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九十六章對戰
「哦,還有此事?」

「正是。」老管家回道,「陛下一再叮囑老奴,王爺出關,一定要及時稟報於你,前往石洞寺見駕。」

「嗯……莫非,」段譽陷入沉思,閉關前,無為寺天竺僧人曾試圖說服他,欲助他奪取皇位,條件是利用他的絕世之功,對付北宋一個叫趙楠的人。但段譽一向貪戀神功,志不在皇權,斷然拒絕了天竺人的好意。

天竺僧人不悅,便調集大批火槍軍欲滅掉大理國,藉以教訓段譽的不聽招呼。

大理是段譽土生土長的地方,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坐視不管,於是率人在騰衝府及麓川一帶,憑藉深山老林裡的瘴氣和他非凡的身手,硬是將天竺人的火槍軍殺得片甲不留。

皇帝聞知,對段譽感激不盡,封段譽為都統,統領大理國二十萬大軍。

段譽不感興趣,幾番推辭,皇帝堅持不讓,他也就默認了都統這個身份。

天竺僧人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知他癡迷武功,便不知在何處搞來一本秘笈,鄭重其事交給他,說修習此功,需要有緣人方能悟透玄機,一旦修成,世上再無對手。

這一招果然有奇效,一下命中段譽的七寸,使他欲罷不能,答應若能突破此功,定替僧人殺掉北宋趙楠,獻上首級。

因此,他一出關,就急於回紫城的無為寺,找僧人打聽趙楠的下落,完成之前的承諾。

「莫非……莫非是天竺人有變,要趁我閉關之時滅我大理?若真是如此,我豈能饒他?」他一路上尋思著,隨老管家來到了石洞寺。

皇帝聞訊,大喜,泣告百官:「段都統出關正逢其時,可見皇天在上,我大理命不該絕也!」

整個家國命運,系段譽於一身,可以想象他在大理國的威望之盛。

「陛下,山高路遠,何須親往無量山一趟?有事段譽自會回宮領旨。」他說著躬身揖禮。

「愛卿,一言難盡。坐下說話。」皇帝命人賜座,詳細說了一遍紫霞國攻城略地,建昌、會川二府盡失之事。

「紫霞國?陛下,臣潛心研究武學,印象中好像未曾聽說過有這麼一個國家,還望明示。」段譽竭力思想,始終對不上號。

「愛卿,難怪你從未聽過。紫霞國乃彈丸之地,一個小鎮而已,不值一提。只是不知何因,所有人都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神秘小國知之甚少,當然也包括朕,無論撒出多少暗探,有用的消息始終刺探不到。據聞,外界只知道紫霞國位於北宋都城四十裡外的朱仙鎮,她的締造者是一個年輕的公子,名喚趙楠,僅此而已。」

「哈哈哈!」

段譽聞言大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陛下,臣正在全力尋找這廝,欲取他首級。他竟然親自找上門來,這倒省了我不少事,臣這就調集兵馬,以雷霆之勢殺個回馬槍,奪回我大理丟失的城池,提他的人頭來見陛下。」

「愛卿果然膽略過人,英勇非凡。你這一去,定然馬到成功,」皇帝欣喜萬分,囑咐道,「只是愛卿剛出關,有所不知,此賊甚是驕橫,不知使了何種卑劣手段,竟糾集起南宋、西宋和紫霞國三路兵馬,共計四十萬大軍,所向披靡。愛卿小心防範才是。」

「無妨!風雲詭譎之時縱橫捭闔,一向都不靠譜。三國為確保自身利益各懷鬼胎,必是一盤散沙,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我大理將士,正好相反,一心護衛家園,誓死效力朝廷,他們將會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插敵人的心臟,打掉敵人的囂張氣焰,消滅來犯之敵。」段譽說的慷慨激昂,分析的也頭頭是道。

「嗯嗯,言之有理。」皇帝頻頻點頭,「朕在南澗縣靜候佳音,希望捷報早日傳來。」他扭頭對一直在他身邊伴駕的稀世珍道,「丞相,代朕送大軍出征!」

「臣稀世珍遵旨!

大理。

紫城。

皇帝棄城西逃,衛戍皇城的羽林軍,也隨護駕的六府、四郡、四鎮、三十七部等精銳之師一同西行。

紫城,雖然老百姓依然安居樂業,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座空城,畢竟沒有一兵一卒守城抵抗。

