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十七章酒樓
介紹完,就把他與趙衙內的恩怨一一說給趙員外聽,梅方老丈聽得兩眼發直,心裡不停的喊:臥槽,臥槽!

趙員外更是頻頻頷首,大宋第一才子,不僅文采斐然,武功也登峰造極,獨步天下!

「公子文高武絕,懲惡揚善,吊打趙衙內,才使我徹底翻身,」趙員外拱手施禮道,「能和人品出眾的公子合作,那是在下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趙員外提到合作,沒想到趙楠卻搖了搖頭:

「趙員外,你的磚坊工藝落後,產能太低,質量也遠遠達不到我的要求。」

「我之所以讓梅老丈給你傳話,是因為你對手下人的體恤和愛護打動了我。」

「照常理,你一個員外,自然是家資豐足,完全可以甩開眾人,獨自逍遙快活,而你卻偏偏放不下他們。」

「這就是我伸手幫你的理由,我的磚坊以及配套的瓦坊正在籌劃當中,一旦運轉,你的磚就會滯銷,陷入困境。」

「因此,我希望能收購你的磚坊,全部人員也一併接受過來,你要是願意,過來執掌磚坊瓦坊,我求之不得。」

趙員外思慮再三,片刻冷場後,道:

「公子言之有理,我的確是放心不下這幫老兄弟,有手藝,卻難以養家糊口。」

「既然公子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那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和我的所有人馬願意在公子手下聽用。」

說完,趙楠又和趙員外談論了許多工藝方面的細節,談好明天就開始新磚坊選址,舊磚坊改造。

此時,管家來報,第一批招聘的二百人已到,等著分到各工坊。

趙楠馬上把這二百人分了下去,每個工坊少量補充了幾個,去酒樓學習十個,其餘的人全部安排到了朱仙鎮的磚坊、瓦坊和汴京的新磚坊開工,以及酒樓的開工。

趙楠在忙忙碌碌中,三年一次的會試開始了。

寇準的策論寫的就是受壓榨豆油啟發,朝廷應該全力支持手工業的發展,走實幹興邦,實業興國之路。

當打開文章題目時,寇準驚呆了,居然和恩師猜的題目一模一樣:

未來,什麼樣的華夏才是你心目中最強大的?

趙楠給寇準的那篇文章,正是《少年中國說》,只不過,中國被張南改成了華夏。

「未來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華夏,與天不老!壯哉我華夏少年,與國無疆!」

寇準激情澎湃,寫文章時豪情萬丈,未來一個強大富足的大宋王朝躍然紙上。

主考官和考官,當看到《少年華夏說》這篇雄文,都沉醉於未來強盛繁華的大宋不能自拔。

這位心懷鴻鵠之志的中華少年寇準,從此走入了朝廷的視線。

東華門放榜,寇準高中榜首。

看榜的名門世家小姐,都暗下決心,將來嫁人,定要嫁一位東華門榜上有名的青年才俊。

殿試之時,皇帝趙匡義見到此文也深以為然。

一個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國家即為少年,少年華夏需要的便是這樣一種精神。

就讓這個少年這從一點一滴開始創造少年華夏的的輝煌奇跡吧!

趙匡義硃筆禦批,欽點寇準為頭名狀元。

進士榜首的寇準,又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寇準的功名早就在恩師的一一料定之中,這讓寇準對趙楠的崇拜無以復加。

這些時日,朱仙鎮和汴梁的磚坊、已經開工投入運轉,趙員外的舊工坊也已改造完成。

同步配套的三處瓦坊也同時開工,管家第二批招聘的二百人,盡數安排到了瓦坊。

製磚燒窯的新工藝上馬,出貨量猛增,每個磚坊前都排滿了等著拉磚的馬車,成群結隊而來,宛如長龍一般見頭不見尾。

趙員外兼管著三處磚坊,忙的焦頭爛額,梅老丈也是跑來跑去點貨收錢。

買到磚的老劉頭又來排隊時,因是梅方的鄰居,央求梅方能多給自己幾車磚。

老劉頭兒子多,個個都長成了大小夥,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青磚瓦房是剛需。

現在,修建茅草屋還是很普遍的。

只因茅草屋每年都需要返修屋頂,夏季怕漏水,冬季怕雪壓塌,春季怕火引著,這三怕,讓住在茅草屋裡的人整日擔驚受怕。

有了趙楠的青磚瓦,雖說成本有點高,但一勞永逸,住幾代人都不用為房子的事操心,還是物超所值。

尤其是現在的青磚青瓦,韌度和耐腐蝕的強度大幅提高,鋪到地上也極不易碎。

較之以前,磚瓦也降價不少,實惠耐用,激起了人們修房蓋屋,壘圈搭炕,修院牆、鋪院子,甚至鋪路的熱情。

劉老頭看著排隊等候拉磚瓦的長龍,擔心的是一旦天冷了,磚瓦坊就會停產,買不到磚瓦,明年開春就會耽誤房屋開工。

梅老丈安慰劉老頭道:

「過兩天你再來拉也不遲,你放心,我們正在增派人手拉胚,即使數九寒天,也不耽誤青磚出窯。」

劉老頭怔了半晌,才感嘆道:

「世道變啦,冬天都能點火燒窯,你們東家可真是神仙下凡啊!」

劉老頭說著感嘆著駕車走了。

趙楠站在已經竣工的酒樓面前,不住的點頭。

慕容宮和石開的技藝那是匠心獨具,爐火純青,不愧是洛陽出來的工匠。

飛簷挑角,青磚白縫,雕花門窗,精巧華麗,酒樓不僅高大巍峨,門面裝飾也富麗堂皇,非常豪橫。

門前用長木杆搭起與樓齊高的彩樓歡門,每一層搭出山形花架,裝點上花鳥飾物,再在簷下垂掛絲綢流蘇,精巧又華麗。

酒樓門口和屋頂上,還懸掛著高聳飄揚的酒旗,上面寫有酒樓的宣傳廣告,很遠便可望見。

此外,酒樓一側的圍牆,被張南設計成了一道景觀,留言牆。

留言牆用白灰粉刷,上方有木質棚頂遮蓋,防風吹日曬雨淋。

哪位仁兄如果酒後詩興大發,可以來此盡情的揮毫潑墨,喜怒哀樂皆可上牆。

文人雅士自古便喜在名樓之上飲酒作對,題詩詠志,各大樓宇也無不以名人的墨寶為榮,靠此揚名天下。

趙楠就給諸位酒仙預設了這道景觀牆,用於大神們留詩銘志。

登上酒樓,見後院的花園怪石嶙峋,樓台處處,水榭涼亭相望,畫廊曲徑彎彎,奇花異草,盆景成林。

酒樓開業在即,起一個什麼名字好呢?

趙楠想起了《滕王閣序》裡最著名的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趙楠早已吩咐展昭,秘密打聽趙霞的下落,一直杳無音信。

張南無時無刻都在等待著趙霞的下落和消息,就叫落霞樓吧!

落霞,也寓意著張南希望趙霞能早日回到自己身邊,落腳生根,永不分開!

落霞樓。

開業這天,高中狀元的寇準,得知恩師在落霞樓的消息,就立刻前往拜會。

這天,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皇帝欽點的狀元寇準,在落霞樓拜會大宋第一才子趙楠,這個消息不脛而走。

青樓裡弄,茶樓酒館,這些風雲匯聚,小道消息廣博之處,趙楠和寇準將要相聚落霞樓的消息滿天飛,讓名不見經傳的落霞樓頓時聲名鵲起!

無形中,落霞樓的名字猶如上了熱搜一般,在名人效應下,轟動了整個汴梁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個隻識聖賢書,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誰也想親眼一睹站在文采之巔的王者風範!

汴京眾多的文人才子都朝落霞樓而來,誰也想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像看明星演唱會一般,落霞樓裡裡外外都是人,管家忙的天昏地暗,還是人滿為患,無處安排。

當寇準遠遠的走過來,看到站在落霞樓門前迎接他的趙楠時,大聲喊了一句:

「恩師,太行山一別,數月未見,恩師一向可好?」

「平仲,我很好!」

「恩師?」眾人驚詫不已,他二人居然以師生禮拜見!

一時間,眾說紛紜。

「名師出高徒,難怪寇準如此優秀。」

「大宋第一才子,培養出頭名狀元,堪稱一段佳話!」

「青出於藍勝於藍,有第一才子輔佐,狀元公前途不可限量!」

趙楠和寇準步入後花園,在管家和展昭的陪同下為寇準接風洗塵。

看熱鬧的人群中,多有禁軍的耳目,程觀躺在床上閉目養傷,提拔沒了音信,他正不勝其煩,痛罵趙楠時,又得知趙楠開起了酒樓,咬牙切齒冷哼道:「小子哎!走著瞧!」

一眾文人學子見過了第一才子和狀元後,就都留下來品嘗落霞樓的美食。

酒樓人滿為患,無處立足,就按照趙楠預先設計好的思路,大量的八仙桌搬到院子裡,撐起遮陽傘,隻賣一種飯:羊肉燴面!

中原燴面只有一百多年歷史,趙楠把它搬到了大宋。

開始人們還不屑於這碗面,覺得太單調了,不配上幾個炒菜,怎麼看也不像一頓午餐的樣子。

一個書生看見一群文人狼吞虎咽,吃得大汗淋漓、津津有味,不屑道:「粗魯,如此下飯太有辱斯文了!一碗面而已,一副沒吃過飯的樣子,成何體統。」說著也搖頭在後面排隊等候,「我到要看看,是何美食,竟讓人吃相鄙陋,文人的形象全然不顧?」

書生端過一大碗燴面來,一嘗才知道這碗面的不同尋常之處。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