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二十章救災
當白龍馬到了跟前,他卻心智大開,神不知鬼不覺的輕輕一躍,跨上馬背,人馬合一,向汴梁狂奔而去。

在後面緊追不捨的展昭,一片驚愕,這嫻熟的騎馬技藝,恐怕自己也要遜上幾分。

趙楠都奇怪自己身上到底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他和展昭等人在三樓的包間裡,正談到新建茶樓的規模和選址時,聽見有人敲門。

管家稟報趙承煦來訪,趙楠就點頭讓他進來坐下。

趙承煦見是私密場所,顯得有點不自在,支支吾吾的說道:

「公子,我今日來訪,實乃不得已而為之,還望公子見諒!」

「無妨,但說無妨!」

趙楠說著,示意趙承煦讓他自斟自飲。

趙承煦酒壺一倒,一種熟悉的酒香撲鼻而來。

他顧不得說話,趕忙抿一口,清冽、醇厚、甘潤,卻依舊暴烈,瞬間,久違的味覺就回來了!

趙承煦沉思了一下,果然答案就在酒裡。

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過來,以前的酒,都白喝了。

因為以前他喝的根本不是酒,而只是參了水的酒,或者說,壓根就是參了酒的水。

明白過來的趙承煦欲哭無淚,隻得隨機應變道:

「公子,我來此的目的是想大批購進高粱酒,自從喝了高粱酒,我府上的白酒老酒,味淡如水,不堪入口。」

趙楠微笑道:

「趙承煦,今天不止是你一個人問了這個問題,酒坊正在修建中,目前原料充足,但工藝複雜,近期難以大量上市。」

「產出少,所以不便宜,一壇二貫,你看你要多少呢?」

趙承煦當然不缺銀子,馬上說道:

「先來一千壇,銀子隨後就到酒樓。」

其實,朱仙鎮的酒坊已經存了大量的酒,一是飢餓營銷,待價而沽,專宰豪門勛貴;二是囤積起來,用歲月去催陳一部分老酒,用來自己人分享。

趙承煦匆匆起身,回府去提銀子。

趙楠這邊的茶樓位置也定了下來,就在落霞樓隔壁開建,力爭在上凍前開業。

甚至連茶樓的名字都已經擬好:一品茶樓。

第二天,兄弟們都回到了朱仙鎮,殺豬宰羊,燒烤擼串,為曹尚飛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接風筵。

柳蔭下,趙楠端著酒杯對眾位兄弟說道:

「尚飛這段時間長途跋涉,不畏艱辛,不負重託,成功的給咱們帶回了信陽毛尖,我代表兄弟們敬你一杯,尚飛,辛苦了!」

「兄弟們的辛苦,我已經讓賈茗在功勞簿上一一記下,到了年底,論功封賞,絕不虛言!」

曹尚飛擼著串,喝著高粱酒,隻覺得今生今世,跟著大哥行走江湖,快意恩仇,沒得說!

喝酒正酣,鐵牛甕聲甕氣的對趙楠道:

「大哥,慕容宮和石開,他們修酒樓、建工坊,又要修茶樓,尚飛也有採茶之功,而只有我鐵牛不堪大用,至今未有功勞半寸,內心難安!」

「鐵牛兄弟,你想多了!

趙楠頓了一下道:

「按我的設想,鐵牛啊,以後你的膽子也不輕啊!我準備開工鐵坊,琉璃坊,這兩項工作就由你擔任,可好?」

鐵牛眉開眼笑的說道:

「承蒙大哥厚愛,鐵牛定不負重託,保證完成任務!」

鐵牛剛坐下,曹尚飛又站了起來嚷嚷著道:

「大哥,我不要什麼功勞,只希望大哥能多宰幾次羊就心滿意足了。」

眾位兄弟聽了哈哈大笑。

曹尚飛也嘿嘿嘿的笑了幾聲:

「俺不會藏著掖著,說的都是心裏話。」

趙楠凝視著曹尚飛,心想道:

尚飛粗中有細,不如把修造工坊交給他來打理。

想到此,趙楠提起酒杯道:

「尚飛,毛尖茶的事情,你挑一個副手管理即可,明天我給你一封手書,你去汴梁找趙承煦即可。」

曹尚飛只要能擼串喝酒,至於讓幹什麼一律都不在乎,爽快的答應了。

趙承煦接過趙楠的書信,拆開仔細觀看。

原來,是趙楠的修造坊,需要在汴梁內城用到五百畝土地,地方正好是趙承煦的封地,趙楠提出要購買他的地契。

趙楠這尊大神,給他錢他敢要麼?就怕自己有命要,沒命花。

別說五百畝,就是五千畝他也拿得出來,畢竟老爹是丞相,年年都會得到皇帝分封土地,多的管理不過來。

恐怕就連他老爹也不清楚,丞相府到底有多少禦賜的土地皇莊,更別提哪塊地在什麼地方了。

於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謙和地對曹尚飛說道:

