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六十一章天竺人
「原來如此!」眾人齊嘆,至此,大夥方才完全明白了王爺的苦口婆心。

「傳令!」趙楠得知這是一場誤會,便不再擔心魏王,道,「除西宋國國王、統帥楊排風極其屬下外,其餘的人員,包括羈押的完顏父子,即刻啟程,前往上京!」

「暴風遵令!」

「末將遵令!」

暴風和鳳仙各自領隊,整裝待發。

楊排風則率軍肅立兩旁,夾到送行。

「民女秦曉芳,感謝公子大恩,無以為報,請受民女一拜!」

「為民作主,維護公序良俗,乃朝廷份內之事,應該的!」趙楠攙起跪拜的秦曉芳道,「以後,你就跟在排風身邊,撫養你的兒子長大成人,好好教育,成為有用之人,報效朝廷。」

「民女定會按照公子的要求,培養他成材,多謝公子護佑!」

「好,就此別過,再會!」

大隊人馬啟程,浩浩蕩蕩向上京進發。

趙楠安排郡主陪伴王爺坐轎行軍,他出身軍旅,對郡主道:「不論沙場鏖兵,還是遷移陣地,主帥都要與將士共存亡,與戰馬共進退。」

「本王以為,只有馬背才能凸顯出一個將軍的驕傲和自豪。因此,我強烈要求換乘戰馬,本王要馳騁草原,體驗一下久違的征服感!」

「霞兒,只是……」魏王憂心忡忡,「這公子究竟有多大的能量?竟然能調動指揮這麼一支強大的軍隊,他究竟有何背景,居然真的敢羈押一個朝廷命官面見皇帝?」

「父王,公子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其中必有道理。具體詳情女兒也不知曉,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確超凡脫俗,有凡人之不能!」

「霞兒,父王懂你的心思,也看得出來你很喜歡他,」魏王長嘆一口氣,說他的擔憂,「所謂『情人眼裏出西施』,你已墜入愛河,難免盲目崇拜,因此,父王勸你還是理性一點才是。他拯救王府之恩,自當報答。但一碼歸一碼,兒啊,如果公子他盲目自大,激怒聖顏,後果也不是你我能承擔得起的,父王提醒你還是與此人早做切割,避免引火燒身。」

「父王,女兒自有分寸,你隻管放心便是!」郡主安慰著,差人通知趙楠準備馬匹。

兩千多裡的路程,晝行夜宿,跋山涉水,趕往上京。

一路無話。

人馬到達上京臨潢府,趙楠並沒有驚動任何人,而是帶人直奔皇宮宣德殿。

宣德殿。

「奇哉怪哉!」

黃門官喃喃自語,心裏納悶,正枉自忖度,早朝議事,議到午時,簡單用過午膳,又議事到現在,眼下已是落日餘暉,牛羊回欄,聖上卻好像絲毫沒有要退朝的意思。

他手持佛塵,倚靠廊柱,侍立了一整天,他已經很累了,腿腳有點吃不消,他覺得全身都快要散架了,一心盼望官能家早點退朝。

「噠噠噠!」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黃門官一看,不由得臉色大變,什麼情況?

幾百匹戰馬直奔宣德殿而來,宮城的禁衛軍個個如泥塑木雕般,無動於衷,聽任這支人馬無限接近宣德殿。

這隊人馬若是犯上作亂,朝中大臣皆在此,豈不是一網打盡了?朝廷危矣!

黃門官正欲入內稟報,一騎飄然而至,哈哈大笑道:「黃門官,今天又是你當值?緣分啊!」

黃門官仔細觀看來人,倒抽一口涼氣,原來又是管家到了,上次因和他嗆嗆了幾句,差一點丟了腦袋,到現在睡覺時,半夜都會驚醒。

他隻覺一陣涼風襲來,脖子涼嗖嗖的,趕忙施禮道:「管家請稍後,咱家這就進去稟報!」

說完,不等管家回話,就一溜煙跑入金鑾殿稟報去了,唯恐怠慢一步,腦袋就會搬家。

得知公子已到皇宮,皇帝蕭天佐及兵馬右統帥楊延朗等重臣擺駕,前往禁苑迎接趙楠。

禮畢,蕭天佐拱手道:「公子,我正有事稟報,公子你正好到了,文武百官都尚在殿前,請回金鑾殿上座!」

「嗯!」見蕭天佐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趙楠情知事大,點了點頭,到了金鑾殿直奔皇帝寶座,蕭天佐在趙楠旁邊的龍椅坐定。

