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三十九章:船艙底(下)
當然,新安堡除了葡萄酒產業,還有其他經濟,比如從奧斯曼引入的油橄欖。

油橄欖又稱木犀欖,是木犀科木犀欖屬的油料作物,原產地可能來自小亞細亞,其鮮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油脂便是橄欖油。

橄欖油是葯食兩用佳品,同時也是化妝品用油,經濟價值較高。目前,橄欖油是宋洲市場中除棕櫚油、大豆油、菜籽油、動物油脂之外的調劑品,較受元老追捧,每年通過葡萄牙或直接在奧斯曼採買的數量不小。

正是看到了這裏面的市場前景,再加上新安堡當地的氣候環境適宜油橄欖種植,所以中原總督府才會繞一個大灣,讓亞歷山大港商站在奧斯曼購買油橄欖種子與種植奴隸。

多提一嘴,由於要送種子與種植奴隸前往中原總督府,承接運送任務的環印度洋海運公司派船繞過了非洲好望角,走南大西洋航線抵達了新洛陽(後世布宜諾斯艾利斯),間接實現了宋洲的首次環球航行。

新安堡人口不到一萬五千人,這在中原總督府西部算是一座大城。該城中心是最早修建的防禦土著襲擾的棱堡,隨著人口不斷增加,農墾部隊四處出擊,打擊不願臣服的土著部落,棱堡慢慢失去作用,逐漸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歷史符號。

中原總督府其他興起的城鎮與新安堡的情況類似,在地方治理穩定後,總督府曾想為這些城鎮改個好聽的名字,但當地百姓卻不樂意,一來他們已叫得順口,二來一些因水土不服或在征討中犧牲的親友就埋在堡外的墓地,保留城鎮的名字已成為他們紀念故去親友的方式。

受山麓丘陵和高地平原影響,新安堡城區呈長條形分佈,靠多谷河一側的南城區最為繁華熱鬧。

移民隊穿過繁華的鬧市,來到城內驛站休息,焦急等待關於自己未來的分配。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一路同行的七十餘人這大半年來朝夕相處,已結下深厚的友誼,臨到分別,眾人皆有些不舍。

移民/署仍按抽籤的方式,決定一行人的去留,有五分之一的人能留在新安堡。

朱老大手氣有些背,全家還得繼續向東趕路,而同宗兄弟朱老六比他運氣更差,安置的地方更遠。

「朱大哥,俺一個人不想去那勞什子的谷源堡(後世科爾多瓦),也不願與你們分開!」朱老六揣著抽到的紙條,一臉垂頭喪氣。

朱老大拍了拍兄弟的肩,安慰道:「老六,俺剛剛向官差問了,谷源堡與三清堡(後世瑪利亞鎮)相隔不遠,等咱們安頓好,熟悉了環境,到時候也能經常來往。」

各自的安置地分配完,移民隊眾人相互道別,帶著三分忐忑七分憧憬,前往了自己的新家園。

朱老大與朱老六前半段路相同,暫時還能繼續做伴,同行的十來人經官府委託,跟隨一支前往新洛陽城的商隊出發。

商隊有馬車,婦孺可以搭乘順風車趕路,能輕鬆不少。倒是一些不會騎馬的漢子們只能與其他人同騎一匹馬,男人間相互摟抱,別提有多尷尬。

「來到中原總督府,騎馬放槍是必須要學會的技能,想必你們一路也都見識了那些相貌服飾各異的土人。這裏的蠻族土人並不全是好相與的,一旦發生意外,騎馬放槍能在關鍵時候保護你自己還有家人!」商隊領頭向新到來的眾人提醒道。

一切整理妥當,商隊隨即啟程。

向東行走了250多公裡,沿途是大片長著荒草,尚未開墾的平坦土地。受宋洲商人雇傭,騎馬驅趕牛羊的土著放牧人就這樣怡然自得地任由牛羊啃食這些無主之地,瞧在朱老大眼中隻覺暴殄天物。這要是在山東老家,如此好的臨水良田不認真操拾,是會被同村人罵懶漢,瞧不起的。朱老大回想起在火車驛站遇到的那位同鄉年輕人,當時還以為他吹噓,現在看來,所言一點都不為過。

離開新安堡後,眾人見到的另一座人口超過萬人的大城是山南城(後世阿中西部聖路易斯城)。

該城位於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後世科爾多瓦山脈)南麓,有兩條河流(後世金托河和孔拉臘河)流經附近。當地年降水量600-900毫米,河谷得以發展起了發達的灌溉農業,大城周邊主產葡萄、苜蓿、小麥,百姓每家每戶還飼養著牛、羊、豬等牲畜,看得朱老大一行人羨慕不已。

入城的道路上,商隊遇到了一群正午放學嬉戲打鬧的小孩。這些孩子不過十來歲的年紀,個個身體茁壯,活潑好動,顯得比新移民的小孩健康靈動許多。

在山南城休整時,朱老大特意外出去打聽了一番,才知生活於當地的百姓分為三類:一類是歸化土著;另一類和朱老大一樣,也是從明朝移居過來的百姓,最早的一批已來到此地近二十年;還有一類,是從宋洲本土遷過來的二代、三代果民,他們因得到父母的資助,受過一定的宋式教育,在這三類人中混得最好。

一老人從朱老大口中獲知了明朝的近況,忍不住搖頭嘆息道:「當年,俺們若不是被逼著出海,怎會知道好日子究竟是什麼模樣。可憐我那兄弟,沒等到大宋天兵到來,就餓死在了登州。」

朱老大看著老人遺憾的神情,不禁感同身受。

~~

商隊隨後一路過金塔堡(後世梅賽德斯縣),趕了差不多200公裡路,終於抵達了朱老大一家的安置地——三清堡。

三清堡因新道J在當地耗巨資修建三清像而得名,此地已成了新道J深入內陸的傳J中心與朝拜聖/地,每年有大批土著專程前來聽道。

朱老大與朱老六就地作別,約定待自己安置好後,就去谷源堡探望他。

朱老六跟著巡邏的一支連隊朝西北方向前行,路途中,瞧朱老六有點愣,巡邏連長沒事就拿他打趣。

「看你小子就是個雛,現在到谷源堡安置,算是趕上了好時候,咱們連隊上個月抓到了不少土著婦女,到時候分一個給你做媳婦。」

「俺才不要夷婆子了!」

「哈哈,夷婆子有什麼不好,燈一吹都一樣!你小子現在窮得叮噹響,想在本地娶個漢家女子,拿得出彩禮嗎?」

被連長這麼一問,朱老六頓時噎住。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路過一處村落,學堂裡傳出朗朗讀書聲。一土著女子背著娃,手中提著菜簍,打學堂門前經過,估計是要去田間給自家男人送飯。

朱老六見此一幕,忽然覺得不管是不是夷婆子,只要勤勞能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