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異域傳經:皇子傳》第一百二十四章記憶中的某一天
魂靈認為自己猥瑣的原因不只是會無端地出現在不適合的場合,還在於他人即使不張嘴,僅僅只是心裏話,自己心裏便能夠聽見——不是耳朵聽見,是心裏聽見,只要這個人在魂靈身邊,不管是面對還是背對。是的,悄無聲息的魂靈就是這樣,能夠自己認識許多人和事,能夠於暗中揣想。

有一天魂靈飄飄然直飛向天上。身外,晴空湛藍、澄澈而寧靜,景緻氣象萬千,令人心馳神往。低看一眼,蒼穹下奇峰兀立,江河奔流,又有良田萬頃,沃土綿延。其和風輕拂,楊柳依依,是遊人不思歸,浪子自得意的一片勝境。

話說天地廣袤無極,人、鬼、神、蟲、獸居於此域;冥冥之中,五族又彼此約束;五族各有各的規矩,生老興衰無不依照自家秩序。就像臨近的兩個人之間,分有尊卑,層級森嚴,上下有據。如此直至三十三天上。仙佛子弟歷經劫數一朝飛升,時常在此處聚集。或默習功課,或切磋短長,精心修為,精益求精。

魂靈直上三十三天,到了一個太虛飄緲的所在。中間聖光普照,周圍流光溢彩。鳳飛鶴舞,可謂景色奇致。

聖光爛漫處,一座寶蓮台。如來佛祖輕拈蘭花指,口吐蓮花,為一眾僧佛闡經釋教。其間不乏道門造訪者。眾神無有不敢垂耳聆聽。聽到了恍然大悟的地方,也有頓首會心一笑的,也有喜不自勝顛撲雀躍的,也有合掌默念「阿彌陀佛」的。

這是魂靈第一次見到佛祖,心裏誠惶誠恐。他想自己不是光明正大地出現,行跡鬼祟而猥瑣,必定會被法力無邊的佛祖看到,如此不敬,自己十有八九吃不了兜著走。但是他多慮了,因為在佛祖面前,他仍舊是甚至不如一縷風的東西。

佛祖環顧四周,寶相莊嚴,緩緩說話,聲音有若洪鐘,悠遠不絕:

「昔日,金蟬子為了求取真經,攜帶四個徒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輾轉來吾雷音禪寺。吾贈他許多經書,希冀由此教化肉骨凡胎,令人間少生事端,人人安居樂業。時至今時今日,德澤廣布算來千年有餘,其功果誠無量哉。吾今試問,塵世間冥頑修行是否可圈可點?哪家上前說上一說。」

「佛祖問我,我又問誰?」

沒誰張開嘴巴,魂靈聽到的是嘈雜的心聲。

寶蓮台下,眾仙家面面相覷,搜腸刮肚也回答不上。看得出來這對於他們是個難題。

佛祖雙目微閉,似睡非睡。魂靈忽然莫名地就想到了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模樣一定既是氣定神閑,又是胸有成竹。

一襲白衣身隨影動,仙班中款款站出個人來,相貌莊正,慈悲可敬。

「觀世音菩薩有話要說了!」

聲音發自魂靈的內心,帶著些微迴響——這不是魂靈自己想說的話,是別人的心聲落到魂靈的心裏——魂靈一下子呆怔了,這位就是觀世音菩薩啊?!

眾仙佛本來驚惶凌亂,見到菩薩上前回復佛主發問,於瞬間整肅好了姿態,屏神貫注聽她回答。

菩薩托著凈瓶,一掌立於胸前,垂首低眉,輕啟朱唇:

「啟稟佛祖,經書只有聖賢,人卻分有善惡。唐僧師徒為大唐取回聖經之後,廟宇禪堂無不奉為至寶廣為講授傳揚,只是人間雖然經歷了千餘年的教化,人世貪憎愛惡欲隻如往昔,不曾見它有多少變化!」

