」展昭放下茶盞道,「皇帝疑秦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這一幕與前朝的秦王李世民弒兄篡位極其相似,皇帝便改封趙廷美秦王為魏王。」

「皇帝罷免了魏王的開封府尹,魏王曾經戰功赫赫,威望很高,皇帝暫時令其為西京洛陽留守。」

「魏王問舍求田,原無大志,嫂子屢勸父王,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欲早覓生路。皇帝虎視眈眈,終究會痛下殺手。」

趙普心知皇帝對魏王極其忌憚,便幾次上書誣陷,說魏王與楚王趙德芳勾結起兵,不斷造謠魏王要謀反,還說魏王府中豢養了上千死士、親衛,引起皇帝的不滿。

前幾年,皇帝先是迫害死了宋太祖的二子趙德昭,不久又借故暗殺了四子趙德芳。

俗話說得好:「三人成虎」,隨著謠言的擴大,魏王造反的事情被傳得神乎其神。更甚至,魏王一些「卑劣的行徑」還被順帶了出來,一時間,魏王百口莫辯。

起初,對於這個謠言皇帝並不信,但隨著風越刮越大,他的心裏也在打鼓,為了將禍端扼殺在萌芽之中,他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展昭停頓了一下道:「後來,魏王趙廷美遂被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閑居在家,後又降魏王封爵為涪陵縣公。」

至此,趙普等人並不算完,繼續捕風捉影,使勁造謠吹風,皇帝為皇權永固,也動起了歪心思。

「再後來,宋遼議和,皇帝遂以朝廷交流使為名,命魏王闔府前往遼國。」

「魏王人還未到,皇帝又緊急發函照會遼國,言明魏王反叛朝廷,證據確鑿,希望遼國羈押魏王趙廷美一行。」

「遼國當然不理會皇帝的意思,順便把魏王安置到了苦寒雜亂的原渤海國,就是現在的東丹國。」

「嗯,原來如此,我總算是明白了!」趙楠嘆了一口氣道,「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全然不顧手足之情啊!」

「展弟,你通知楊排風黃鳳仙,讓她二人務要派重軍護得魏王等人周全,隨後,我親自到東丹國一趟,處理此事。」

「是,大哥!」展昭彙報完畢,轉身出去傳訊。

南宋二年。

東丹國,上京天福城。

朱雀大街,一隊衙役捕快吆喝著,驅趕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叫花子。

下令之人,叫完顏綏可,後世稱他為金獻祖,女真統領,任天福城府尹。

這個傢夥,正是建立金國的皇帝,完顏阿骨打的曾祖父。

趙楠決定親自動身來東丹國,就是為了尋找他,併除掉他,讓以後的金國不復存在。

完顏綏可站在大街上,吩咐眾官差:「本府接到王爺耶律隆慶的口諭,丞相黃鳳仙幾天后將會到達天福城,察查吏治民生,一定要讓丞相大人看到我們天福城光鮮亮麗,美好的一面,這些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乞丐,一律趕出城外。」

「得令!」

官差得到府尹大人的命令,更是有恃無恐,拘捕驅趕大量吃不飽穿不暖、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百姓。

「府尹大人,求你給我們一條活路吧,我們失去土地,是被人趕出來的!望大人做主!」

「去去去!」完顏綏可一臉不耐煩的道,「都給我轟走,不聽話的鎖拿下獄!」

被驅趕的人群中,就包括魏王趙廷美。

趙廷美身為大宋朝廷交流使,出國門不久,便被朝廷宣佈為謀反罪遺棄,而遼國又沒有救助的義務,因此落得有家無回,無家可歸的下場。

魏王到了天福城,一是無遼國身份,二是沒有土地,隨身攜帶的金銀花完,很快就潦倒起來。

「異國他鄉,身無分文,簡直是寸步難行啊!」魏王幾次三番被人驅趕,無奈含悲哀嘆!

他也曾去當地專門收納叫花子的福田院,試圖找個安身之所,卻因為魏王既沒有官憑路引,也沒有保長作保,福田院不肯收留他們。

因此他們隻好尋找破廟、古屋空宅棲身。

睡覺的地方勉強還能湊乎,可一日三餐,就須到城裏的大戶人家討要了,又遇官差把他們往城外驅趕,魏王無路可走,連連嗟嘆。

趙霞攙扶著風餐露宿、顛沛流離的父王,她雖然洞悉一切,卻無能為力。

趙霞,何許人也?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