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二十六章誣陷
有趙楠指導,鐵牛和馬夫操作,一陣「叮叮噹噹」響,馬蹄鐵很順利就釘好了。

趙楠自豪的對穆桂英道:

「穆統帥,這幾匹馬已經穿上了鞋,以後再也不用擔心馬蹄出血了,你可以試試效果如何。」

穆桂英半信半疑的叫楊排風過來,二人一人牽著一匹穿了鞋的馬,跨馬揚鞭。

戰馬一開始好像有些拘謹,不敢放開奔跑,隨著快馬加鞭,戰馬狂野奔騰,縱橫馳騁。

直到跑的戰馬不停喘息,穆桂英和楊排風二位女將才勒馬收韁,下馬查看馬蹄。

穆桂英驚呆了,楊排風驚呆了,鐵牛馬夫等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

鐵蹄鋥亮,馬蹄絲毫無損。

奇跡,公子又造出一個奇跡!

鐵牛驚得目瞪口呆,心中暗嘆,公子無論何時,也不論身處何地,總是能製造出奇跡。

戰馬,是一個軍人最忠實的夥伴,最親近的朋友。

一旦愛騎淘汰,這讓與戰馬一起征戰多年的將士很難接受。

某種意義上來說,趙楠不僅拯救了戰馬,也拯救了戰馬背後無數將士的眼淚!

鐵牛遵照公子的吩咐,先打造五萬套馬蹄鐵入庫,然後再全力以赴投入玻璃生產。

五百多套別墅已進入裝修階段,趙楠又把心思放到了鏡子上。

幾十個日日夜夜,屢次試驗,屢次失敗,就在趙楠日漸消瘦,幾乎快要放棄時,終於用水銀貼附錫箔的方法,成功的製造了出來。

大宋的玻璃和鏡子,放在別墅裡,這就是趙楠要賣出天價的底氣!

售房採用和去年一樣的銷售方法,一樣的精裝房,邀請人們來參觀,趙楠給這片別墅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紫霞家園。

當富豪勛貴們來到紫霞家園時,讓他們震驚不已的是那些巨大無比、價值連城的琉璃被安裝到了窗戶上。

宋朝有玻璃嗎?有。

別說宋朝,蘇妲己所在的商朝就製造出了玻璃。

不過,那時候不叫玻璃,叫琉璃。

琉璃,是有雜色的,工藝水平遠遠達不到趙楠製造出來的純凈玻璃。

在大宋人的思維裡,巨大而毫無雜色的琉璃,那無疑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第一才子怎麼腦子突然壞了?是不是錢太多,開始敗家了?

一個敗家子賣房子,能賺到錢嗎?

敗家子賣房子,我們不是正好去撿漏嗎?

人們帶著疑問,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一陣風似的,傳遍了東南西北中。

更傳奇的是別墅裡的穿衣鏡。

每個富豪勛貴只要路過客廳側面的鏡子,都會唬得腿軟,丟魂落魄,自己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你幹啥,他就幹啥。

你搖頭,他也搖頭;你猛回頭,他也猛回頭;你揮拳頭嚇唬他,他也揮拳頭嚇唬你。

更可怕的是,這個人會變得越來越像你,等你走近鏡子,發現這個陌生人完全變成了你自己。

能不膽寒嗎?

自己活的好好的,怎麼忽然間,就被這鏡子又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他」是來取代自己的嗎?

一時間,謠言四起,有人說是風月寶鑒,有人說是元始天尊封印的崑崙鏡,也有人說是照妖鏡,更有人說是陰陽鏡。

褒貶不一,議論紛紛。

傳的越邪乎,越有人看熱鬧,要不然,為什麼會說看熱鬧不嫌事大呢?

有一天,幾個小娘子結伴同行來看熱鬧,一眼便喜歡上了窗戶上鑲嵌著的巨大的琉璃,紛紛艷羨不已。

幾個小娘子進入別墅的客廳,當她們看見天仙般的眾姐妹,竟然活生生齊刷刷的站在鏡子裡時,當她們各自看著鏡子裡如此漂亮美艷的自己時,便再也挪不開鏡子半步。

全然不顧什麼唬人的傳說,只要能擁有鏡子,哪怕讓她去死,她也毫不猶豫。

她們現在唯一的心願,就是能擁有一面鏡子。

女為悅己者容!果然有道理。

唬人的鏡子,竟然被幾個小娘子喜歡的寸步不離,愛的死去活來,這是什麼鬼?

