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報復劉協罷淳於
也不知道李榷和郭汜達成了什麼協議,李榷居然不攻城了,而是退兵去了北塢。

朝中官員見李榷郭汜不打仗了,心情頓時好起來。

雪停了,男女老幼走出屋子,看看外面開闊的世界。長安城中呈現出一種虛假的繁華。之所以說是繁華,那是因為長安城中呈現一種溫馨祥和富足的景象。但是,這種景象是因為劉協把窮人全部送去洛陽過後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假象。

皇宮中,劉協和伏壽也在禦花園中賞雪。松樹上如針一樣的冰晶,亮晶晶的,煞是好看。柏樹上成片的白色,彷彿一片片白雲,給人縹緲之感。

「陛下,這是什麼花。」已經十三歲的董琳還是一副長不大的樣子,在前面大聲呼叫,聲音傳的老遠。

劉協苦笑,同伏壽等人一起走過去,見一座假山上,成片的杜鵑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火紅。

「這是杜鵑,真沒見識。」原本和諧的氣氛,被這麼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打破。

劉協轉頭看去,是李瓊。李瓊見劉協看過來,故意昂起頭露出挑釁的神色。

「陛下。」伏壽見劉協想要發怒,輕輕拉了一下劉協的手臂。郭燕倒是會來事,快走兩步,擋在劉協和李瓊之間。

平時裝作膽小的樊美微微後退,彷彿很害怕的樣子。張濟送來的張妍倒是與楊玉差不多,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劉協現在七個女人,當然是名義上的。因為劉協深知李榷郭汜樊稠張濟把這些女人送進皇宮是為了什麼,所以一年多來,劉協就沒碰過這四人。

董琳離得較遠,沒有聽到這邊的話語,還在興奮的亂叫亂嚷:「陛下,快來看,臘梅開了,好香啊。」

這次郭燕學乖了,率先拉起劉協的手臂,向著臘梅方向走去,伏壽等人也快步跟上,留下李瓊憤憤的在後面叫罵。

「陛下,李榷來了,在宣室殿等著陛下。」跟在後面的潘穎這時候快步趕來,在劉協耳邊輕輕說道。

李榷,這時候入宮?看來李榷和郭汜終於談好了,只是二人是怎麼謀劃的,劉協就一無所知了。

不過沒關係,見了李榷,劉協自然知道。

宣室殿,侍中楊琦捧著一卷奏章,面色難堪的等著劉協。見到劉協,楊琦略作猶豫,就把奏章遞給緊隨著劉協進來的潘穎。

劉協在座位上坐下,緩緩的打開奏章,只是掃了那麼一樣,身體就不由自主的直起了。

「你們要罷免淳於嘉?淳於嘉做錯了什麼?」劉協根本想不到,李榷郭汜一起來見自己,就是為了罷免淳於嘉。

「啟奏陛下,三輔大旱復大水皆因不奉上天,上天降罪所致。淳於嘉身為司徒,沒有起到教導陛下之功,理當罷免。」李榷微微拱手,算是給劉協施禮了。

劉協沒有計較李榷的無禮,因為劉協的注意力在為什麼要罷免淳於嘉。這些日子,劉協使喚淳於嘉,用起來還順手,沒想到李榷郭汜居然聯名奏請罷免淳於嘉。

不過現在想來,李榷郭汜罷免淳於嘉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初劉協要抵擋胡羌,淳於嘉帶著四千多人第一個趕到,後來清查戶口,催收賦稅,淳於嘉都是走在前面。如此一個一心向著劉協的人,怎麼能不被李榷郭汜針對呢。

劉協心中冷笑,朕難道真的需要依靠淳於嘉?這麼急吼吼的對淳於嘉下手,不就是要讓朕無人可用嗎?但是你們那裏知道,朕真正的實力其實在洛陽。

話說李榷郭汜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洛陽那邊培養實力嗎?怎麼二人對此不聞不問呢?劉協想不清楚,自然不用再想,反正早晚都會知道的。

