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一千零五章 安置老幼
「陛下,這······」劉虞看到狼孩對劉協言聽計從,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表情。

「這是朕馴養的一支特別部隊,用來保證洛陽地區的安全的。」劉協說道:「你傳令下去,只要這些狼不主動攻擊大家,任何人不得獵殺。」

「喏。」劉虞卻是嚇著了,這麼多狼,要是夜裏攻來,還真不好應對,好在這些狼都聽劉協的,否則,劉虞根本不敢在虎牢關停留。

「大家入關,張郃,給你一千步兵,一千騎兵,駐守虎牢關,趙浮陳渙為副將。田疇,立刻派出斥候,搜索洛陽周邊,看看有沒有敵軍。趙雲,帶二千騎兵為前鋒,前去洛陽,如遇賊匪,能招降的招降,不能招降的全部剿滅。皇叔,小王莊已經收拾好了屋子,你帶著家人前去。到了洛陽,皇叔要抓緊時間修復洛陽外城牆,在每一個都門內設置流民安置點。這是朕畫的圖紙,按照這個圖紙修建房屋,現在作為流民臨時安置點,等流民安置完了,這裏就作為京都的交易市場。」

劉協取出圖紙,交給劉虞:「從今往後,洛陽就交給皇叔了,朕會在長安穩住董卓,只等皇叔把洛陽建好,朕就遷都洛陽。」

劉虞聽了,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請陛下放心,臣肝腦塗地也也要讓洛陽重現光輝。」

「好,各自去忙吧。」劉協看著大家散去,這才施展遁術離開了虎牢關。

長安皇宮,劉協終於體會到了歷史上發麵團漢獻帝的處境。

董卓在郿縣修建了郿塢,儼然就是另一個小朝廷。朝中事情先由王允處置,不用報給劉協。大事董卓直接就處置了,也不用報給劉協,劉協就是一個養在皇宮裏面的象徵而已。

與歷史上的發麵團漢獻帝不同,劉協還有事做。每天早上訓練,然後構思洛陽建設圖紙,有時間去各地檢查自己的軍隊訓練情況,又或者到洛陽看看城牆修復情況,當然也要去各個孤兒院孤兒的教育情況。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劉協還得堅持修鍊。

「陛下,董卓從函谷關撤軍了。」這日,劉協正在構思洛陽的建設圖紙,不想春蘭拿著一份消息過來。

「撤軍了,誰駐守函谷關?有多少人馬?」劉協問道。

反正這種事情又不是秘密,只要稍微打聽就知道的。

「董卓留下王方駐守函谷關,守軍二千。牛輔駐守陝州,守軍五千。段煨駐守華陰,守軍五千。」

東線隻佈置了一萬二千兵力,這董卓還真是心大啊。不過仔細想來,如果不考慮劉虞的軍隊,董卓這樣佈置也是沒有錯的。

袁紹吞併冀州,立足未穩,勢必沒有心思來攻關中。劉岱與喬瑁矛盾激化,大有乾一場的打算,也不可能來攻關中。袁術和孔伷在豫州也是瞪著眼睛對峙著,也不可能來進攻關中。況且,從山東到關中,中間還要經過洛陽這個無人區。傳聞這個地方如今虎狼成群,時不時的就聽到虎吼狼嚎。

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朕了,反正你們也沒把朕當做皇帝看。

「春蘭,朕去一趟洛陽,取下函谷關。你幫朕看著長安。」劉協說完,施展遁術來到洛陽。

洛陽,劉虞朕帶著流民修復城牆。

洛陽有十二道城門,對應的,洛陽的郭牆上有十二道都門,劉虞將十萬流民分成十二份,分別在十二座都門旁邊修建了十二個流民安置點。又從城外取土,修復城牆。

劉協來的時候,大家正幹得熱火朝天。

「不錯啊,比遷都之前都牢固。」劉協查看了一下東都門,感覺修建的很結實,能夠抵擋大軍。

東都門,是內城中東門對於的都門,也是洛陽東出的正大門。該門有三道門道,中間門道寬約三丈,兩邊門道寬約二丈。門道中安裝沉重的木門,木門用絞索向上提起,而不是向兩邊打開。

「陛下,如今洛陽四周荒無人煙,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所以臣不敢馬虎。」劉虞看來還沉浸在狼孩的陰影中,對洛陽的城牆也沒多少信心。

走出都門,劉協看到數百流民在城牆前面的壕溝裏面取土。

「陛下,這是原來的護城河,因泥沙堆積,所以變淺,臣從中取土,一方面修繕了城牆,另一方面疏通了護城河,使得北面邙山上的水流下來,不至於造成洪災。」劉虞一邊陪著劉協檢查一邊說道。

「很好。」劉協點頭贊道。

看看忙碌的流民,雖然還是有些菜色,但是比過去要好很多。

在回到城內,魏攸正在指揮大家修建安置所。

青壯在忙著取土夯牆,健婦忙著割草扎製草排,用於遮蓋屋頂。老人則耷拉著腦袋,坐在一旁。小孩們圍繞在老人身邊,無精打採的看著劉協。

「皇叔,這些老人小孩怎麼了?」劉協問道。

「陛下。按照陛下的要求,以工代賑,但凡沒有參加勞作的,不得領取飯食。他們不能參加勞動,只能靠家裏青壯分出一點給他們。為了保證青壯的勞動力,他們盡量少吃,所以就餓成這個樣子。」

「那個士子模樣的人呢?」劉協指著餓得無精打採的士子問道。

「他呀,就是一個書獃子,除了會寫字,什麼都不會。讓他參加做事,不但幫不了忙,反而添亂。」

「哦?」劉協走過去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也許是沒有聽清楚,也許是餓得沒有了回答問題的力氣,這士子居然沒有理睬劉協。魏攸見士子沒有反應,走過喝道:「還不起來,皇上問你的話。」

那士子抬起頭,朦朦朧朧的看了劉協一眼,似乎感到劉協上位者的氣息,掙扎了一下,居然沒有站起來。

「不用站起來,說說你叫什麼名字?」劉協問道。

「邊······邊仁,字子修。」士子回答。

「邊仁邊子修?邊讓是你什麼人?」劉協想起邊讓。這個名士也是陳留人士,而這個邊仁也是陳留過來的,應該有什麼關係。

「邊讓是仁族叔。」邊仁有氣無力的說道。

「哦,那你願意教這些孩子讀書識字嗎?」劉協問道。

「願意,可我······」

「皇叔,讓人給他拿一碗粥過來。另外每個安置點設置幼兒園和學堂。四歲以下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在五十五歲以上不能參加勞動的老人中選擇一部分來照顧這些孩子。四到十歲的孩子送到學堂讀書識字,從流民之中挑選士子來教他們。凡是幼兒園和學堂免費提供夥食。」

「陛下大恩,臣替所有老人孩子感謝陛下。」劉虞當即跪下叩頭。邊仁聽到,也掙扎這給劉協跪下叩頭。

「好了,大家都平身吧。皇叔陪朕走走。」劉協說著,向南面走去,穿過草叢,來到洛陽南面。

洛陽南面緊靠洛河,有三道都門,其中兩道是水門,是水路進洛陽的重要門道。中間一道是陸地通道,門外有橋,名喚永定橋,是洛陽通往城外的通道。

南面的修建是劉和在負責,這時候也是井井有條。劉協讚賞了幾句,向西面走去。

還沒到西面,就聽到有人爭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