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個人感悟》漢初三傑
歷史對韓信的評價:

蒯(kuai)徹以「略不世出」來讚譽韓信

南宋文學家陳亮則說:「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

明代學者茅坤對韓信的用兵藝術有如下精闢的論斷:「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罌,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者。予故曰:古今來,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詩仙也;屈原,辭賦仙也;劉阮,酒仙也;而韓信,兵仙也,然哉!」

他曾經在與劉邦的閑談中認為劉邦只有指揮十萬軍隊的能力,而就他自己指揮軍隊的能力而言,卻沒有數量限制,指揮的軍隊越多越好(這就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成語的來歷)。

韓信作為一位軍事統帥勇有餘,是合格的;但作為一位權力中樞的謀臣來講顯然是智不足,是不及格的。他身處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極易招來殺身之禍的境地卻毫無自我保護意識,多次受到猜疑誣陷卻從不在意、不思改進,終於在未央宮陰謀中死於呂後之手,真可謂「英雄一世真豪傑,辜負胸中百萬兵」!他的死,他自己需付一半的責任。

劉邦許下韓信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的承諾;五不死:

就是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綁他的繩,沒有誅殺他的刀刃。

歷史對蕭何評價:

這就是令人感慨萬千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語的來歷。雖然縱觀蕭何的一生,這個不仁不義的汙點也許可以算作瑕不掩瑜,並不能動搖蕭何作為一代名相的歷史地位,但汙點畢竟是汙點,與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完人標準相比較,還是有相當距離的。

歷史對張良的評價:

歷史學家司馬遷對張良讚譽有加:「運籌帷幄之中,製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連輕易不肯讚譽他人的大文學家蘇軾也專門為張良寫了一篇著名的《留侯論》,文中對張良的品德感嘆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明犯強漢,雖遠必誅」!那是一個軍工顯赫的時代,遙望2000年前的大漢,東臨大海,西征絕域,南服百越,北擊匈奴。那是一個群英薈萃、人才濟濟的時代,劉邦、韓信、張良、蕭何、司馬遷、劉徹、董仲舒、劉秀、劉備、曹操等各類人物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那是一個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文賦獨領風騷,發明創造領先世界。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漢高祖劉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