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劉協微服遭追打
長安宮裏,劉協的心情非常差,一個侍禦史居然敢對賑災的糧食動手腳。

這次旱災,朝廷已經花費太多,劉協也是拆東牆補西牆,要不是怕洛陽暴露,劉協早就從洛陽調來糧食,賑濟長安的災民。

這些官員,居然敢如此不顧道義,對著瀕臨餓死的老百姓下手,其心可誅。

洛陽,劉協突然一陣警覺,這麼多流民流向洛陽,洛陽不會也出現這樣的事情吧。

劉協讓春蘭給雲玲兒下令,加快動員老百姓向洛陽遷徙,自己施展遁術來到洛陽,劉協沒有去洛陽城,而是來到城外。

劉協信步來到田邊,一個老農正在田邊管理水。

「老人家,今年的稻穀不錯啊。」劉協喊道。

「是啊,今年的雨少,我們還以為會減產呢,想不到皇上從洛水修來水渠,灌溉稻田,今年的收穫看樣子可能比前幾年的收穫更多。」老農說。

「哦,你還滿意吧。」劉協說。

「當然滿意啊,現在沒有貪官汙吏,我們交的租子少了,又沒有土匪搶劫。今年的收穫不錯,我們打算拿一部分賣給官府,準備給小兒子娶個媳婦。」老農高興的說。

劉協的心情大好:「老人家,聽說從長安那邊來了不少災民,可有此事?」

「有啊,有啊。就在那邊。」老農說道。

劉協舉目望去,果然那邊的田地是荒地,有幾十人在那裏耕地。

「老人家,官府在安排這些災民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意外啊?」

「沒有,誰敢有意外啊,聽說皇上在我們這裏安排了一個正義之士,叫······叫什麼滿寵,專殺壞人,過去我們這裏的縣長,仗著自家的族人,在鄉裡橫行,結果皇上派一隊兵來,拚拚乓乓的就把縣長打敗了,那些橫行鄉裡的族人全部被處罰,我家的田地也要回來了,官府還給我家配齊了土地······」老人說起來沒完沒了,劉協站在一旁聽著,沒有打斷老人的談話。

「哦,現在的縣令可是有違規的地方?」

「現在啊,沒有,來了一個縣令,四處動員讓大家種新品種糧食,唉,也怪我這死腦筋,你沒看見,三德家種的什麼······什麼水稻,那產量,一畝田居然收了五石谷,真是羨慕死人了。都怪我,死腦筋,不聽官府的安排,其實官府最先找的是我,我好後悔啊。今年我的田才收二石多一畝,剛剛別人的一半。這不我在管水,明年爭取也種那種水稻。」

老人說起來沒完沒了,眼淚的貪慾是那麼明顯。

「縣裏有沒有人收老百姓的錢才辦事的?」劉協問。

「你是說過去還是現在,過去辦事必須給那些小吏錢,就這樣,叫做摸手,其實就是把錢放在對方的袖子裏,對方通過重量就能感受到你給了多少錢。現在啊,現在誰敢啊,剛剛處罰了那個縣長的時候,那些小吏還沒怎麼收斂,可是那個,那個什麼滿寵,對,對,是個檢查的,帶著一批人,那刀子,雪亮雪亮的,哢的一聲,人頭就落地了,那血從脖子裏面噴出來,這麼遠,這麼,這麼遠。你是沒看見,那些心中有鬼的什麼薔夫,遊繳,還有亭長,嚇得,嘻嘻,褲襠都濕了。也該,誰叫他們平時就欺負我們,好在皇上給咱們老百姓出氣。」

老人邊說,邊放下鋤頭,想著長安的方向拱拱手。

「皇上真的有那麼好嗎?」劉協玩笑道。

「什麼?該死的賊子,敢說皇上不好,還對皇上不敬,打死你,打死你。」

劉協一句話可把這老人惹毛了,撈起鋤頭就跟著劉協追來,劉協一邊躲閃,一邊喊:「好,好,我也沒說不好啊。」

「死賊子,敢對皇上不敬,打死。兵爺,兵爺,這裏有人對皇上不敬,快來抓。」老頭揮著鋤頭纏著劉協,一邊對旁邊巡邏的一支部隊喊道。

聽到喊聲,隊伍自然快速靠近,可是下一幕讓老人傻眼了。

因為這隊士兵帶隊的是趙雲趙子龍,趙雲一看是劉協,趕忙下馬,跪在地上施禮。一眾士兵齊齊下馬,山呼萬歲,這可把老農嚇壞了。

這老農雖然在河南郡生活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到皇上,而且是一個人。老農又高興又害怕,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給劉協施禮,劉協把老農扶起,讓他們好好的耕種土地,安撫了一陣,見老人沒那麼害怕了,才騎上趙雲遷過來的馬匹,向小王莊而去。