這波廣告,比最牛逼的廣告公司的創意,都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好嘛!由當初的避之不及到現在的愛不釋手,可謂一波三折,驚天逆轉。

富豪勛貴們再來看房時,騎馬抬轎,基本上都是帶著女眷來看的。

女眷,十有八九都是沖著鏡子來的。

價值連城的琉璃,配上天下無雙的鏡子,紫霞家園的別墅一炮走紅,購者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大宋的財富,如黃河決堤般咆哮著滾滾流向朱仙鎮。

坐擁二十幾億貫的朱仙鎮,儼然成了大宋最富有、最靚麗的小鎮。

原先一千五百多人的陸戰隊,擴編到了六千人。

再加上最精銳的一千人的火器營,至此,張南擁有了睥睨天下的資本。

天量的財富,自然需要成千上萬人的保護,於朝廷於民間,皆有道理。

朱仙鎮重建已經完工。

趙楠特意為朱仙鎮的鄉親們修建了一個學校:

「朱仙鎮書院。」

統一用於免費教育工坊和軍營人員的孩子,是未來培養人才的搖籃。

趙楠正在一門心思編寫書院教材,寇準來訪,說近期開封府一十六個縣大旱,找恩師商討對策。

趙楠和寇準深入現場查看,到旱情較重的開封縣,看見地頭的老丈,攜一家老少全部到河邊取水。

老媽媽吃力的用肩膀扛著水罐,另一隻手卡著腰,步履不穩,顯然是長時間打水吃不消。

小孩子兩隻手端著水盆,走路晃晃悠悠,水盆裡的水搖搖晃晃。

小孩子咬著牙,憋著氣,漲紅了臉,努力想平穩自己的腳步,這樣水能少灑一些。

儘管大家都在努力澆灌,卻依然田地龜裂,莊稼幹得似乎要冒煙。

小孩子那點水澆到莊稼上,頓時就被太陽烤乾。

趙楠沉重地搖搖頭,自言自語道: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結果註定是顆粒無收。」

知道恩師在思索中,寇準沒敢搭腔,怕打斷恩師思路。

沉思良久,趙楠對寇準道:

「還是造水車吧,雖然笨重,但以目前的旱情來看,只有水車能有效應對。」

拿定主意,趙楠就和寇準一起回到朱仙鎮,找出自轉水車的圖紙和簡介,召來慕容宮等人一起研究。

為方便運輸拆卸,趙楠建議盡量碎片化,做成組合式。

過了兩天,第一座水車在汴河上運轉了起來,老媽媽和小孩童看到水車自己就把水提到岸上,汩汩的流向地裡,興奮的手舞足蹈。

老丈更是高興的逢人就說:

「有救了,莊稼有救了!多虧了趙公子啊!趙公子真是神仙下凡。」

有了趙楠的技術支持,寇準組織開封府,大力製造水車,不幾天,汴河上大大小小的水車,逐漸排成一條長龍,滋潤著大量的土地。

寇準看著返綠的莊稼,心裡樂開了花,又是一個豐收年!

秋天,收穫的季節。

豐收在望。

趙楠親自率人小心謹慎的收棉花和棉花籽,仔細的扒拉著每一顆棉桿,生怕錯過了一粒種子,力求做到顆粒歸倉。

一想到大宋的百姓們還要在寒冬裡受凍,趙楠心裡就不是滋味!

因此,他格外看重這批棉花,尤其是看重每一粒棉花籽。

崇政殿。

皇帝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之上,龍顏大悅:

「開封府通判寇準,發明水車抗旱,如今五穀長勢喜人,豐收在即。」

「寇通判抗旱之功甚偉,即日起,擢升開封府府尹,程羽另有任用。」

朝上的同僚都向寇準拱手施禮,祝賀他官升一級,平步青雲。

一旁的潘仁美恨趙楠恨的牙根癢癢,恨不能生啖其肉、生飲其血。

只是苦於報復無門,代國公才暫時隱忍不發。

而今眼看著趙楠的學生青雲直上,頓時氣得火冒三丈,血湧腦門。

潘仁美趕忙出列啟奏道:

「聖上,臣剛剛得知,趙楠千餘人的火器營,手握火器,幾百步開外殺人於無形,如探囊取物。」

「火器營戰力如此恐怖,實為朝廷第一大患,望聖上為大宋江山慮,早日根除之。」

皇帝知道代國公所言非虛,因為這與皇城司獲取的情報完全一致。

他點點頭,示意代國公繼續說下去。

「聖上,趙楠此人,雖有功於社稷,卻來歷不明,又居心叵測得造出火槍這種殺器,日後必成大患。」

「臣以為,早日剪其羽翼,以防其尾大不掉,方為上策。」

皇帝點點頭,問道:

「潘卿,你詳加敘述說趙楠的火槍有何厲害之處?」

潘仁美心裡「咯噔」一下,心說完了,完了!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他之所以遲遲沒有上奏趙楠的火器營,就是因為火器營的保密防範工作做的太嚴密了。

花重金深挖到的幾條線索,都是一個答案:火槍是放煙花爆竹的,紅衣大炮是放高空煙花的。

皇帝原本是以為代國公挖到了更有價值的情報,所以才繼續追問讓他說下去。

潘仁美支支吾吾,原本想火槍之事一語帶過,可聖上偏偏對火槍深究不放,又不得不說,成騎虎之勢。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屏聲息氣,都在等著代國公爆料。

潘仁美感覺後背汗水涔涔,心想,今天是什麼日子?出師不利,諸事不宜啊!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