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七十五章:商德會(下)
具有禪商精神的代表人物是須達多。

須達多,為梵語sudatta的音譯,亦作「須達」、「蘇達多」,也譯作「善與」、「善給」、「善授」等。須達多為古印杜拘薩羅國舍衛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因常為孤獨的貧賤者施食,故世人稱其「給孤獨長者」。

相傳有一次,須達多為他最小的兒子,到王舍城首羅長者的家中議親,無意間,他拜見到坲陀,並聆聽到坲陀的F音,心中非常高興。當即表示要建精舍,並邀請坲陀和比丘到舍衛城去施行教化。坲陀很欣賞須達多長者的善心,便答應他,等精舍完成,一定前往。

須達多返抵舍衛城,立即四處探訪合用的地點,最終看中了祇陀太子所擁有的一座園林。這座園林的面積非常廣闊,其間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林茂花香,是一個清凈幽美的好地方。如果用這地方來建築精舍,供養坲陀講經與比丘下榻,再好不過。

於是,須達多就去拜見祇陀太子,請求太子將園林賣給自己。

祇陀太子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須達多再三地請求,祇陀太子覺得不便拒絕,便道:「本來我是不願讓的,既然你如此需要,好吧,只要你能用黃金把園地都鋪滿,以那鋪滿的黃金為代價,我就把這座園林讓給你。」

祇陀太子想著自己說出如此大的數目,須達多必然買不起,肯定會斷了這個念頭。卻不想等太子說出這個數目後,須達多高興萬分,立刻回家命家人用車輛把黃金一車車地拉到園中鋪地。

祇陀太子目睹此狀,很受感動,對須達多長者道:「地算是你長者的了,但園中的花草樹木,我並沒賣給你,坲陀究竟是什麼人?你肯這樣為他熱心?現在,請你允許我把這些樹木供養坲陀好嗎?」

須達多聽祇陀太子如此一說,就把坲陀如何偉大詳說了一遍,祇陀太子聽完,大為欣慰。

精舍建成,須達多立馬迎請坲陀和比丘到來,因為是給孤獨長者布施的園,祇陀太子布施的樹,所以陀就用他倆人的名字,將精捨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此事為須達多生平布施金錢最多的一次,最後竟讓其一貧如洗。

故事最後須達多憑藉著慈悲濟世,發菩提心,善有善報。坲陀憐念,讓其家裡的金銀錢財,倉庫中的米穀布帛,堆得滿如山丘般,須達多由此變得比以前更加富有。

金大成列舉的幾個人物,大致可歸納為誠信、豁然、善念等關鍵詞,與他所言的儒、道、禪精神內核相符。

投資世家胡家的代表第二個上台發言,其所談論的是商人的地位。

宋洲沒有明朝「士農工商」的排序,講究「士農工商皆為平等」,商人們算是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如何於這最好的時代維持好商人的信譽與口碑,需要每個人出力,不過在這其中,也有不少敗類在踐踏朝廷的律法。

如今朝廷已有風聲,準備來一次全面的整治行動,胡家代表提議在座的各個有頭有臉的商人要與敗類們劃清界限,堅決擁護朝廷的行動。這馬屁拍得恰到點上,自然沒人敢跳出來唱反調。

第三個上台發言的,是大種植園主田家,其談論的話題有些意思,論為何歷朝歷代要重農抑商?

華夏「重農抑商」最早由法家提出。法家實行的是農戰正治,「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只有把鞭刑引到農戰軌道上,「使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趨本務而外末作」,才能使更多的人安於務農,使果家的糧食能夠保障戰爭的需要。

儒家雖然與法家有過「德刑之辯」,但在抑商重農上,儘管出發點不盡相同,但結論上雙方是一致的。儒家認為商賈控制市場必然會盤剝農民,也必然會與君主爭利,其帶來的正治後果是嚴重的。但是提倡以德服人的儒家在抑商手段上反對法家的簡單粗暴,認為要從排斥商賈佔有市場、剝奪商賈之利入手,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貶黜商人的正治與澀會地位。

「有一次,我與舊港總督韓思遠韓總督談論這個問題,他告訴我歷朝歷代之所以重農抑商,無外乎商人積累資本太過簡單,很容易加劇王朝的土地兼並。就拿僅隔著海峽的明朝舉例,他們的商人積累財富可要比宋洲簡單,凡遇災荒年景,商人們壓低地價,便能輕易從百姓手中買得土地,再通過放貸收租,資助同宗的讀書人,一旦有人考得功名,將來連田賦都能省卻。正因有這些人的存在,每個王朝才逃不出三百年的怪圈。韓總督還言商人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不是想方設法,做個蛀蟲。這些年,我田家雖然以經營種植園為主,但也參入了對倭、對天竺的貿易,說實話,風雨海波中闖蕩了這麼多年,現在那些明朝商人在我眼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田家家主的話,引得台下眾人紛紛鬨笑。

田家家主之後,發言的是富格爾家族的代表,其談論了兩個問題:為何朝廷始終不願放開對金融業的管控?各公司在與果有企業的人才競爭中,為何會落入下成?

富格爾家族的代表以富格爾在威尼斯創辦銀行為例,談論了金融業的誠信問題,隨後就人才競爭一事,提議由商人們合資創辦一所商業學校,資助家境貧寒的學生入學,培養專業人才。

……

首屆商德會閉會時,入會的眾人達成了幾項共識:一,建立一套商德會內部信用評定體系,為各公司合作,提供依據;二,創辦一所商業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各公司按出資比,獲得人才的優先應聘權。三,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慈悲濟世,回饋澀會,樹立商人正面形象;四,創辦《商德報》,宣傳儒、道、禪中的商人典範,維護商人口碑……

《商德報》創刊後不久,由商業部牽頭的整治行動便轟轟烈烈展開,許多公司被查,輿論一時嘩然,《商德報》成了商人們最後的宣傳陣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