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幕阜山雜事》7
外公終於給冷狗講了李家莊的來歷,冷狗幸福地發現,這果然是曲折精彩的。

外公說四千多年以前,堯代有個姓贏的人,做了個官,官不算大有點像現在的典獄長,但他特別的感恩,於是以官為姓,把自己的贏改成了理姓。到了三千年前的商代,贏改成理的人家後代有個叫「理征」的人,為人光明磊落,辦案公正,結果得罪了暴虐商紂王,被處死。他的妻子帶著兒子理利貞從朝歌逃離。

「朝歌就是HEN省的淇縣。」外公說。

「你去過嗎?」流著鼻涕的冷狗問了聲。

外公點點頭,接著說。理利貞和他娘一路上靠木子為食,木子其實是一種番石榴,一種野果。理利貞和他娘逃到一個叫苦縣的地方,艱難地活了下來,乾脆把自己的理姓改為木子李。他的後代經歷戰亂搬到三處,隴西,山東,江西。並且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春秋時期的老子,名字其實是李耳。再後來隴西一脈還建立了唐代。從李淵到李世民這些李姓的後代在當時是權極一時,但一千五百年前武則天上台後,被迫害,又分出很多分支,其中一脈逃到了南京,叫金陵李氏。金陵李氏在南京發揚光大,繁衍生息,但在六百多年前元末明初的紅巾起義裡,被起義軍殺了一部分,剩下的逃往南方,李家莊的人就是那時逃過來的。

冷狗似懂非懂,「為什麼起義的農民要殺李家的人?」

外公咧著鮮紅的傷疤笑著說,」大概是那時的李家也在元朝的政府裡做官吧。「

」這麼說這李家莊出的是壞人咯……「冷狗一時有些膈應,自己冷家原來是佔了個壞人的地兒,不過馬上又露著鄙夷而嘲諷的笑容,心想這樣也好。壞人的地兒總歸落到好人手裏。

」不不,這沒什麼好壞的,記住,歷史上的人不是給我們評價的,他們所處的環境,不一定能有那麼多選擇。「

」那他們怎麼走了呢?「

」這李家莊的人啊,從明朝到清朝世世代代都耕作在這幕阜山腳下,家訓就是不再問政治,不許讀書,不許經商,隻做普通百姓。他們前幾代人真的把這幕阜山的北面開墾成地,一層疊著一層,山腳下就耕為良田,一畝連著另一畝,因為山好水好,幾代過後,也開始漸漸地積累成大富之家。可這富了之後,就有些人忘了家訓,開始讀書做官了,做官還不滿足,又開始經商,清朝的時候,又出了個大富商,也不知道惹了土匪還是好漢,反正在一百多年前,被一幫從幕阜山南面騎馬翻山越嶺來的人殺了族中長老。家業也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當時李家莊已經有上千人,比現在的李家莊大得多。好在其中一些在外為官,躲了一劫,他在外置了地,把族裏剩下的人都勸離了這個地方。這裏就變成荒村野嶺了。「

「那冷家人怎麼來了呢?」

外公一定是很早就老年癡獃了,因為他說出了兩個版本。最初的版本和他後來講述的版本大相徑庭。

「因為和金陵李氏一起逃到南邊的,還有你們冷家。冷家就世世代代真的不問政治,不讀書練武,所以相安無事,得以生存下來。」

「那我為什麼還要讀書,還要學那麼多東西?」

外公卻變了臉色,現在太平盛世,你們要好好學習,才能為國家做貢獻。

問到這麼多,冷狗已經十分滿足。後來他又反覆跟外公確認,除了外公後來糊塗了,終於又胡編出另一個可怕得多得版本,把冷家人說成為父報仇,痛殺李家餘孽的英雄,這個版本成了最終版本,並且每次重複都不會再錯一個字。

外公是四川人,但他從來沒見過外婆,媽媽也是四川人,所以冷狗猜測外公和外婆是他們四川的夫妻,因為他們也和自己一樣愛吃辣。冷狗喜歡刨根問底的毛病,到了外公這邊,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得到滿足,唯獨打聽外公供墳的事會讓外公變臉外,沒有什麼事會惹他生氣了。太爺爺也不讓自己問那墳的事,爸爸也不讓自己問,他們統一告誡冷狗,和冷眉,冷燕,冷豹,冷狐,冷洋,冷蝶這些冷家的調皮孩子,不要打聽。而他們都和冷狗一樣好奇,一切他人的閑事都是他們解悶的良藥,外公供野墳的奇怪往事也不例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