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五十四章:平定草原——科爾沁之戰(下)
時間轉眼來到新世界100年,西元1579年。

時值宋洲立果百年之際,各種慶典活動自然必不可少,特別是以「百年」為主題的立果廣場大Y兵,將整個慶典活動推向了最高峰。

大Y兵宋洲之前沒少搞,不過像今年這種形式的卻是罕見——檢閱完的部隊直接分批登船,開赴東北總督府,參加即將開始的宋洲對北方韃靼人的軍事行動。

由迎日城陸軍學院最新一期士級、尉級軍官組成的方陣,許多學員的課程還隻完成了一半,便全部提前畢業,要去戰場上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

迎日城陸軍學院建校思路參考的是後世軍校,而不是華夏自古以來的武舉制度。

華夏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武則天於長安二年(702年)開設「武舉」,選拔有武藝之人,由此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

武則天時期,武舉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偏重於技勇,重點是馬上槍法,而整個制度還不夠完備,屬武舉的創製時期。

宋代開始,武舉被納入整個科舉體系之中,確定了三組考試的程序和外場考武藝、內場考策論兵書的考試辦法,武舉制度臻於規整。宋代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還要考問軍事策略,比如孫吳兵法(孫子、吳起)等。

到明朝時武舉考察內容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於軍事技術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便不能參加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但明代的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將只是個補充形式。

明朝武舉創製甚早,但制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據太監王直的建議,以文科為例,設武科鄉、會試。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試,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準試弓馬。後又改為三年一試。考試內容主要是馬步弓箭和策試。

歷史上在萬曆末年,曾有過一次實行武舉改革的議論,有朝臣主張設「將材武科」,初場試武藝,內容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三場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可惜,這樣一個與時俱進的主張,並未得到朝廷的重視。

至淸朝,基本沿襲明末武舉的考試程序與辦法等。

武舉創製最大的弊端就是看起來像是選兵王,卻要求武人具備大將的韜略,從小兵到將軍,中間一環基層軍官的能力缺失,要上不上,要下不下,最為尷尬。

Y兵看台上的老校長見學員列隊從身邊走過,無奈的對坐在一旁的果防部長項志學,說道:「戰爭是最好的老師,理論聯繫實踐,才能更好的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希望戰爭結束,他們都能胸帶勳章,人人皆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項志學笑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校長能出此言,說明這些人都是可塑之才,將來定然前程似錦!」

路過的一列列兵士排山倒海高喊著「大宋萬歲」,引得道旁的路人紛紛共鳴,有人高聲附和,有人更加熱情的揮舞手中的旗幟,向士兵們投去敬佩與羨慕的目光。

宋洲立軍幾十年所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扭轉了百姓對軍人的蔑視,這些人不在是百姓眼中的賊配軍、丘八,而是一個個保家衛果的戰士。

華夏古代士兵地位最高峰是晚唐,此時期的士兵的地位高得有些過頭,能稱得上「武夫當朝」。

到宋代、明代,武人不斷收到打壓,文人地位逐漸抬高:先是《宋史·兵志》「或募土人就所在團立,或取營伍子弟,聽從本軍,或募饑民以補本城,或以有罪配隸給役,取之雖非一途,而伉健者遷禁衛、短弱者為廂軍」;後是明朝設立軍戶、衛所製,士兵子弟祖祖輩輩設定成軍籍。士兵的地位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品武將可能比不上一個七品文官,士兵們哪還有什麼榮辱感可言。一個沒有榮辱感的軍隊,做出什麼事都不會覺得奇怪。

兩架小飛機並駕齊驅從空中飛過,瞬間引爆了大Y兵現場的氣氛,不止是圍觀的百姓,就連看台上的元老們都紛紛站起,仰著脖子向天空張望。

「這是新組建的空軍部隊,這也不是他們頭一次亮相了,想不到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以前也就聽你們多嘴提一句,哪有現場看得這麼震撼!」

皇室顧問聽著七嘴八舌的議論,穿過看台席,走到前排女皇周葭禦座後,提醒道:「殿下,馬上該您上台演說了!」

周葭禦點頭道:「我知道,演講稿我已熟記於心!」

當最後一支部隊走完,周葭禦在皇室顧問的攙扶下,走到演講台前,發表了新世界100年的首次演說。

這場名為「『百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演說,其目的便是為大北方地區的軍事行動吹風,雖說宋洲要對北方韃靼人動武早已不是秘密,但之前都是媒體在放出風聲,官方埋頭擴軍備武,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現在算是官方表態。

除此外,在這場演說中,女皇第一次將明朝稱為「逆明」,將已經滅亡的元朝稱為「偽元」,這為往後宋洲與明朝的關係定下了基調,宋洲是不可能尊明朝為華夏正統的,結束與韃靼人的戰爭後,宋洲順理成章的要與明朝爭奪「正朔」名分。

大Y兵結束,各報紙通篇刊登了女皇的演講詞,一場關於演講詞背後的解讀與輿論造勢悄悄拉開了序幕。戰爭再怎麼打,也不可能打到本土,許多人是抱著看戲的心態,參入到這場大討論中,宋洲的「百年之慶」亦因此逐步被逼近的戰爭腳步,喧賓奪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