聲音不大,猶如一葉激起池中水——漣漪散開,在每個人心裏輕輕激蕩。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雙雙合掌,躬身上至階前,異口同聲:

「觀音大士所言極是!這些年人間戰亂不斷,媾疫橫行,肖小得道雞犬飛升,至今未有停歇!」

佛祖雍容展現,環顧眾神,深邃的目光穿透了百千萬年的時空,拈指說道:

「人之所以是肉骨凡胎,不獨因其缺少經綸的教導,亦有其心志不堅者,極易受到心魔蠱惑,聽憑旁人教唆而改變初衷的緣故。須知人者乃是雜而群居,隨波逐流朝三暮四者甚是眾多。」

佛祖身後有一神僧,天資聰穎心有靈犀。他聽到佛祖此言,心中惴惴不安,轉到佛祖面前,稽首拜倒,毗盧冠上現出耀眼金光。

此人誠惶誠恐,說道:

「唯請我佛,準弟子再下凡間。弟子從此願去所有骨肉枝連,拯救天下蒼生,還世間河清海晏,興五族共享無極!」

說話的正是當初親歷磨難,為世人取回經書的旃檀功德佛,昔日大唐皇禦弟三藏,不過這些跟魂靈正在經歷的故事沒有一點關係。

有仙佛在心裏嘀咕:

「這廝又來了!這一番下去,看在佛祖子弟的面上,各路神仙自然多有關照,必定轉世復返,自當又成其好事!」

兩個名叫迦葉和阿儺的低聲言語:

「經書既然於世人無益,就不該給這廝功名。他在佛祖身邊跟前跟後,紅得發紫許多年了,也不知佛祖是怎麼想的。」

「悔不當初啊!假若早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你我兄弟下凡取經就好了。人間十四年寒暑不過白駒過隙,取經信手拈來。這般輕易的事,賺來滿身榮耀,太便宜金蟬子了,怎能令人心服口服?」

「你當真不服?!」

「屁話!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三十三天上不管是誰下凡取經都是這個結果,這事說白了就是命中注定。金蟬子不過是與佛祖站得近,近水樓台先得月,咱仁義,謙讓罷了,誰和他爭啊!」

「嘿嘿!那麼這一回怎麼樣?我到佛祖跟前舉薦你們倆去?!我替你們倆爭,來日榮耀可不遜於上一次西天取經!」

這口吻不太對啊!二人扭臉一看,原來是上古燃燈道人在身邊說話,於是趕緊變了腔調:

「不急,不急,咱先聽佛祖把話說完。」

「對,對,佛祖自會裁處。」

遂與眾神聽佛祖朗聲說道:

「金蟬子言之所及僅大唐之天下爾,然宇宙蒼廣,盡可以一管窺知。諸善者,本應惠普宇宙。經書囿於一隅,力有不逮,人間紛亂亦有此因——金蟬子起來!」

「弟子恭聽訓示!」

金蟬子躬身肅立,虔誠之至。

「汝為吾座下弟子,曾享極善輪迴。然若再去,不見得會如前般平順。此番入地獄,墮算計,從此佛我兩分——如此,你還願意去麽?」

佛祖似乎說得不夠明白,迦葉和阿儺埋頭揣測:

「從此佛我兩分?!什麼意思?」

「應該是佛祖把醜話說在前頭。估計這一次做不好的話,佛祖就不要他回來了,直到做好了為止。忽悠誰呢?不過是多輪迴幾次罷了。」

燃燈道人在後面聽到了,又插嘴:

「非也。佛祖的意思是說,他這一趟下去,不管幹好乾壞,再也不能回來了。這是叫他從此把佛放在心中,眼前再也不得相見。」

「……」

「金蟬子還沒答話,我上去替你倆爭,機會不等人,稍縱即逝。」

「您饒了我們兄弟吧!佛祖說一不二,要再下去那可就是純粹的凡人了。咱們那些年辛辛苦苦修為都為了什麼?我兄弟兩個還沒傻到那個地步。」

「二位相當聰明!」

燃燈道人嘿嘿冷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