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七十八章:秩序(3)
六十五歲,已經退休的楓林灣公司總經理金大成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擻,本次商德會論輩分、論影響能超過他的,沒有幾人。

入會後,坐於金大成左右的,有在舊港頗具聲望的投資世家胡家(胡守誠家族)、大種植園主田家(田甫家族)、早已溶於獅城,來自威尼斯的大商賈富格爾家(安東·富格爾家族),還有創辦本土玉泉谷葡萄酒協會的陶家(陶江家族)、經營本土最大酒樓品牌清風樓的汪家等。

三百人的小會場裡,今日滿滿當當坐了五百來人,主持人宣佈會議開始,台下頓時鴉雀無聲。

金大成作為代表,第一個上台發言,他首次提出了商人應該以儒、道、禪為立德根本的觀點。

「世人都說商人無義戲子無情,為何百姓會對我們這些商人產生如此的偏見,這怨不得別人,得從我們自身尋找原因。我還在濟州經商時,就見過小商販以次充好……」回憶了一番自己過去的經歷,金大成隨後又給台下的後輩們例舉了具有儒、道、禪精神的古代商人典範。

稱得上最早儒商人物的,自然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子貢。

子貢在孔門三千弟子中,「身通六藝」。與其他賢人相比,子貢之所以學而優則商,不僅因為他出生商業世家,對經商有先天優勢,還因為他受孔子學說的影響,要在「義」和「利」之間進行學以致用的實踐,他想通過經商來打開學行合一的連通渠道。

子貢性格活潑,交往甚廣,尤其不安於現狀,即便跟老師周遊列國,也沒有停下經商活動。有一年冬天,子貢獲知吳國軍隊將遠征北方作戰,他便準備往吳國販運絲棉。此時北方正值冰天雪地,禦寒絲棉是必備軍需,子貢料定吳王夫差肯定會強征絲棉保證將士順利遠征,如此一來,吳國絲棉必會緊缺,絲棉價格自然走高。及時掌握行情,善於把握商機,便有賺大錢的機會。子貢迅速組織人手,劃分成若乾商隊到魯國各地採購絲棉,然後安排快車運往吳國。結果果不齣子貢所料,啼冷號寒的吳國百姓很快將絲棉搶購一空,子貢由此大掙了一筆。

完成課業後,子貢先是回到衛國當了幾年官。不久,他就辭官,重操舊業,成了一個周遊列果的貿易商人。子貢所到之處,國君們也都與他行平等的禮節,有著孔門高徒名聲,子貢在商業競爭中的軟實力和無形資產,是一般商人沒法比擬的。

子貢的儒商美譽來自誠信。他雖做買賣,卻不忘儒家學說;他家財萬貫,卻富而不驕、富而有仁。《論語》裏多處記載子貢與孔子探討「信」的問題,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沒有「信」一切蕩然無存,是「言必信、行必果」使子貢立於不敗之地,達到「憶則屢中」、「義利雙贏」的最高經商境界。

儒家講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內儒外商,為富當仁。以仁為本,以和為貴。與時逐而不責於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從善如流,嫉惡如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子貢儒商精髓在於以義取利,以利濟世,以和為貴,以儒興商。仁愛立人,見利思義,講信修睦,樂於施善。博學儒雅,亦文亦商,以商養儒,以儒促商。重守誠信,謀利有度,寬厚圓融,內聖外王。

道商的代表人物是范蠡。

范蠡有過三次創業,每次都能「千金散盡還復來」,足以證明其才能。

第一次創業是在勾踐滅掉吳國後,輔佐勾踐二十餘年的范蠡突然上書請辭,他對勾踐說:「過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報,臣不敢居功享樂。」

勾踐十分不解,勸道:「你遍歷辛苦,難道不想有快樂的一天嗎現在你功高位尊,無所憂患,正是盡享富費的時候,為何輕言放棄呢」

面對這個問題,范蠡巧妙的搪塞了過去。後來他對家人道:「盛名之下,其實難久;人不知止,其禍必生。勾踐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

范蠡的家人不相信他的推斷,都勸他不要在功成名就時離開。但范蠡自信無失,長嘆道:「人的一念之差,往往決定著一生的生死福禍。若為貪念所系,不加約束,禍發之日再想收手,就為時已晚了。」於是,他毅然決然帶著家人從海路逃到齊國,改名換姓,在海邊耕田,再創家業。

靠著經營有方,加之苦心不懈,沒過多久,范蠡第二次創業又積累了數十萬家產,成為富甲一方的商賈。齊王聽說了他的才能,深以為奇,便任他為相。

范蠡得此殊榮,卻憂心道:「治家能積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將相,這是平民百姓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製止放縱之念,兇險馬上就會降臨。官高招怨,財多招忌,這都是惹禍的根苗,人貧我富,人無我有,若隻取不施,為富不仁,錢財再多也無益,不如放棄!」

范蠡不顧家人的反對,退了相印,散盡家財,再次遠走他鄉。

來到陶邑,隱居下來,時間一長,范蠡不甘清閑,又尋思起第三次創業。家人對此,心有怨氣道:「世人思富,個個求財,你富有不珍惜,認為錢財無用,今日何必再提此事」

范蠡卻笑道:「窮富之別,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錢財取之何難」

范蠡在陶邑以經商為業,求取利潤,他採用「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的方法,買賤賣貴,有進有止,遵循「積貯之理」,沒用多長時間便又積聚了數萬資財,成了當地首富,號稱「陶朱公」。

在後來,范蠡又雙叒散盡家財,周濟貧困的鄉裡故舊,為此他常言道:「在我看來,經商是一種樂趣,在求取金錢上不該貪得無厭。錢財乃身外之物,不過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諦非守財者所能悟出,其讓人受益無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