「恭敬不如從命,地契由開封府變通後,我會派人會儘快送到落霞樓。」

皇帝賞賜的土地是不可以轉手他人的,但是趙承煦能辦到,足以說明趙普權勢熏天,開封府趨炎附勢。

掌櫃收到地契,就快馬加鞭送到了朱仙鎮趙楠的書房。

鐵坊、玻璃坊的圖紙已經給了鐵牛,趙楠正在研究後世的別墅,準備開春建設。

趙楠絕不做房地產商,壓榨老百姓的血汗,只是為了改善民生居住條件,讓大宋的老百姓買得起、住得起別墅。

當然,前提是先賺足了富人的錢,再大幅推出廉價房。

曹尚飛帶人平整土地,為開春早開工做好充足的準備。

趙楠想建一個化工坊,但時機未到,計劃隻好暫時擱淺。

大宋的冬季來了。

皚皚白雪,銀裝素裹,雪後的大宋,安寧祥和。

趙楠知道,大宋這片暫時的安寧來之不易,是楊家將兒女血染沙場換來的。

無論哪個世界,都不存在什麼時光靜好。

所謂幸福安寧,都是危難之時,無數個英魂用鮮血鑄就的。

趙楠現在勢單力薄,一旦羽翼豐滿,定會驅除韃虜,此是後話不提。

一品茶樓如期開業。

一品茶樓,當然不會只有茶。

各色各樣的小點心,炒製的堅果,醃製的果脯蜜餞,都被張南開發出來放到茶樓裡。

窗外銀裝素裹,飛雪飄零,枝頭葉落無聲,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溫暖了整個寒冬。

冬日裏,來一杯氤氳的暖茶,一口熱茶入腹最養生不過了!

百姓可飲黃芩茶,達官貴人可花大價錢,泡上一壺信陽毛尖,青山綠水,清澈見底,高端大氣!

茶樓開業,當然不能無詩。

於是,趙楠乾脆賦詩一首,命人購買了大量手絹、紙扇,抄寫到上面,作為紀念品饋贈茶客。

聽說大宋第一才子的詩,喝茶即可獲贈,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前來一品茶樓品茗,趙楠的詩也競相傳誦:

《茶詞》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隻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獲贈一品茶樓的手絹、扇子的人,自然是愛不釋手,百般炫耀,並且珍藏起來。

趙楠正在茶樓品茗,忽然傳來一陣喧囂,陣陣悲慟聲驚動四方。

身為落霞樓和一品茶樓掌櫃的賈如循聲望去,原來是孝子賢孫手扶棺槨出殯,棺槨一個接著一個,哭靈的孝子一隊接著一隊。

汴梁城有百萬人口之巨,要說出殯不稀奇,稀奇的是成群結隊出殯,就反常了。

管家趕緊把此事報給了趙楠。

趙楠沉思半晌,沉聲說道:

「正值寒冬,大雪封山封路,糧草補給轉運困難,此時用兵乃,兵家之大忌。」

「排除了戰爭,就只有這一場雪帶來的災難了。」

趙楠素知大宋經濟發達,百姓富足,一場大雪並不會怎麼樣。

即便受災,朝廷的救災物資也會通過當地衙門很快到達災民手中。

「管家,你去獅子樓把晁掌櫃請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晁掌櫃和趙楠見禮畢,直截了當問詢道:

「晁掌櫃,往年大雪暴雪期間可有什麼災害?還望詳加敘述!」

「公子,你想知道什麼?我自然不會相瞞。」

趙楠憂心忡忡道:

「茶樓外,哭聲四起,棺槨成排,晁掌櫃可知何因?」

晁掌櫃一幅惋惜的樣子,無可奈何的說道:

「公子有所不知,每逢旱澇雪災,朝廷都會籌措大量錢糧賑濟災民。」

「只是,經過各衙門自上而下的層層盤剝,真正到了災民手裏的,少之又少。」

「就眼下這場暴雪來說,很難抵禦雪災,因此,餓死凍死的受災百姓,司空見慣,數不勝數。」

趙楠正在聽晁掌櫃敘述,管家稟報開封縣縣衙差人送信給他。

趙楠接過信一看,原來是縣令寇準的手書,言道:

「恩師,開封縣暴雪不止,致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凍傷凍死不計其數。」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錢糧不足,粥棚缺口巨大,望救!」

收起寇準的書信,趙楠知道晁掌櫃所言非虛,思考應對措施。

思慮再三,趙楠深感災情緊急,吩咐掌櫃,從獅子樓,落霞樓的庫房中提取部分米面,尤其是多提食鹽。

酒坊釀酒的高粱也拿出一部分來,前往開封縣增加賑災粥棚供應點。

再到朱仙鎮提二十萬貫銅錢,刻不容緩,星夜送往開封縣衙。

晁掌櫃回獅子樓安排,趙楠自己也和展昭騎馬前往城外的開封縣。

一路上,許許多多的災民衣不蔽體,扶老攜幼,在大雪紛飛中步履蹣跚,朝汴梁城進發,希望能討到一條生路……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