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四十七章:困惑(下)
由擋風草簾搭建的被服廠中,一群婦人正在用勤勞的雙手縫製勞工們所需的防寒衣物。指望勞工們自帶「乾糧」是不可能的,冬季這些人也不會閑著,還得上山伐木,儲備木料,充作枕木,向他們提供禦寒衣物必不可少。

通常來說,做一件棉褲就得四五斤棉絮填充,再加上棉襖、帽子啥的,合計需十來斤棉花。此次招募的勞工超過四萬,成本不小,為了節省開支,總督府規定棉褲、棉襖都選擇用烏拉草與棉絮混合填充,最後再給每個人發一件能穿又能當被子的大衣,湊合著也能度過冬季。

烏拉草不是單指一種植物。烏拉草是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個統稱。葉子細長,遠看有些像茅草。烏拉草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的沼澤地。據研究,後世東北的烏拉草,大致有125種,12個變種,1個變型。另外,跟烏拉草相似,但是植物分類上並不同屬一種纖維用草本植物,老百姓亦會稱呼它為烏拉草。

烏拉草也叫「靰鞡草」,被視為東北舊三寶之一,是窮苦人家的「寶貝」。冬季到來時,窮苦老百姓,會把烏拉草錘軟,絮在「靰鞡鞋」裡。這樣的鞋子穿著柔軟而暖和,在極寒的天氣裡,能保護腳趾免於凍傷。

在被服廠中工作的婦人,基本沒有工資可言,只需每天管兩頓飯,月末再發六十斤高粱米,就能讓婦人們感恩戴德。

當然,總督府給林巨正這邊的條件肯定要比上述好,至於這邊是怎麼安排,尚獻並不在意,他隻關心結果。

「雙十計劃」一旦完成,宋洲將吸納一個比現今李朝還多五倍的人口基數,這樣廉價的人力對宋洲勞資體系而言並不是一件喜事,相反會是一件災難。

將宋洲拋除在外,這個世界的消費人群其實只有兩三百萬,一個幾百萬的消費市場,能養活多少產業工人可想而知。一下將大量廉價勞動力併入,宋洲好不容易培養起的內部消費循環可能要崩,尚獻對此十分警惕。

可巡視的地方並不多,走了一圈,下午,林巨正命人為尚獻舉辦了場接風宴。

席間,藉著酒勁,林巨正向尚獻問起了一個壓在他心頭許久的困惑:如今李朝百姓只有立錐之地,凡遇災荒年景,必然會餓殍遍野,而那些達官顯貴們仗著祖上的功德,就能家財萬貫,坐享其成,還能趁著災荒年景,趁火打劫,以低價併入百姓最後的那點立錐之地,難道這些,君父都看不見嗎?

像林巨正這樣的困惑,恐怕不只李朝會有,在倭國與明朝也一樣。尚獻沉吟片刻,說道:「據說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狗沒有了狼在野外的生存本領,只能依賴它的主人,如果主人心善,狗還會有不錯的待遇,如果主人心惡,說不定哪一天狗就成了盤中餐。」

「大人的意思,我好像有些明白,卻又有些糊塗!」林巨正很抓頭皮道。

尚獻笑道:「沒徹底想明白,現在還有時間可以慢慢想!」

結束了定州的行程,前往南浦的途中,尚獻動筆撰寫了第二篇《關於建設內外消費市場》的文章,希望中樞能重視對內部消費市場的保護,同時避免宋洲棉紡工業品對即將接手的黃河以北地區自給自足經濟的衝擊,不然兩邊都得亂套。

~~

南浦在宋洲未選定為通商口岸前,不過是個小村落。該地西臨黃海,地處大同江下遊北岸,距離河口僅15公裡。

宋洲之所以選南浦為通商口岸,一是這裏本身港口條件不錯,又與元山相對,將來或可在此修一條連同元山的鐵路,這能極大縮短沿黃海地區到環鯨海地區的距離;二是此地與李朝重要的幾座大城都不遠,特別是平安道首府、李朝兩大商業中心之一的平攘,直線距離不到50公裡,還有大同江的水運便利。

經過宋洲的投入建設,南浦的港口設施逐漸完善,每日從上遊而下的大小船只在這卸貨,運來了各類貨物。

尚獻下船時,正巧看到有船隻運來一筐筐灰白色土塊,由勞工卸到岸上堆放。

「這是什麼礦物?」尚獻向港口負責接待的人員問道。

那人員瞅了眼,答道:「是鋁礬土,從平攘那邊挖來的!」

鋁礬土又稱礬土或鋁土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鋁,是製耐火材料的原料。

「為何我們不直接派船到那邊去運,如此小船換大船的來回搗騰,不嫌麻煩?」

「這都是李朝那邊要求的,尹元衡尹大人說這樣能使更多百姓從中收益!」

「尹大人可真是小聰明!」

被尚獻評價為「小聰明」的尹元衡,在翌日就專程前來拜會,隨尹元衡一同前來的,還有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人。

這位青年人姓柳名成龍,豐山柳氏出身,其父是兩班大臣柳仲班。少時,從師於退溪學派的李滉,1564年中進士,1566年中科舉丙科後,開始他的從政生涯。歷史上,柳成龍最高擔任領議政並統管四道軍事,在李朝壬辰之亂時,啟用了李舜臣、權栗等有才之士,算得上李朝的一位能臣。

雙方客套完,尹元衡笑道:「而見(柳成龍的字)對宋學苦研許久,常有許多問題向我請教,而我不過粗通宋學的皮毛,實在無法一一回答。聽聞尚主任前來,我特意帶其前來一見,還望尚主任能解答其心中困惑。」

能被尹元衡親自領來,足看得出他對柳成龍的欣賞,尚獻心下瞭然,道:「哦,不知有哪些困惑?」

柳成龍姿態謙卑道:「宋學之精妙,晚生首推經濟學,尤以《貨幣論》最為讓人嘆服!昔年太宗效仿大明發行寶鈔,結果反反覆復都未能使百姓接受,晚生讀完《貨幣論》……」

當年,尹元衡跑到濟州請教的第一個問題同樣是有關貨幣,尹元衡能與柳成龍志氣相投,看來並不是巧合,這其中似乎還蘊含著後者被視作繼承人,傳承其衣缽的深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