「那你們打算讓淳於嘉做什麼?」劉協隨口問道。

「啊?」李榷郭汜沒想到劉協有此一問,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朝廷向來隻管罷免官員,還從沒有聽說過要安置好被罷免的官員。按照李榷郭汜想法,罷免淳於嘉過後,自然是想辦法吞掉淳於嘉的家產,最後把淳於嘉置之死地。

但是現在劉協問道,二人總不能說要把淳於嘉弄死吧。

「這樣吧,你們不是推薦趙溫出任司徒嗎?那就讓淳於嘉去做太常卿吧。」劉協倒也沒有與李榷等人對著乾,既然你們要罷免淳於嘉,朕答應你們。但是朕要用淳於嘉,你們也得給朕面子。

李榷郭汜互相看了一眼,太常卿雖然名聲比較高,但是手中卻沒有兵馬。既然劉協讓淳於嘉去做太常卿,那就去吧。

接下來,李榷郭汜瓜分了長安的防衛,具體就是,李榷派兵防守長安西面和北面,郭汜派兵防守長安的南面和東面,除了未央宮、長樂宮等幾個宮殿外,其他的地方都落入李榷郭汜的掌控之中。

這是犧牲樊稠的利益啊,劉協心中暗想。胡羌入侵之前,李榷控制西北兩方,掌控長安城防。趕走胡羌過後,郭汜佔了北方馮翊郡,控制了南方和北方,長安就成為郭汜勢力範圍的中心。如此一來,郭汜不但戰線長,而且將直面李榷和樊稠。在這種情況下,郭汜讓出長安一半的防衛,李榷幫著郭汜對付樊稠,真是合作無間啊。

只不過,劉協並不想阻止。一方面樊稠並不是劉協的人,而是一方勢力,死一個今後劉協就少一個對手。另一方面,樊稠死後,劉協還可能因此得到一些流民。這些流民到了洛陽,劉協只需稍加訓練,就是能夠上陣殺敵的兵卒。不管從哪個方面說,李榷郭汜算計樊稠,對劉協都是有利的。

準。劉協提起硃筆,在李榷郭汜的奏章上寫下一個準字,然後讓潘穎拿著奏章去了尚書台。

李榷郭汜沒想到如此順利,見劉協準了奏章,也沒多說,施禮出去。

「陛下,淳於嘉······」楊琦見李榷郭汜出去,這才開口。

只不過敢說道一半,劉協就抬手阻止楊琦把話說出來。見楊琦不解,劉協補充了一句:「讓大家好好的過一個年吧。」

對啊,現在已經是冬月了,下個月就過年了。如果李榷郭汜鬧起來,這個年可不好過。既然如此,還不如就讓他去吧。

想清楚了這些,楊琦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去了。

******

洛陽的冬天,每個人都有事做。

剛到洛陽的流民,還不習慣洛陽的生活節奏,但是看到別人冬天照樣能夠掙錢的時候,他們也坐不住了,紛紛走出家門加入到建設洛陽的勞動大軍之中。

「陛下,四十萬大軍已經招滿,全是十五到二十五歲的青壯,只需訓練一年,定能所向披靡。」朱儁對北大營中的士兵非常滿意。過去帶兵,青壯能夠達到五成就是精銳部隊,如今的北大營,除了那些軍官的年齡稍大意外,其他全是青壯。不說其他,就連這些青壯的精氣神就不一樣。

「朕要的是精兵,可不是湊人數的。每天堅持跑步,每月營中大比,這些都要搞起來。當然,每個士兵的營養必須跟上。軍中軍紀一定要嚴格,朕可不希望軍官之中有違法違紀的現象。」劉協一邊看士兵們訓練,一邊提醒朱儁。

