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給玄德當主公》第五十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
第50章高順月下追劉儉

正如劉儉所想的,呂布出身在荒蠻的邊郡,又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長大,或許他不能夠代表大漢朝那些最底層的人群,但至少,他也勉強能夠代表一個倍受豪強和世族們層層盤剝的群體。

他雖不是金字塔的最底層,但即使是第二層,第三層又能如何?

終歸還是和底層相差無幾的。

但很可惜,劉儉能夠去體悟呂布的無奈和艱辛,以及去理解他的行為。

但呂布卻永遠都不會能夠其體會劉儉所想,他也沒有那個能力。

也正因為如此,此刻劉儉的話,在呂布聽起來,多少有些危言聳聽的意味。

好端端的,己方又剛剛才受了董卓的賞賜,又何來的什麼大禍臨頭?

實在不想聽他多說!

呂布沖著劉儉拱了拱手:「布今日能與參軍相識,實乃大幸,我二人此番出來,實不宜耽擱太久,還請參軍見諒海涵。」

很明顯,這是不想聽劉儉說一些在他看來的「無用之言」了。

呂布莽直的態度,倒是沒有讓劉儉太過驚訝,並州邊地的武人,十個有八個都是這個樣子,自以為是。

若是他們能夠虛心採納良言,那才是活見鬼了呢。

「奉先和仲遂既有急事,那咱們就此分開便是,後會有期!」

說罷,劉儉便與張飛,韓當二人翻身上馬,向著自家的軍營快速縱馬而去。

高順回頭望了望奔遠處而走的劉儉三騎,心中不知不覺間,還是升起了幾許不安之情。

他對呂佈道:「奉先,適才劉參軍言我等眼下有禍患,我覺得未必是詐,此人乃是盧尚書的門生,又在彈汗山立下上達天聽之功,見識極為深遠,你適才為何不求教於他?」

呂布用力地拉了拉馬匹的韁繩,道:「虛張聲勢爾!你倒是還真信了他?你我今日在董方伯面前出盡了風頭,盡顯勇力,假以時日,必可被方伯重用,五原郡的督府君名士出身,往日裏瞧不起前線征戰的軍士,一直壓著咱們!今番伱我得了方伯賞厚,升遷之事指日可待,哪來的什麼禍患?」

呂布之言雖有道理,但高順的心中卻依舊忐忑,總覺得在什麼地方有所疏漏。

最終,他還是下定了決心。

「終歸還是向參軍請教一下為上,你若不願意聽,便先去回去!我去追劉參軍詢。」

「仲遂,你……你如何這般固執!」

但高順顯然就是一個固執的人。

話還沒等說完,便見高順已經縱馬疾風般的飛馳了出去。

望著高順漸行漸遠的身影,呂布長長地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此刻的他,面上竟有些怒其不爭的表情。

……

月夜之下,劉儉,張飛等人正縱馬平治,

突聽韓當在後面對他們說道:「二位少君,那高順獨騎追來了!」

「籲!」

劉儉伸手拉住了馬韁,調轉馬頭,微笑著看向追上來的高順。

高順縱馬來到劉儉的馬匹前,在馬上向他拱手道:「參軍,適才奉先失儀,順特來向他向參軍致歉!還請見諒。」

「不必多禮,仲遂此來為何?」

高順很是誠懇地問道:「適才參軍言我二人今後會有大禍,不知禍從何來,還請參軍名言指點。」

劉儉嘆息道:「我雖有心相告,可惜呂隊率似乎不以為意,我若說出來,恐憑白得罪了旁人。」

話音方落,便見高順翻身下馬,大步來到劉儉的馬前,單膝下跪,對他道:「奉先莽直,心性狹隘,不能分辨是非,但適才順聽了參軍之言,對參軍的見解深感佩服,參軍之德不下古之先賢,順願悉心聽從教誨!」

劉儉翻身下馬,伸手將高順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唉,何必如此,你與奉先皆為並州豪傑,我不忍看英傑翌日受辱,方有感而言,仲遂既是不覺得我多事,那我直言又如何?」

說罷,劉儉面色一正,問道:「敢問仲遂,今日董方伯大饗三軍,以財帛慰勞諸郡將官,你可曾想過為何獨獨沒有你五原郡司馬出來請賞?」

「這個……」

高順畢竟是軍人,對政治詭道涉獵不深,一時間回答不上。

「你不知?好,那我告訴你,我雖不認識你們五原郡太守,但若是讓我猜測,五原的府君,想必應是位高門名士吧?」

高順急忙點頭,回道:「參軍猜的不錯,五原太守督瓚公,正是有經學傳家的之士。」

「如此,我就明白了。」

劉儉長嘆一聲,道:「董方伯出身涼州,與你家府君必不相和,說不定往日間還有大過節,試想大漢十三州,哪一位刺史在任時,不得與本州一兩位太守鬧的勢同水火,互不相容?」

高順若有所悟:「參軍的意思是?」

「董使君起先不賞你們,乃惡你等皆為督府君手下的軍尉,只是後來由我替奉先說話,再加上奉先展露武藝,為董使君讚歎,故而相賞,但你可知曉,既是你家督府君與董使君不和,那他重賞奉先之事若被傳回五原郡,此事對你二人可有影響?督府君心中,又當對你二人如何評價?

「這……!」

高順一下子醒悟了。

今日他們兩個人,等於在三軍將士們面前,接受了自家太守的死對頭的授禮,而且還拿的理直氣壯。

事情若是傳回五原,保不齊在督瓚眼中,他們兩個人就有「投敵」之嫌了。

得罪了太守,試問他倆如何還有好果子吃?

「若非參軍明言,我等險些誤了自家大事!」

高順此刻已面露懊悔之色。

劉儉繼續道:「那董方伯對你們二人確實是欣賞的,特別是呂奉先,但可惜他卻幫不了你們,出塞征伐鮮卑,董方伯也是立功甚大,若不出意外,任期到時,他便會高升被調往大郡任太守,不再是並州刺史,可你們兩個卻得一直在五原郡,恐在督府君任期到前,再難有出頭之日了。」

高順忙拱手道:「參軍之言甚是,只是事到如今,我等卻當如何是好?」

「乘著董方伯對你們還算欣賞,且未離任,調個屯曲,換個地方,不要再受五原郡管制,或許還會有救,我聽說正好雁門,代郡等地正在成立新屯,此皆戍邊之地,若是調去了,倒也是好建功的。」

高順抿著嘴,沉默半晌,道:「我無牽無掛,換個地方無事,只是奉先,他剛在五原郡成了婚,新婚妻子恐不願離開故土,奉先是愛妻之人,其妻若是阻攔,恐他不能成事。」

劉儉輕嘆口氣,伸手拍了怕高順的肩膀:「我只是提個意見,終歸是你們二人自家的事,你們二人自己商議便是了。」

「多謝參軍忠告,今日之恩,高順日後必報!」

「不必,不必,我只是發自內心的欣賞你們二人,並無他意。」

隨後,高順向劉儉拜了別,騎馬返回去了。

張飛望著高順離去的背影,道:「兄長是想讓這兩個人調到俺的屯曲中吧?」

劉儉笑道:「我一開始是有這個意思的,但是現在看來,不太容易,至少那個呂布是難,他心性不定,見利智短,更兼高順說他留戀妻子,想來應不會輕易離開五原郡。」

「那個高順呢?」

「有些機會,一半一半吧,嗨,有些事也不過是湊巧順手而為,你在此處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就是!走!咱們回營!」

今天和明天,求追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