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反擊
這時候,薑太妃后宮之主的名分定下來,這些悍婦自然要貼緊。

一聲嚎叫,幾個悍婦就沖了過去,兩人抓住何蓮的雙臂,兩人抬著何蓮的雙腿,何蓮頓時離地而起。

失去平衡的何蓮剛要叫喊,嘴巴剛張開,一隻臭襪子就塞進來。

不得不說,這些悍婦還是有辦法的。

帶走了何蓮,劉協看到唐姬站在一旁,於是開口問道:「皇嫂,這是怎麼回事?」

「皇上,母后這幾天心情不好,經常打罵宮女,今日皇上又允許宮女離宮,所以伺候母后的宮女紛紛申請離去,母后沒人伺候,所以才······」

真是作死,原本想要保住他一條小命,可是他自己不珍惜,打罵宮女也就算了,還跑到宮外咒罵當今皇上。雖然自己現在還不是很得人心,但是總有些人是站在自己這邊的,何蓮這樣一罵,把原本同情他的人全部罵跑了。

不對啊,李儒不是永安宮郎中令嗎?怎麼就讓何蓮跑出來了,還在宮門前大鬧?

「陛下,太傅進宮了,說是要接走袁貴人。」潘穎輕聲在劉協耳邊說道。

袁貴人,自己的女人,怎麼就要走了呢?

當初董太后為了拉攏袁家,讓劉協與袁貴人親近,二人雖然沒有與朱貴人皇甫貴人關係好,但是也是不錯,怎麼說走就走呢?

難道······

看看身邊的薑太妃,劉協覺得自己是否做錯了。如果把主持后宮事務的權力給袁貴人,恐怕袁貴人就不會走了。

但是,袁貴人沒有子嗣,自己怎麼說服其他宮中女人呢?

還有,袁家勢大,袁貴人一旦得勢,袁家更加不好控制。

唉,想歸想,還是去看看吧。

永樂宮,袁貴人已經收拾齊備,表情有些哀傷的坐在銅鏡前。一抹剪影入鏡,光陰不復,唉······

正在傷感,境聽到外面父親與皇上說話,袁貴人臉色一紅,思想突然掙紮起來。

唉,還是不見的好。

戴上紗巾,拿上團扇,袁貴人起身,離開了寢宮。

「袁······」劉協張口想喊,可是袁貴人已經轉身,隻留下一道背影。

「相見不如不見,見了又說什麼呢?」袁隗的話在耳邊,好有哲理啊,就算相見,自己又能說什麼呢?難道晉袁貴人為太妃,主持后宮?

恍惚間,車馬已經出了門。

袁隗對著劉協施禮,隨著女兒離去。

「陛下,司農府的庫房已經裝滿,大司農請示,是否延緩繳銅抵罪?」潘穎在劉協耳邊說道。

劉協回過神來,院子裡面已經空蕩蕩的,人都走光了。

「什麼?哦,庫房裝滿了?那就放一些在院子裡面,派人嚴加看守就是。命各府衙把應該補發五道八月俸祿的官員名單拿出來,一併補發了。哦,這已經是九月了,把九月的俸祿也一併發了吧。」劉協說道。

「謝陛下,謝陛下。」司農府的官員興奮的直點頭,看樣子也是指望著這點俸祿過日子啊。

一次性下發五個月的俸祿,還掉過去的欠債,也該剩下一些吧。

「陛下,陛下,不好了,太后薨了。」

一個士兵跑過來,大聲說道。

「太后?薨了?」劉協全是驚訝,怎麼會啊,剛才還在東明門鬧騰呢?

「是郎中令李儒發現的,說是飲鴆自殺。」

自殺?可能嗎?劉協似乎明白了,從何蓮的宮女離宮,到何蓮來東明門鬧騰,甚至袁隗到宮中接袁貴人,都是有人設計的。

宮女離宮,逼迫何蓮發瘋。何蓮鬧騰,喪失人心。怕劉協看出端倪,於是讓袁隗入宮接袁貴人,致使劉協沒時間靜下來思考何蓮為什麼鬧騰,發現其中有問題,出手阻止。

好一個環環相扣的陰謀,李儒?賈詡?李肅?恐怕人人有份。

董卓!唉······

劉協想到董卓,心中的怒氣頓時消散了很多。董卓可是死了兒子,董旻也死了兒子,而這些都是何蓮指使的,所以說,董卓殺何蓮,這是早晚的事情。

恐怕在朝堂上,劉協說出何蓮是受人蒙蔽的時候,董卓集團就想好了怎麼弄死何蓮了。

自己還是太嫩了,是該找幾個謀士了。

劉協剛想轉身去永安宮,就聽見潘穎遠遠的叫道:「陛下,陛下,尚書台的官員過來了。」

尚書台,又出事了。劉協心中一暗,知道又有事情發生。這些就這麼等不及嗎?朕登基才三天。

尚書台,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是對朝廷的事情進行初步處理。如果是一些小事情,大家的意見一致,尚書台則可以代表皇帝處理了。如果是牽涉皇家和全國的大事,則需要呈送皇帝,由皇帝處置。甚至是召開朝會,眾大臣一起商量。

現在尚書省把奏章送來,看來是袁隗和董卓的意見不一致,要呈送到劉協這兒做決定。

劉協打開尚書太送來的奏章,映入眼簾的就是河南尹王允些的奏章,上面說,因為開革了那些缺勤在二十五天以上的官員,造成河南尹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很多事情沒人做。

劉協打開第二卷,情況一樣,也是說府衙的人手減少,工作無法開展。

第三卷,情況一樣。

第四卷······

光祿勛左署,只剩下郎中閔貢一人,郎衛一百餘人,光祿勛右署也差不多。二人皆言人少無法擔負護衛宮廷的重任,願辭去中郎將之職。

劉協看了看二位中郎將的名字,也不是什麼有名之人,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底氣。

看看尚書台官員抱著的奏章,看樣子有一百餘份。

一百餘個府衙都開不起工了嗎?朕難道是嚇大的?

劉協終於知道,為什麼大漢朝官員如此腐敗,劉宏劉辯都不敢動手,原來這個團體實在是太龐大了。

只不過,劉協不怕,實在不行,那就讓羽林軍全部代管,實施軍事化管理。歷史上,世家聯合在一起,與皇帝爭權,這是一個王朝走到最後的普遍特徵。劉協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掐滅世家心中那團爭權的火苗,讓每個世家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這就是紫陽真人說的萬道歸位吧。

想了想,劉協讓尚書台的官員把奏章送去書房,然後通知蔡邕、伏完到書房議事。

劉協手上真的沒人,蔡邕還是昨天才談到一起的,至於伏完,純粹是因為劉華。

蔡邕和伏完還要一段時間才到書房,劉協抓緊時間去永安宮。何蓮已死,要是劉協不去做做樣子,勢必被人指摘為不孝,這個名聲劉協可背不起,所以在蔡邕和伏完沒到之前,劉協先去永安宮盡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