「陛下放心吧,就算那些軍官想要違紀也是不敢啊,軍中可是有不少軍正的,監察院那邊每月都會過來檢查,一旦發現輕則開革,重則砍頭,誰敢亂來。」朱儁對這支部隊信心滿滿,當然也得利於劉協的軍正制度。

現在北大營四十萬大軍,每千人一個部,每個部都設有軍正。軍正就是普通的士兵,平時接受部司馬的領導。但是卻擔負著士兵的思想工作,如果發現士兵之中有違規違紀的傾向,軍正首先是說服教育,一旦出現行動,軍正會第一時間報監察院,進行處罰。如此一來,軍中思想純潔。那些就算有些別的想法的人到了北大營,很快就被同化了,變得剛正起來。

「陛下,大喜,大喜啊。」這邊朱儁還沒彙報完,那邊劉虞就興沖沖的趕過來:「陛下,截止大雪來臨,洛陽接收流民七百餘萬,加上去年的人口,目前洛陽地區人口達到一千一百萬。其中到各工廠作坊務工人口達到四百多萬,放棄土地的純工人有十餘萬,官員達萬人,吏員八萬多。真是想不到啊,洛陽這麼小小的一片地方,居然安置了這麼多人,而且每家都有飯吃,都有衣穿。」

有飯吃,有衣穿,多麼樸素的想法啊,這是一個朝廷高官想要達到的目標。劉協心中一暗,輕輕嘆了一口氣。

「皇叔,我們不但要有飯吃有衣穿,還要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在官員的任用和選拔上,一定要秉承從基層提拔的思想,那些沒有經過基層鍛煉的幹部,是不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的。另外,官員的人數一定要控制好比例,事實證明,一千人之中出現一個官員,一百人之中出現一個吏員,就是很合適的。知不知道,朝廷之所以混亂,就是這兩點沒有有效執行。」劉協叮囑劉虞,一定要控制官員比例,官員太多會增加朝廷的負擔。官員如果沒有吃苦的經歷,是做不好官的。

「謹遵陛下令,臣已經把這兩條可在行政省的柱頭上了,今後行政省的工作,一定要以這兩條為準繩。」劉虞原本就是一個能幹的官員,現在洛陽的境況讓劉虞渾身充滿幹勁,這些幹勁轉化成對劉協的個人崇拜,於是劉協的要求就成了行政省的金科玉律。

「倒也不必這樣,只要大家記住這個底線就好。」劉協輕聲說道。

「謝陛下體恤,監察院、錢糧省的官員還在那邊等著,陛下要不要去見他們?」劉虞指了一下小王莊那邊,滿懷希望的看著劉協。

「走吧,去看看監察院和錢糧省的情況。」

「那邊都好得很,如今違規違紀的人越來越少,監察院可是越來越輕鬆。倒是錢糧省那邊,這次安置流民糧食嘩嘩的流出去,劉胖和劉捷每天都心疼不已。」劉虞心情大好的說道。

「糧食還夠吧?」劉協關心的問道。

「這得看怎麼說,如果全是黍米,那自然是不夠的。但是加上麥子、紅薯、馬鈴薯,那就有餘了。只是······」劉虞看看四周,見沒人聽他說話,於是輕聲說道:「吃了紅薯經常放屁。」

放屁?劉協一愣,這個劉協還真不知道。想想一屋子人,一會兒這個放屁,一會兒那個放屁,劉協不由得裂嘴笑了。

「千石以上官員,可提高黍米的分配比例,盡量白天不吃紅薯。」劉協忍住笑,輕聲說道。

「謝陛下。」劉虞高興的說道。

放屁影響官體,劉虞也不想看到一屋子人都在放屁的情形。過去是糧食緊張,錢糧省沒辦法這才按照標準搭配。現在糧食已經緩過來了,可以適當調整官員的糧食搭配。

來到小王莊,熟悉的石頭房子,熟悉的人。

「這種感覺真好。」劉協輕輕嘆道。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儘快解決好長安的事情,今早遷都洛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