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九十二章:第一批船隻抵達
兩人走至一旁,外務部幹員悄悄將一袋銀幣塞入知縣幕僚手中,笑著道:「還望大人看在此物份上行個方面,待船上貨物晾乾,商船修好,我們便自行離開。」

知縣幕僚暗自掂了掂布袋的重量,猶豫道:「這事恐怕難辦,朝廷有令……」

外務部幹員道:「萬事皆可變通,我願以白銀五百兩的價格租下這座荒島,為期一年。另外大人與知縣的好處也必不會少,還望大人在知縣面前多多美言。」

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在官場久混,幕僚自是懂得易事難辦,難事亦難辦的道理。

見這外邦人懂得規矩,知縣幕僚口風直轉:「若如此,此事倒好辦,只是你等需給我一個明確的離開時間。」

「我船受損嚴重,非短期能修復,再者如今已值九月,風向即將轉變,恐要到明年六月,方能離開。」外務部幹員為難道。

知縣幕僚撚了撚山羊鬍,思索片刻,說道:「以明年七月為期,你等必須離開,如若不然,到時衛所裡的官兵將武力驅趕。」

外務部幹員急忙答道:「請大人安心,我等必不讓大人為難。」

「我這便回去與知縣商談,你這邊準備準備,拿了你的銀子,我定會給個滿意結果。」知縣幕僚說完,又領著衙役匆匆離去。

望著官府眾人離去的背影,外務部幹員稍稍松下一口氣,想在此島站穩,這才剛剛開始了第一步。

歷史上,葡萄牙人能在濠鏡佔著不走,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葡萄牙先是想通過武力在大明取得一處立足點,但經過屯門之役、新會西草灣之役和雙嶼港之役,皆未取得成功。

1535年,葡萄牙人賄賂明朝司指揮使黃慶,把市舶司移到壕鏡,從此開始謀劃混入濠鏡。

1553年,葡萄牙謊稱商船在此遭遇了風暴,希望借澳門之地來曝曬貨物。同時,葡萄牙又賄賂明朝海運副使汪柏,於是開始登岸定居於此。

1572年,葡萄牙人又帶500兩來賄賂海道副使,由於當時有其他官員在場,海道副使便說這是葡萄牙帶來的租金,要上交國庫的。從此,葡萄牙租借澳門從私下轉而公開。

《明史·佛郎機傳》隱露揭秘広東地方官收入的相當一部分是用外貿物品的「抽分」(按比例向進口貨物徵稅)來獲取的。嚴厲的海禁政策,番舶幾絕,使得進口斷絕,官員的財路也就斷絕了。

除了如何在大明站穩這個難局,另一個關於貿易的難局也亟待宋洲解決。

從大航海時代開啟,華夏的貿易出超地位一直無法撼動。一方面是華夏的無所不有,另一方面是諸國對華夏絲綢、瓷器、茶葉、松江布、大黃等商品的旺盛需求。

葡萄牙為此建立了一個全球貿易鏈,即在澳門收購以絲綢為主的大明商品,和腳盆的白銀交易,再用白銀到澳門購買中國絲綢,到馬六甲購買香料,運回歐洲銷售。

西班牙為此帶來美洲開採的大量白銀,去馬尼拉和澳門購買絲綢等商品,再從馬尼拉返回美洲墨西哥,把運回去的絲綢賣給歐洲和美洲。

後起之秀荷蘭同樣只能走葡萄牙的老路。而約翰牛與法蘭西即使在完成工業化後,工業品與棉布依舊在華夏打不開銷路。

要破解這兩個難局,外務部幹員自認做不到,只能等中樞儘快派人過來。

此時,中樞派出的特別小組已乘船抵達中途港。小組成員包括商務部經濟科科長兼果家智庫委員邱海平,商務部調查科科長宋柏楊,外務部情報科科長潘昆玉。三位精英組成的鐵三角,將在一線指揮大明的破局與穩局工作。

三人剛下船,就瞧見碼頭上駐中途港連隊軍官早已熱情等候。

從軍官身後冒出的學校學生送上了鮮花,毫無心裏準備的邱海平不得不向學生們做了一個簡單演講。

說了些大而遠的勉勵話,他急匆匆與軍官前往軍營。

行走在小路上,邱海平忍不住吐槽:「你們呀,總喜歡給我玩點小驚喜。」

宋柏楊接話:「我看是驚嚇大過驚喜。」

眾人聽言,哈哈一笑。

連隊連長笑道:「難得中樞行政部門的三位領導蒞臨本港,我們還不得表現一番熱情呀!」

~~

雨災過去,中途港恢復了生機。

原先距離軍營不遠的災民安置點已經撤銷,重新建起了一排木屋。不願遷移到金蘭港的安不納島百姓,或部分返回了萬生鎮,或部分留在了港中。留下的百姓成了顧工,擔任起為駐港連隊種菜、養魚、養雞等工作。

一條小路從木屋點通往山坡,山坡上刷著藍色外牆的石屋有兩間,一間是新道教的道觀,一間是學校的用房。由於學校學生不多,中樞並沒有單獨安排老師,而是讓道觀觀主兼任。

為了滿足士兵與百姓的信仰需求,新道教協會在今年六月份提出了「一地一道觀」的建設計劃,由中樞撥出專款,除宋洲本土外,分別在犬島(1座)、長烽軍港(1座)、舊港(2座)、中途港(1座)、金蘭港(1座)建起了道觀,並委派了觀主。

這個觀主並不好當,時不時還得擔起教師、醫生的工作,不光需要基礎的文化,還得掌握一定的心理學、醫學、天文學等知識。新道教改革了婚姻規定,使其更像一份工作,穿越眾裡奇葩眾多,多數人也樂於接受此項事業。

在外駐守的觀主,滿一年就會調回宋洲本土進修,新委派的觀主會無縫對接,形成一個循環。滿一定年限,通過教義考核,道官會有提升,現道官等級分為道子、道士、道長、天師四等。

目前新道教信眾規模並不大,將全部的穿越眾除去,最大的信眾群體是宋洲的原生土著。

新道教對付原始宗教倒是有兩把刷子,真正的挑戰是在舊港,面對和平教、印度教、佛教等這些歷史傳承久遠的宗教,新道教佔不到什麼便宜,這使得新道教協會成了最期盼工業革命趕快到來的一群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