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一十二章:落幕
「眼下,尼不楚都督府真正要應對的有兩大股勢力,一為外喀爾喀,二為兀良哈……」忽必勝侃侃而談道。

說起這外喀爾喀,還得追溯至達延汗時代。

達延汗先後東征西討,基本上統一了草原各部,成為繼也先之後,又一位統一草原的雄主。為了草原的長治久安,達延汗進行了新一輪的草原改革。

達延汗屬下的草原部落包括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右翼鄂爾多斯、永謝布、土默特共六個萬戶,另外還有「叔父」科爾沁部,以及朵顏三衛。(註:衛拉特(瓦剌)並為囊括其內)

六萬戶中,喀爾喀部包括內5鄂托克喀爾喀和外7鄂托克喀爾喀,共12鄂托克。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後世哈拉哈河)而得名。內5部居喀爾喀河以東,達延汗封授給了第五子阿勒楚博羅特;外7部居河西,達延汗封授給了最小的幼子格哷森劄劄賚爾琿台吉。

(註:鄂托克,漢譯為部落、疆城、屯營地。它是明代草原中後期軍正合一的澀會基本單位。鄂托克表示了在一定地域內進行遊牧的結合體,每個草原人都必須屬於某個鄂托克。戰時,每個鄂托克都必須提供1000人上下的戰兵。若乾鄂托克聯合在一起,構成萬戶。)

外喀爾喀在格哷森劄劄賚爾琿台吉死後(1513年-1548年),又進行了封授,同樣分為左右兩翼。

右翼由長子阿什海、二子諾顏泰哈坦巴圖爾、四子德勒登昆都倫、七子鄂特歡諾顏共同管掌。其中長子阿什海受封兀訥格特、劄剌亦兒二部,實力最強,為淸初劄薩克圖汗部的祖先。

左翼由三子諾諾和及五子阿敏都喇勒共同管掌。這個諾諾和後來有五子:長子阿巴岱(即阿巴岱汗,為外喀爾喀第一個擁有汗號者)為淸初土謝圖汗部祖先,三子圖蒙肯為賽音諾顏部祖先。

與尼不楚都督府爭奪草場、人丁最為激烈的就是這外喀爾喀左翼,正因為有這股勢力的存在,各小部落才有機會左右橫跳。

除外喀爾喀外,另一對手便是兀良哈。

兀良哈原為一古老部落,居於貝加爾湖東西的原始森林中,後來有一部分遷居到南部草地及不兒罕山(今肯特山)。因驍勇善戰,曾為鐵木/真一統草原立過赫赫戰功。其東遷至朵顏山的部眾成為明代的朵顏衛。留在不兒罕山及以北地區的部眾奉命世代守護鐵木/真的葬地,至達延汗時代,成為了左翼三萬戶中的兀良哈萬戶。

正德五年(1510年),兀良哈助達延汗一統草原,受到了封授。達延汗死後,兀良哈萬戶逐漸不安分,不斷南下,攻掠其他五萬戶的牲畜與人丁。從嘉靖三年(1524年)至二十三年(1544年),該部遭到了卜赤汗、吉囊、俺答等人的六次征討,傷亡慘重,大部被併入其他五萬戶為奴,餘眾西遷至唐努山和阿爾泰山一帶,該萬戶遂滅。

尼不楚都督府不斷西進的過程中,與殘存的兀良哈部發生了衝突,但好在該部落實力不強,四面受敵,翻不了多大的浪。

「那些歸順的部落,目前都督府對其是如何管理的?」姓杜的中年人詢問。

「仍按之前的舊規矩行事。」忽必勝如實答道。

中年人笑道:「忽都督就不擔心培養起一個野心勃勃的兀良哈萬戶?」

忽必勝苦笑說:「正因如此,我才熱切盼望杜專員與殿下此次前來,能為我解決這個憂患。」

鐵木/真時期創立了「萬戶製」再配合原有的「會盟製」,基本能對草原各部進行有效管理。「萬戶製」在當時是適合遊牧帝國的軍事組織制度,以百戶、千戶到萬戶這樣的層級結構,能夠適應快速凝聚與分散的遊牧部落和家庭組織模式,並不會嚴重影響日常單獨的遊牧生產生活。而「會盟」製原本是草原各部首領會盟議決大事的習慣制度。

但到明代,「萬戶製」趨於分裂和倒退,雖然中間經過幾次統一戰爭,至明末時,草原地區以族姓為代表的部落制度重新佔據了統治地位,內部爭鬥和分裂加劇。「萬戶製」的崩潰,連帶著「會盟」製也名存實亡,土蠻汗極力倡導的五執政理事推行不下去就是例證。

中年人點頭道:「中樞派我與殿下前來,正是想借明年開春後的頭魚宴時機,推行一套全新的『盟旗』製,嘗試為忽都督徹底解決隱憂。當然,這項制度也得有內外之別,都督府必須牢牢抓住漁獵部落為內屬基本盤。」

中年人隨後為忽必勝大致解釋了一下何為「盟旗」製。

簡單來說,「盟」還是原來的「會盟」製,都督府需成立盟級官僚管理機構,把頭魚宴會盟逐步固定下來。盟的劃分依據各部落勢力範圍來劃分。設盟長、副盟長各一名,盟長與副盟長的人員從各旗任職的劄薩克與閑散首領中選拔,呈遞都督府報批,任命盟長後要頒發印信,任期為終身製,但不得世襲,另外,還設幫辦盟務的官員一至二名,協同盟長和副盟長管理盟務。內屬漁獵部落不設盟,各旗直接隸屬都督府管轄。各旗長官為總管,總攬一旗事務。(註:劄薩克,官名,蒙語「執政官」的意思)

旗的劃分大致按原有鄂托克(地域集團)、艾馬克(血緣集團)等為基礎,儘可能予以分割,劃一部為多旗(類似於推恩令),只有小部落可以原部編為一旗。旗下最基層組織是每10個旗丁分成1組,凡18歲以上60歲以下適齡男子編為旗丁,即被納入名冊,每3個旗丁發給1套馬甲(軍服),如遇征戰調遣,2旗丁參加調遣,1旗丁留在家中負責承擔旗丁的家庭責任。每10旗丁設1班長;30個班編為1營,設營長;每5個營設1團;每5個團設1師,都督府調兩個參謀輔助。

內屬與外藩旗劃定旗界,避免雙方發生糾紛,另外還專設「宗J旗」給予免征戰調遣等待遇。

顧俊生接話道:「成效如何,一切要等施行之後再看,近段時間還請忽都督派一些軍官參加杜專員的相關培訓。」

忽必勝保證道:「中樞能派杜專員與殿下前來,自然有施行的把握,我一定全力配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