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二十四章賽詩
第一套在二百二十萬貫落下了鎚子。

趙楠只能苦笑著搖搖頭,你真是個鎚子!

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等依然熱情不減,等競價結束,一億多貫流入了朱仙鎮的庫房。

錢太多了也沒有多大用處,起碼暫時用不著。

趙楠就決定後面十幾套房,不再賣錢,而是換地。

一套別墅佔地三畝,約二千平米。

趙楠要求一套置換三百畝起拍,不一會兒,近萬畝土地競拍成功。

他只需要僱人修房蓋屋即可,可以預見的未來,錢途無量。

趙楠特意留了一套別墅,送給了趙志英,也算是對趙承煦的酬謝吧!

大宋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向朱仙鎮,有資金又有人手的趙楠,不但規劃了朱仙鎮的遠景,還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海外。

朱仙鎮正在推倒重來,趙楠全新規劃,打造成花園式小鎮。

未來的朱仙鎮,別墅成群,庫房成排,花草樹木,小橋流水。

這個小鎮將會成為大宋的研發中心、製造中心,且擁有屯兵百萬,駐紮、訓練、後勤保障的功能。

整個朱仙鎮,年輕人上工坊幹活,老人們看門做飯、打掃衛生,經濟高速運轉,變化日新月異。

趙楠一直關注的軍工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火藥配比成功,紅衣大炮也在調試中。

煤礦挖出的優質耐燃煤炭,被趙楠儲存起來煉製鋼鐵,末煤加粘土製成了蜂窩煤,隨改進的火爐一同上市銷售。

鐵牛的鐵坊,打造的刀槍劍戟,堅韌和鋒利的程度秒殺現有的一切兵器。

第二批別墅五百套,業已開工建設,以朱仙鎮為核心的商業帝國正在形成中。

糧食是第一生產力。

沒有糧食,再強大的帝國,也會瞬間坍塌成一片廢墟。

趙楠吩咐展昭,派他親自組建一支強大的絲綢之路駝隊,攜帶大量的高粱酒和宋瓷,出使歐洲。

展昭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大宋帶回辣椒、土豆、紅薯、玉米、南瓜等高產農作物,香料也必不可少。

這些農作物的特性和特色,從幼苗到果實和種子,張南的百科全書裡,都有彩頁供展昭參考,展昭已經熟念於心。

一年兩熟的水稻,再生稻,張南已經安排人試種中。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

農工商齊頭並進,相輔相成,是趙楠商業帝國的基本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天趙楠在落霞樓的花園裏欣賞那些奇花異草時,意外發現了一片草,卻從未見過。

趙楠自幼就跟隨母親,生活在田埂山谷之間,對一般的花草自是認得。

此草莖高節稀,葉色烏黑,主桿青綠,和茄子的幼苗類似。

趙楠仔細對比百科全書,才發現這片幼苗是棉花,現在也叫白疊子。

白疊子開花潔白如雪,能隨風飄散,作為大宋一種純粹的觀賞性花,許多富豪勛貴府中都有種植。

白疊子,就是隨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的。

這意外的發現,令趙楠興奮不已,他懸賞一株白疊子,用一壇高粱酒外加一包黃芩茶兌換。

如果用錢買,可能有的府邸不會因為幾兩銀子把喜歡的花挖了賣掉,好說不好聽不是?傳出去也沒有面子。

換酒就不一樣了,大詩人唐白虎還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呢!

何況,李白鬥酒詩百篇,千金散盡換酒錢也名聲在外。

短短幾天時間,趙楠就收集到了數量可觀的白疊子,他小心翼翼的把這些白疊子種植在一起,命朱仙鎮的村民精心守護。

遺憾的是,他翻遍了百科全書,也沒有搜索到彈棉花的工具製作過程,只能讓慕容宮放下手頭的活,日夜研究。

朱仙鎮,在趙楠居住的土崖後方的一片空谷裡,穆桂英訓練的五百軍士已經三個月了,列隊整齊,步伐一致,口號震天。

這天,正是趙楠檢閱成效的日子。

五百人整齊劃一,動作規範,戰陣變換,虛虛實實,趙楠很是佩服穆桂英的管理才能,不愧是名傳千古的將帥。

為了增強陸戰隊的凝聚力和歸宿感,趙楠決定每天舉行升旗儀式。

穆桂英率部練習了幾天升旗儀式,效果出奇的好,穆桂英也從心裏佩服公子這些戰場之外的強兵之法。

好事成雙。

紅衣大炮試射成功,緊接著火槍試射成功,趙楠親自組建火器營,加強實戰訓練。

他正泡在火器營,全神貫注訓練學習,穆桂英派人來報,寇準到訪。

趙楠領人迎接寇準,熱情款待,一陣寒暄之後,原來是一年一度的花船詩會到了,寇準親自來邀請恩師赴會。

趙楠面露難色,火器營訓練磨合正在緊要關頭,自己確實抽不開身。

趙楠猶豫不決,寇準忙起身道:

