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八百三十三章 徵辟朱儁
「唉······」等雲玲兒等人離開了好久,劉協才長嘆一聲,又沉默了好久,這才輕聲問道:「黃琬那邊通知了嗎?」

「黃司徒已經在司隸府等著陛下了。只是夜已深了,陛下還是進一些再去。」劉協身後,潘穎低聲說道。春蘭等人已經把飲食擺上,只是劉協哪裏還有胃口吃東西。

「走吧。朕沒胃口。」劉協緩緩的轉過身,走出寢殿。

劉一、宋和、宋平,以及親衛隊已經等在外面了,看到劉協出來,這才過來,護著劉協上了馬車。

隊伍不大,但是裏面都是高手。自從劉協在郊外遇到獵人被俘過後,劉協的護衛就沒有鬆懈過。現在已經是深夜了,這些護衛更是小心。

路上倒是平安無事,偶爾有巡夜的隊伍過來,不過看到六匹馬拉的馬車,自動的讓到一旁。

司徒府,黃琬已經讓人準備的茶點,下人們都叫到外面去守著,只等劉協過來。

黃琬知道,劉協深夜造訪,肯定有大事。

見到黃琬,劉協也不做作,開門見山的問道:「老師,學生意欲裁撤虎賁郎署。」

「裁撤虎賁郎和虎賁軍?」黃琬知道事情很大,但是沒想到這麼大。

過去劉協做事都很穩健,輕易不殺人不裁撤,今天怎麼就響起裁撤虎賁軍了呢。

要知道,虎賁軍自古以來都是習武者的驕傲,歷代皇帝對虎賁軍都恨倚重。各大世家也看中虎賁,所以把自家的子弟送進虎賁軍。

可以說,虎賁軍就是一個朝代世家子弟的集合。

劉協突然要裁撤虎賁,毫無疑問會受到各大世家的阻撓,如果處理不好,朝廷將會動亂。

「陛下,如果只是朱氏失蹤案,臣以為清理一下虎賁軍就可以了,以免大臣們猜疑。」黃琬委婉的勸劉協放棄裁撤虎賁軍的打算。

「如果加上袁術謀逆案呢?」劉協問道。

袁術謀逆,參與的隊伍有兩支,一支是後將軍府的軍隊,另一支就虎賁郎署的軍隊。事情過後,後將軍府的軍隊被劉協一網打盡,後將軍從此空缺。但是虎賁郎署的軍隊,劉辯沒有處置,滿朝文武也選擇性的遺忘了,以至於這些參與謀逆的虎賁郎和虎賁軍到目前為止還逍遙法外。

「袁術謀逆,那是······已經過去了的案子,陛下現在重提,恐怕多有不服。」黃琬繼續勸道。

「不服,那就殺。」劉協眼中殺氣漸盛,敢衝擊朱雀門,敢擄掠后宮女人,真以為皇室無人了嗎?

「陛下,三思啊。」黃琬離席跪下,大聲喊道,那痛心疾首不是裝的。

劉協強行壓住心中的怒火,默默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黃琬。

自從黃琬來到小王莊,教授劉協論語開始,劉協就待黃琬如師。很多時候,劉協把黃琬當成了父親。

但是現在,黃琬卻不顧一切,要阻止劉協裁撤虎賁軍,劉協心中惱怒,但是還是強行壓製住了。

歷史上這種情況很多,但是皇帝一意孤行,導致最後失敗。劉協不想成為史書上失敗那個人,所以默默的看著黃琬,強行的壓製心中的怒火。

「起來吧,朕會好好的考慮的。」劉協彎腰扶起黃琬,又同黃琬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這才離開司徒府,去了右車騎將軍府。

朱儁已經得到了女兒失蹤的消息,並連夜趕回洛陽。

劉協在朱儁的書房見到朱儁,意氣風發的朱儁,感覺已經老了一頭。

「公偉(朱儁的字),朕是來道歉的,沒有保護好朱貴人,是朕的過失。」劉協眼眶有些泛紅,面對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劉協差點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感情。