趙楠坐在皇宮的龍椅之上,思索著由誰來治理大理國合適?想了許久,才猛然想到趙霞,至少從目前來看,趙霞是最適合的人選。

拿定主意,他讓管家傳信給展昭,知會皇帝趙廷美,讓郡主儘快起身來大理登基帝位。

趙楠剛吩咐完,錦衣衛來報:「稟公子,城西百裡外發現大理軍的蹤跡,約二十萬大軍,正快馬加鞭朝紫城方向趕來。」

「嗯,」趙楠點點頭,「再探。」

「管家,傳令穆桂英,大軍在城外應敵,切記不可輕敵。」

管家應聲離開皇宮,到駐紮在城門外的帥帳傳令。

穆統帥正召集鳳仙、排風、暴風、蕭天佐、楊延朗、楊延昭等諸位將軍商討西征路線及抵禦大理軍作戰方案,見公子的命令已到,便擺陣迎敵。

馬蹄聲震天動地,塵土飛揚,大理軍紛至遝來,雙方對陣。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穆桂英身披戰甲,英姿颯爽問道。

「我乃大理的閑散王爺段譽是也!小娘子又是何人?不安心呆在綉樓侍弄女紅,對鏡梳妝,卻拋頭露面來擋我去路,何也?」段譽嘴裡說著,心裡卻暗道,此女絕世容貌,竟比王語嫣還要靚上幾分,今生今世,不知誰才有福消受,讓我好生嫉妒。

「原來是王爺!」穆桂英脆聲責問,「既是王爺,理當知書識禮才是。古有女媧補天,近有武曌立國,西宋、南宋,吐蕃也皆是女皇治理天下,本帥穆桂英擋你去路,你不認為天經地義嗎?」

「喲呵!一個溫柔似水的小娘子,張口就來這麼多歪理邪說,」段譽氣急而笑,「那本王再問你,紫霞國兵伐我大理,奪我城池,就算你巧舌如簧,這一點你該如何解釋?」

「王爺還真是個憂心憂國之人!」穆桂英嘲諷道,「大理國的前朝南詔國,唐朝時屢屢反叛,恩將仇報,硬生生拖垮了唐朝,心思縝密的王爺不會不知道吧?我紫霞國及時出手,以絕後患,你覺得有問題嗎?」

「小娘子!說你胖你還喘上了,」段譽憤憤道:「你拿前朝之事,來推罪本朝,這是什麼邏輯?也太牽強了吧。」

「王爺,據我所知,那個癡迷武功,不問政事的段譽就是你吧?天竺人勾結西夏、吐蕃,志在圖謀中原,此事,你一問便知。天竺人擁有強大的火槍軍,憑什麼會與大理相安無事?俗話說,弱肉強食,你真的以為天竺對大理大發慈悲嗎?這點,你心裡有數吧!天竺人許諾了什麼,大理朝廷又承諾了什麼,恐怕你得去問你的陛下了。」

「這……」段譽一陣心驚,暗忖,真是大白日見鬼了,如此隱秘之事,她是如何知曉的?他早就知道天竺人動機不純,先是承諾助他登上皇位,又贈與秘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心裡一清二楚。

「如果誰以為天下人都是傻子,那他才是最大的傻子。」穆桂英提點道,「你大理乾的齷齪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王爺以為呢?」

「哈哈哈!」

段譽詞窮,尬笑:「本王潛心研習武功,隻醉心於秘籍,其它一概不聞不問。你這小娘子退兵倒還罷了,否則就只能靠實力說話了。」

「那是自然。沒有實力,本帥何以掃天竺,平天下!」

話已至此,無需贅言。

楊延昭請令道:「統帥,末將請求出戰。」

「楊元帥小心!」

楊延昭拍馬過去,手持蘆葉槍殺將過去。

楊家槍招數靈活,變化莫測,一時令段譽難以招架。

段譽隻限於招架,並不急於出手,不多長時間,就悟透了楊家槍的奧妙,領會了它的精髓。

段譽「武癡」的盛名,絕非浪得虛名,他手中的六脈神劍,頓時化劍為槍,使出楊家槍的招數,對付楊延昭。

在場最為心驚的,要數楊延昭和楊延朗莫屬。

這是什麼操作?楊業楊老令公使一把金槍,征戰沙場數十年,才磨礪出一套神出鬼沒,無以匹敵的楊家槍。頓時就被人家學會了還拿去用了,你說氣不氣?

遺憾的是,這套斬敵無數,鮮有敗績的楊家槍,在段譽面前簡直是狼狽不堪。

段譽不但輕鬆化解了楊家槍,還用楊家槍反殺楊延昭。後者對招式稔熟於心,奈何卻遠不及段譽的攻擊速度,招架不住,漸漸落敗。

奇才?鬼才?用你的招數打敗你,可還行?

楊延朗見六弟被自家的槍法壓製的毫無還手之力,滿腔怒火,手持朱纓槍,拍馬入陣,戰到一起。

以段譽現在爐火純青的功力,加一個楊延朗猶如空氣般,毫無感覺。

掌中一口五金折鐵刀,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蕭天佐催馬入陣去救,他的一身硬功夫,向段譽儘力一劈,像擊打在棉花上,頓生出一種有力無處使的疲憊感。

三人戰段譽,竟毫無勝算。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