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二百四十三章:宋醫(下)
紫禁城。

夜色如幕布般籠罩於皇城,幽靜的宮殿內,明亮的燈光將人的身影打映在花窗上。

年輕的大明皇帝朱祐樘一改父輩的怠於政事,正努力將明朝這輛駛入歧途的馬車趕回正軌。

興許是看久奏摺有些疲憊,朱祐樘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這時自走鍾發出了報時聲。

「現在是什麼時辰了?」朱祐樘向恭候在一旁的太監何鼎問道。

「稟萬歲爺,現在已經亥時,按宋洲自走鐘的說法,現在已到了晚上十點。」太監何鼎忙應道。

「想不到已是這個時辰!」朱祐樘隻感覺過了一會的功夫。

何鼎為朱祐樘的身體擔憂道:「萬歲爺您為國事操勞,這時間自然過得快,以往宮裏都是點蠟燭,萬歲爺看一個時辰的奏摺便會疲乏,如今有了宋洲的煤油燈,燈光亮如白晝,萬歲爺入寢都比以往晚了。」

「國事艱難,外有邊患,內有天災人禍,朕如何能安心入眠。」朱祐樘無奈嘆息。

萬歲爺的身體自幼就不好,若積勞成疾,朝廷還不知會出什麼亂子。何鼎極力勸道:「萬歲爺,龍體為重,老奴雖不懂國事,但也知要想國泰民安,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祐樘擺了擺手,不想再與性情忠直的伴璫糾結這個問題,他轉過話頭道:「今晚錦衣衛是誰當差?」

何鼎答道:「回萬歲爺,是錦衣衛指揮僉事牟斌。」

「速召他進宮,朕有要事問詢!」朱祐樘吩咐道。

牟斌於成化末年加入錦衣衛,因辦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最終被司禮太監懷恩賞識。弘治初政,錦衣衛大換血,一批新人得到啟用,像牟斌這樣的「幹將」自然得到了提拔。沒用三年的功夫,牟斌就做上了正四品的指揮僉事,這陞官速度堪稱火箭。

歷史上,牟斌因公正仁厚而出名,他與朱驥、袁彬這兩人一樣,屬明朝錦衣衛指揮使裡的異類。

得到陛下召見,牟斌快步入了宮。

待何鼎退避,朱祐樘這才問起之前派錦衣衛去福建調查的事。

牟斌如實說道:「稟陛下,鎮撫使派出的人手至今沒有迴音,據福州府那邊傳回的消息,夷州的確被宋洲人佔據,而且宋洲人還在暗中蠱惑福建流民出海,前往夷州。」

「可有宋洲船隻襲擾沿海之事發生?」

「未曾有過!」

「朕知道了,下去後,你需多加派人手盯著,朕要知道宋洲人在夷州的一舉一動。」

曾幾何時,明朝有著絕對的天朝自信,這種自信源於文化、經濟、藝術、科技等方面,全都碾壓周圍的蠻邦。可就是這個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宋洲,讓朱祐樘竟生出一種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之感。

無論是鏡子玻璃,還是如今的自走鍾、煤油燈,都在彰顯這個海外國家的獨特一面。文人士大夫可以鄙視宋貨皆只是奇技淫巧,但朱祐樘這個做君主的卻不能輕視。關於宋洲的書籍,明朝現已禁止傳播,朱祐樘曾命人暗中收集研讀,其中一些論點的確能發人深省,這更讓朱祐樘瞧出了一絲危機。

~~

第二日早朝過後,照例是文華殿議政,朱祐樘忽然向一幫心腹大臣問及太祖海禁之事。

眾大臣仍當皇帝如以前一樣,要與眾人切磋治國之道,以「博極群書」著稱的文淵閣大學士丘濬率先站出,滔滔不絕地講起太祖海禁的緣由。

朱祐樘聽後,裝作無意道:「如今海禁雖未解,但民間多有出海行商者,眾愛卿以為海禁之策是否還要執行?」

內閣首輔劉吉向來是見風使舵的能手,他見朱祐樘話中似有深意,於是道:「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變,眼下雖未有海寇之患,但難保將來亦如此,再者出海行商者多是見利忘義之輩,難保這些人不會受外人蠱惑,做出危害大明江山社稷之舉。」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劉健出班道:「陛下,老臣亦認為海禁之策不可廢,但若完全按太祖時的政令執行,恐沿海百姓生計無路,為今還是維持現狀為好。」

其他大臣紛紛發表意見,總的來看,贊成維持現在的「寬禁」狀態之臣佔主流。

朱祐樘借坡下驢道:「泉州知府前不久上書言有商人從海外購得一種名叫紅薯的作物,其莖葉可為菜,其根可為糧食,能在山間貧地種植,畝產千斤,若推廣開,能養活百萬生靈。由此看,維持如今的海禁之策並非壞事。」

禮部尚書耿裕記性很好,他依然記得宋洲最初入京朝貢時就上供了海外作物,既然陛下提及紅薯,明日自己或許該上書提一提舊事,看看能不能在皇莊找到那些海外作物。

翻過這個話題,朱祐樘又重提福建巡撫上書恢復澎湖巡檢司之事。

丘濬反對道:「設澎湖巡檢司是前朝舊事,我朝初年遵循舊曆,其後因海禁予以廢除。澎湖乃海外荒島,若設巡檢司,徒增朝廷負擔,望陛下三思。」

「馬愛卿,你有何看法?」朱祐樘向兵部尚書馬文升詢問。

馬文升,字負圖,與王恕、劉大夏合稱「弘治三君子」,是朱祐樘頗為欣賞的武人。他在兵部尚書任上,一次就罷免了三十多名不合格的軍將,得罪了許多人,朱祐樘堅定地支持馬文升整軍,甚至還特地派大內侍衛保護其安全。

馬文升道:「臣也不贊成復設澎湖巡檢司,原因有二。一是澎湖孤懸海外,來往不便;二是沿海已設有衛所水寨,當以鞏固沿海防禦為主。」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沒錢。復設澎湖巡檢司,不可能在貧瘠的島上搞屯田,所有物資補給都得從沿海轉運,並且戰船維護仍得回沿海衛所。由此看,這完全是勞民傷財的舉措。

文華殿議政的大臣,如丘濬、劉健、馬文升、王恕等人皆是歷任四朝的老臣,這些人的想法以修養生息為主,這一點,其實從朱祐樘在位時,奉行的對外和平政策,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就可以看出。

聽完馬文升的看法,朱祐樘心下瞭然,暫時也沒了「折騰」一下的心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