聽說皇帝到來,洛陽的官員自覺的彙集到小王莊。

如今洛陽皇城還在修復之中,劉協的辦公地點設在小王莊。

「戶部,洛陽如今的人口如何?」劉協最關心的是人口。有人才有一切,這是經過歷時驗證過的。

當初劉協阻止洛陽出兵攻打李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等長安的旱災。

長安大旱,讓很大一部分人失去生活來源。劉協正是抓住這個機會,把長安的人口轉移到洛陽,從而增大洛陽的人口基數。如今旱災如約而至,洛陽得到的人口的是否符合預期,劉協很是期待。

「啟奏陛下。」戶部侍郎魏攸出班說道:「關中三月旱災,四月有流民入關,到六月,大量的流民從函谷關進入洛陽。洛陽新增六縣,新增戶數九十二萬六千七百二十三戶,新增人口四百一十二萬五千七百八十三口。」

九十二萬戶,四百多萬人口,還不到長安的一半,看來長安人口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啊。關中地區,原本富庶,人口眾多。前幾年董卓強行把洛陽的人口遷往關中,關中地區人口達到千萬。如今只有四百萬來到洛陽,這說明關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咬著牙抵抗災害。

「百姓吃穿住都安排好了吧?」老百姓遷到洛陽,還要留得住才行。如果安置不好,眾多流民聚在一起鬧事,還不如不把流民引到洛陽來。

「啟奏陛下。」行政院相國劉虞上前說道:「新到洛陽的流民,首先審查他們的出身,但凡一個家族的,都分開安置。不管過去是什麼身份,全都註冊為平民。各縣按照人頭劃撥土地,按照戶頭分配住房。每戶人家,根據需要領取救濟糧。從三月至今,無一戶人家反應安置不到位。」

「監察院那邊呢?可發現有官員違法亂紀?」劉協轉頭看向黃琬,如今黃琬出任監察院相國,負責監察文武百官。

「陛下,剛開始的時候,一些官員不了解新法。監察院嚴格執法,斬殺大小官吏上千人。如今新法深入人心,官員們嚴格遵守,偵察部的官員喬莊探查也找不出違法的官員。」黃琬施禮達到。

「嗯,不錯。朕這些時日在田間地頭查訪,所聽所見與老師所言一致。軍隊那邊呢?」劉協轉頭看向朱儁。

朱儁如今出任軍機處相國,負責訓練軍隊,維護洛陽安寧。

「啟奏陛下,洛陽八關,常年有安咕嚕的虎狼之師守護,很少有外來者探查。隨著長安的流民入關,洛陽人口激增,符合要求的青壯也增加不少,如今北大營有騎兵四萬,步兵十二萬。還有不少願意參軍的青壯正在登記中,估計歲末會有三十萬軍隊。」朱儁滿臉自豪,三十萬常年訓練的軍隊,這可是大漢朝絕無僅有的。這支軍隊拉出去,肯定所向披靡,到那時,朱儁的大名在大漢朝歷史上可是鼎鼎有名。

「嗯,朕給你一年時間訓練四十萬精兵,可行?」劉協面色嚴肅的問道。

「一年時間,四十萬,精兵?」朱儁剛才還得意洋洋,現在面現難色。

現在是興平元年,按照歷史,興平二年劉協就將遷都洛陽。劉協遷都,李榷郭汜張濟一路追殺,劉協正好將他們引到河東,如此一來,關中兵力空虛,正好是劉協拿下關中的好時機。劉協不想在放過這個機會,成為曹操的玩偶。所以,朱儁必須在一年時間內,訓練好四十萬大軍。

「一年半,朕最多在拖住李榷郭汜一年半時間。」劉協面色更加嚴肅。

現在是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一百九十四年。按照歷史,劉協趕到洛陽的時間是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一百九十六年,滿打滿算,不到兩年時間。所以,劉協最多只能給朱儁一年半時間。錯過這個時間節點,劉協想要改變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到劉協面色嚴肅,朱儁等人不敢再推,只能硬著頭皮回答:「陛下,臣必將竭盡全力,訓練出四十萬精兵。」

「好,皇叔,老師,你們要全力協助。朕只有這次機會,錯過了這一次,朕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劉協說道。

劉虞黃琬不知道劉協所說的機會是什麼,但是劉協表情嚴肅,身上殺氣沸騰,二人知道劉協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所以,二人毫不猶豫,把一年之內訓練四十萬大軍的任務放在頭號位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