「陛下······」朱儁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顏面痛哭起來。

劉協分不清朱儁是真的痛苦,還是做給劉協看的,不過此情此景,劉協就當朱儁是真的因為失去女兒傷心。

「公偉節哀,朕已經命司隸府著手調查了,定會把兇手抓出來。」劉協伸手扶起朱儁,然後目露凶光的說道。

「皇上,臣不敢隱瞞,昨日董卓命王匡送來徵辟文書,要臣到董卓軍中為副,言語之間,多有暗示,想不到今日,他們就對我的女兒下手。」朱儁泣道。

「王匡?是王匡送來董卓徵辟的文書?上面所書與王匡所言是否一致?」劉協頓時疑心大起,朱儁不知道,但是劉協知道啊,王匡表面上是董卓的人,可是骨子裏面是給袁紹做事的,董卓讓王匡去送徵辟文書,這麼好的挑撥朱儁和董卓的機會,袁紹豈會錯過。

「文書上倒是寫得客氣,但是王匡那傲慢的樣子,不正是董卓想表達的意思嗎?我朱儁再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右車騎將軍,怎麼就輪到給董卓做家奴的地步。」朱儁氣憤地說道。

「家奴,董卓徵辟你去做家奴?」劉協驚道,董卓雖然魯莽,可以說就是一個莽夫。可是董卓身邊有李儒、賈詡、李肅等人,各個都是一等一的謀略高手,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朱儁是誰?黃巾軍的殲滅者,大漢朝軍事排行榜上排名前三的人物,名望猶在董卓之上,怎麼會到董卓手下做家奴?

就算董卓想不到這一點,但是李儒會想不到嗎?現在董卓與李儒之間,還沒有隔閡,所以徵辟朱儁的文書一定是出自李儒之手。

由此看來,董卓徵辟朱儁,到王匡親自送文書,再到朱貴人失蹤,妥妥的陰謀詭計。自己,朱儁,董卓,甚至虎賁軍,都掉進了別人設計好的陷阱。

「董卓是用自己的名義徵辟我的,這不是家奴是什麼?」朱儁怒道。

劉協終於明白朱儁的思維,也許這就是大漢朝的思維。董卓徵辟朱儁,那麼朱儁效忠的對象就是董卓,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儁就是董卓的家奴。

難怪董卓徵辟蔡邕,蔡邕就算在外逃難也不應徵,最後還是董卓用武力威脅,蔡邕才答應應徵。等蔡邕真的應徵,董卓並沒有把蔡邕當做家奴,而是安排在朝中做事。蔡邕因此感恩董卓,最後在董卓死後,還去弔唁。

這就是漢朝人的思維,誰徵辟的,那就是效忠誰。劉協的羽林軍,裏面的人效忠的就是劉協。

相對而言,為朝廷做事,自然比為某個大臣做事要高出一等。

比如說朱儁,原本就是朝廷任命的河內太守,掛著右車騎將軍的銜。雖然河內太守讓給了王匡,但是還掛著右車騎將軍的銜,還是朝廷的人。

突然讓一個朝廷的右車騎將軍去給董卓當副手,別說是朱儁,可能所有人都不會應徵的。

「公偉沒想過,其中有什麼陰謀?」

「陰謀,自然是有,董卓徵辟不成,就用我女兒來威脅,逼我低頭,就像逼迫蔡邕一樣。只可惜,我那數百部曲,要跟著儁受人白眼了。」朱儁情緒低落。

自從漢靈帝下旨允許養私兵過後,但凡世家,都養著一些部曲。朱儁作為打敗黃巾軍的名將,自然有不少將領歸附。

只是,朱儁去董卓軍中,這些人自然就歸屬董卓,地位比朱儁還低,相當於奴僕。這對這些抵抗黃巾軍的戰將來說,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情。

但是他們沒有第二條路,他們如果離開朱儁,那就是不忠,想要再找一個好的歸宿,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比如關羽,雖然發現了劉備的那些醃臢事,但是從沒提出過離開劉備。原因就是,離開劉備後,沒人敢收留關羽。誰敢在自己身邊放一個武藝高強但又不聽話的人呢。

最典型的就是呂布,呂布殺了董卓過後,就再也沒人相信他了。後來投靠劉表、袁紹、張揚,不管是誰,都沒有相信過呂布,只是把呂布當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工具而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