文武百官見過趙楠及丞相鳳仙,趙楠道:「諸位有何要事?還請奏來。」

楚王韓德讓兼領樞密使,蕭天佐示意,他出列奏道:「稟聖上,稟公子,西征西夏國的將士,所向披靡,近日,我軍正乘勝追擊,進攻突然受阻,連日來,不但寸土未進,寸功未立,還折損了幾員大將。原因是發現了大量的倭國士兵,他們頑強抵抗,使我軍攻克西夏的進程放慢。右統帥楊延朗親自前往助戰,又發現有天竺人的影子。」

「《孫子兵法》開篇就講,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國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慎重對待。楊延朗,你仔細說一下。」趙楠沉聲道,「我需要更多詳細的信息。」

「稟公子,我親自審訊了天竺人的俘虜,」楊延朗出列施禮奏道,「據交待,他們皆來自於天竺國恆河沿岸,恆河裏有一條青牛,此牛能語人言,會教人種植莊稼,更奇異的是,這條牛居然製造出了火槍,擁有火槍的天竺人,他們的戰力毫不遜色於公子的火器營,這才致使我們三軍,損兵折將,節節敗退,所圖之事處處碰壁。」

「噢,原來如此!」趙楠陷入沉思。

少頃,他沉聲道:「天竺人倚仗火器,自我膨脹,夜郎自大,與我為敵尚可理解。那倭國何德何能?竟也敢有恃無恐,勾結西夏大肆進犯我軍?難道說他們真是昏了頭,玩火自焚嗎?」

「稟公子,據天竺俘虜交代,倭國一向藐視他們,歧視他們醃臢骯髒。只因最近倭國得知天竺人持有火器,攻無不克時,才摒棄大宋,轉身投靠天竺。一開始,天竺人擔心火槍製造術外泄,並不接納他們,倭國派使者歷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覲見天竺國王,表示願意做天竺的藩屬國,並多次向天竺國王進獻美女與黃金,方博得國王點頭應允。倭國不知死活,便派人參戰,幻想戰後分一杯羹。」

「諸位有所不知,瀛洲之地,」趙楠沉聲介紹道,「那裏櫻花爛漫,美景怡人,水產豐富,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卻被倭國人佔有,可惜了!」

「公子!」蕭天佐聞聽天下竟有如此美境,拱手道,「島國如此曼妙,我朝兵強馬壯,何不效圍魏救趙之計,趁勢拿下倭國,以解西夏之困?」

「非也,」趙楠搖搖頭,緩緩道,「瀛洲之地,因四面環海,也被人喚作島國,易守難攻。眼下言戰,時機尚不成熟。」

「公子對倭國了如指掌,天佐自愧不如,還請公子籌謀!」

「如今之計,止損為上!楊延朗聽令,傳旨,進攻西夏的大軍即刻回防戍邊,不得延誤。」

「得令!」楊延朗說著,轉身下去擬旨。

「黃鳳仙聽令!」

「末將在!」

「火速飛鴿傳書,通知穆統帥,榴彈槍、榴彈炮研發成功後,令她親率人馬,攜此重器到西夏邊境集結。另,通知展昭,加快大船的製造速度。」

「得令!」黃鳳仙迅速轉身,下去安排。

「西夏戰事,我自有計較,眾臣不必擔憂,只需各自做好分內之事即可。諸位上朝一整天,也累了,早點回去休息一下吧,退朝!」

文武大臣皆點頭稱是,躬身退朝。

大臣們在出宮的路上,三三兩兩並排走在一起,互相議論紛紛,對趙楠佩服得五體投地。

從早朝開始,文武百官商量了一整天,仍然束手無策,無計可施,認為只能與西夏的天竺人死磕到底。

不曾想公子一到,輕描淡寫,三言兩語便一掃而過。

天竺人的火槍,在公子面前簡直是不值一提。

彷彿天竺人的火槍,在他們手裏不是大殺器,而是熟透的柿子,任公子拿捏。

尤其楚王韓德讓,更是對趙楠言聽計從,無比崇拜。

想當初,南宋國初立,蕭天佐繼位,大遼國的一些舊臣,以楚王韓德讓為首,誓死效忠於蕭太后與耶律家族,拒不承認南宋朝廷的合法地位。

趙楠並沒有使用非常手段,威脅恐嚇,逼迫他們就範,而是用一條條治國方略征服了他們,不橫徵暴斂,不壓榨百姓,無償為百姓建房,免費為百姓提供高產農作物的種子,大興水利、基礎設施,短短幾年,社稷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這些舉措,政通人和,國強民富,不正是每一個有抱負的政治家都夢寐以求的嗎?就連蕭太后也讚嘆不已,參與其中獻計獻策。

韓德讓也逐漸放下了心裏的成見。

適逢天花傳染,暴發瘟疫,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那時候,韓德讓就曾第一時間想到,天下能阻止疫情蔓延者,恐只有公子一人矣!

於是,他盡釋前嫌,上奏皇帝,建議朝廷儘快通知公子,或許還有轉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