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二十三章:夷州開發放緩
不參入,禮數還是要做好。

委託奧斯曼官員將禮單送出,翌日,兩人便登門拜訪了索庫魯帕夏。

索庫魯帕夏出身於帕斯尼亞的小貴族家庭,通過德米舍梅制度(耶尼切裡軍團由此選拔)進入了奧斯曼宮廷,在蘇萊曼大帝晚年時擔任大維齊爾。

塞利姆二世即位後,沉迷酒色,索庫魯帕夏獨攬大權,與其商談好宋奧貿易合作方面的事,這次出使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一大半。

雙方見面,索庫魯帕夏先是客套的讚許了一番亞歷山大造船廠對帝國海軍的作用,以及宋洲能及時提供優質火器的恩情,隨後他又盛讚了蘇伊士港馬拉軌道的價值。

索庫魯帕夏擔任大維齊爾期間,曾制定過兩項宏大的計劃:一個是開鑿蘇伊士大運河,但是由於各種原因,該計劃僅限勘察,並沒有付諸實施;另一個是在北方開鑿一條大運河——聯結頓河與伏爾加河,該計劃到1569年已開鑿了三分之一,但到1570年就無奈宣佈放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開鑿運河對帝國來說財正壓力過大,另一方面是因為技術難度太高,難以克服障礙。宋洲搞的馬拉軌道算是間接完成了索庫魯帕夏的一個遺憾。

客套完,未待畢遊璽開口,索庫魯帕夏搶先提出以亞歷山大造船廠為樣本,希望宋洲能派出技術人員指導奧斯曼開辦兵工廠,地點就定在伊斯坦布爾郊外,宋洲可以佔四成股。

「帝國的武器不可能一直依靠外來輸入,這一點,想必兩位使者也能理解。」武器生產不可能長期假手於人,這點隱患,索庫魯帕夏看得十分清楚。

奧斯曼的火器水平其實並不差。檬古西征時,來自東方的火藥火器就在中亞傳播,後來與歐洲的戰爭中,更加先進的火繩槍與燧發槍也傳入了中亞。

奧斯曼帝國建立後,非常重視火器的運用,帝國軍隊依靠精銳的火槍和火炮先後擊敗了勁敵拜佔庭帝國、波斯薩菲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15世紀末期,耶尼切裡兵團中就有10%的士兵裝備了火槍。

火炮方面,奧斯曼大炮無論是威力還是數量,在當時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奧斯曼早期,匈牙利籍火炮設計師烏爾班擁有當時歐洲最高明的鑄炮技術,在拜佔庭帝國沒有受到重用,轉而投靠穆罕默德二世,鑄造了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烏爾班大炮。該炮長達17英尺,重17噸,口徑高達30英寸,所用花崗岩炮彈重達1500磅。

後來,為了對抗強敵薩法維波斯,奧斯曼帝國曾派出戰士和技師,向中亞傳播火器技術,這是奧斯曼火器技術東傳之始。奧斯曼帝國的火槍在明末時被明朝重視,稱作魯密銃。1682年,淸朝派祁塔特出使準噶爾,次年回京,攜帶的噶爾丹貢物中包括「厄魯特鳥槍四桿」。官書將「厄魯特鳥槍」單獨開列,以區別於本果鳥槍和「羅斯鳥槍」,可見技出奧斯曼的火器形製獨特。淸中後期特別倚重的抬槍,其實也有奧斯曼火器的血統。

淸征噶爾丹時,準噶爾人使用的火器——贊巴拉克,實際上出自馬穆魯克王朝,意為駱駝炮。在奧斯曼帝國攻滅馬穆魯克王朝之後被奧斯曼人所沿用,遂流傳至中亞。這個贊巴拉克有不同演化,如鷹銃(艦用迴旋炮)、普郎機(重型火繩槍)等。

吹了這麼多,那為何奧斯曼還要從宋洲引進火槍火炮的生產技術,原因其實很簡單:其一,奧斯曼戰事太多頻繁,軍隊數量龐大,損耗也大,自己的產能跟不上;其二,宋洲執行的「標準化」生產在本時空是獨一份,能最大程度保證火器的生產質量,因為零件通用,後期火器的維修同樣簡單。在沒有引入宋洲火器前,士兵們所用的武器有官方作坊製造的,亦有地方小鐵匠鋪敲打出來的,規製不一,質量參差不齊,拿著這樣的武器上戰場,等於送命。

畢遊璽點頭應「是」,隨後給田桓翻譯了一遍。

聽完翻譯,田桓心裏有些詫異,一貫大手大腳的奧斯曼人也開始深謀遠慮了起來?還是說奧斯曼的財正真的出了大問題,必須得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田桓不露聲色地給畢遊璽遞了個眼神,畢遊璽會意,急忙稱此事兩人不能做主,需呈報宋洲中樞定奪。

將合股開辦兵工廠的事敷衍過去,畢遊璽方才講起自己的來意。宋洲希望能在除亞歷山大港外的其他沿海城市開辦商站,同時請求得到官方的允許,能在商站附近開辦工廠,生產一些廉價的日用品,至於工廠的股份,自然會與權貴們分享。

一些價值不高、運輸困難的商品,宋洲早就開始了技術轉讓,如火柴、白紙、玻璃(非平板玻璃)等,將這些技術擴散,擴大了市場,宋洲還可以賣上遊的原料漂白劑、增白劑、純鹼等,能掙得更多。

在買家中,葡萄牙人是宋洲最大的技術購買者,據說有船長帶著技術回歐洲與人合夥開辦工場,發了大財,而更多的人則選擇帶回去直接轉手。不管如何,有些技術早已鋪開,根本沒必要隱瞞,抓緊時間吃最後一口,才是正確的決定。

索庫魯帕夏對宋洲的請求只是含含糊糊的應承,畢遊璽心知如果不答應對方的要求,合作的事只怕沒戲。和愚蠢的人商談,糊弄奉承一番,就能談妥,和聰明的人,則要大費周章,相互妥協。

浪費了半天口舌,沒能談出什麼結果,兩人告辭離開,回到住處。

畢遊璽一坐下,便由衷敬佩道:「索庫魯帕夏是隻老狐狸,有他在,奧斯曼的衰敗或能暫緩。」

田桓無奈道:「派技術人員過來,倒是簡單,但一些管控的生產設備出口,商務部絕對不會允許,這些生產設備複製難度不高,技術一點就破,很容易外流,此事著實難辦!」

畢遊璽長嘆道:「利益取捨的事,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且看本土那邊怎麼說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