「恩師,我知曉你百忙當中脫不開身,我此次來,一是為了看望恩師,二是為了天下的學子。」

趙楠不解的問:「平仲,此話從何說起,願聞其詳!」

「恩師有所不知,去年花船詩會後,你聲名鵲起,文人墨客無日不在期望你的傳世新作。」

「可惜你自誦頌完高粱酒後,幾乎銷聲匿跡,天下的文人士子,近來也是呼聲很高,希望你能花船之上,再現第一才子的光芒!」

「天下盡知,你是我的恩師,於是,他們找不到你,就把書信傳到開封府,讓學生代轉天下讀書人的心願。」

「我知你久居朱仙鎮不出,特登門相邀,望恩師贖罪!」

明白了真相的趙楠忙道:「平仲言重了,當然不能寒了天下學子的心,我去就是了。」

既然要參加詩會,趙楠索性提前一天到了落霞樓,權當度假了。也順便去獅子樓看往一下老朋友晁掌櫃。

趙楠發現和落霞樓一樣,獅子樓也有女子唱曲說書,也稱作堂會,是最近才在各大茶樓酒館,勾欄瓦肆開始流行的。

宋時文人墨客、落第書生乃至於江湖莽漢,尋常吃飯便愛聽個曲兒,聽段書。

她們唱曲,趙楠一句都聽不懂。

但聽她們說書,講的幾乎都是大唐的幾位國公和瓦崗寨的佚事,內容單調雷同。

晁掌櫃一向待趙楠不薄,他有好的想法,當然也會不藏著掖著,直接讓人到朱仙鎮取來四大名著,給說書女子口授了幾章《西遊記》。

趙楠回到落霞樓,也同樣口授了說書女子幾章《紅樓夢》。

一品茶樓當然也不例外,口授了幾章《三國演義》。

趙楠的無心之作,沒想到卻引爆了整個堂會界。

這幾段故事太精彩了!

有文有武有仙界,只要你想聽,總有一段適合你。

評書文化的魅力是無限的,群眾傳播的力量是可怕的。

食客一旦聽了開頭,就再也扼製不住欲知後事如何的念頭,死死纏著說書人,非要聽下一章。

下一章,還有再下一章,實在是幾章都說完了,就循環一遍,看那架勢,哪怕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更有甚者,兩座酒樓一座茶樓跑了個遍,願意多花錢大飽耳福。

幾乎一夜之間,大人小孩都知道了這三部名著,也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幾段引人入勝的評書,出自第一才子之手。

趙志英回味著《紅樓夢》,喃喃自語道:

「大宋第一才子又回來了,只是回來的方式不是作詩,而是評書。」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興沖沖跑進落霞樓聽《紅樓夢》,獅子樓,一品茶樓也同樣如此。

晁掌櫃和管家面對趙楠時,也是一幅無可奈何的表情,評書加名著的魅力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火得一塌糊塗。

趙楠引爆了評書這顆雷,隻得苦笑著起身,一家一家挨著續章。

一直講到他口乾舌燥,嗓子冒煙方才打住。

稍事休息,他就又到了花船之上,詩會開始了。

趙楠,已非往昔。

當大宋第一才子趙楠再登花船,現場的文人才子喊聲掌聲四起,熱烈歡迎趙楠的登場。

花船詩會入場儀式結束時,張南和寇準二人,雙雙被請到評判席就坐。

同往年一樣,獅子樓、落霞樓、一品茶樓也都被各府千金包了夜場,觀賞詩會。

爆米花也如期而至,讓小姐丫鬟們一飽口福,心情愉悅。

大宋最耀眼的兩顆新星,一顆是大宋第一才子,一顆是新科狀元,青樓如此安排,顯然是眾望所歸。

青樓魁首簡單說了幾句開場白,詩會證實開始了。

第一首詩:要求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

寇準提筆寫了幾句,想了想還是算了,就替恩師磨墨,看著趙楠構思。

《紅藕香殘玉蕈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署名趙楠。

寇準看了,連連點頭,恩師筆力非凡,出手則驚天動地。

第二首詩:唐朝各大詩人對我朝的影響。

這題有點難,多少人瞅著題發愣,詩詞都是寫景抒情的,丟開情景,何來的詩詞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趙楠思慮再三,才提筆揮毫,落紙如雲煙: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署名趙楠。

他寫完,看見許多人已經放棄了此題。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