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八百零一章:改造
印加這個市場對宋洲而言,目前還無法被其他地區取代。如果印加「新王」蒂圖能蕭規曹隨,宋洲自然不會幹涉,但如果其要倒行逆施,宋洲就必須採取應對措施了。

一個穩定的印加王國,對其內部與宋洲都至關重要。

~~

在友誼港休整了兩日,都督府便呈上來數份邀請,將周志寅接下來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邀請前往的第一站是位於玉泉堡——廊峽礦業公司旗下的冶鍊廠。廠裡辦了個表彰大會,周志寅將作為重要嘉賓,為受表彰人員頒發證書與獎金。

廊峽礦業公司生產的拳頭產品自然是銅,如今宋洲對銅的需求巨大,機械零部件、電線、輔幣、銅器皿、銅炮、子彈殼、木船船底的銅皮……每一樣都離不開銅。

「這是冶鍊廠專門從本土請來的顧少驊顧工程師,他帶領的團隊為冶鍊廠解決了吹煉煙氣中硫酸的回收難題,我已向科技部做了說明,為顧工程師申請了榮譽爵士的爵位。」都督府辦公室主任杜文華為周志寅介紹道。

銅礦石的自然類型一般按其含氧化銅和硫化銅的比例不同,分為硫化礦石、混合礦石和氧化礦石三種。

不同類型銅礦石的選礦與冶鍊方式也不盡相同,冶鍊方式大體可分為濕法煉銅與火法煉銅。濕法冶鍊主要適用於處理氧化礦石或含自然銅不高的單一礦石,後世有硫酸浸出法、氨浸出法、細菌浸出法;而火法冶鍊主要用於品位較高的銅礦,是最常用的銅礦冶鍊方法,後世有鼓風爐熔煉、反射爐熔煉、電爐熔煉、閃速爐熔煉、諾蘭達連續煉銅法等。

火法冶鍊一般包括焙燒、熔煉、吹煉和精鍊幾個過程,其中焙燒分為半氧化焙燒和全氧化焙燒,分別脫除精礦中的部分或全部硫,同時脫除砷、銻等部分揮發性雜質。

脫除的硫以氣體二氧化硫被排除,其濃度一般為8%-12%,不光汙染環境,還是資源的浪費。顧少驊團隊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雖未做到百分之百回收,但也打開了思路,後續還有極大改進空間。

縱觀第一次工業革命,能搓出蒸汽機、珍妮紡紗機的,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科學家,都是一線的技術人才。好的技術能給發明者帶來聲望與財富,這便是刺激這類人才源源不斷湧現的主要動力,宋洲如今走的也是這樣的路子。但唯一的不同是,宋洲「蒸汽」與「電力」並舉,導致技術革新的門檻越來越高,能冒出頭——沒受過專業教育的「野路子」愈來愈少。

「恭喜,感謝諸位為企業、為果家所做出的貢獻!」周志寅聽完介紹,親切地與顧少驊握了握手,將表彰證書親自頒發到對方手中。

顧少驊面露激動,謙虛道:「為果家科技進步添磚加瓦,本是我應該做出的貢獻,獲此殊榮,我實在有些慚愧!」

表彰大會結束,下午,周志寅又在各大工廠走了一圈,查看了一番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雖然這很可能被應付,但如果連遮掩都不願做,那也實在說不過去了。

~~

離開玉泉堡,周志寅一行人隨即去往了新長安城。

在新長安城,周志寅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各部門、學校、醫院等地點。

面對各部門官\/員,周志寅提前透露了中樞即將實施的《新晉陞條例》,以後凡事在海外各府郡工作,表現優異的,都能獲得加分,比本土官\/員優先獲得晉陞機會。

中樞進行晉陞改革,自然是為了優化內部晉陞通道,激勵基層人員前往海外任職,如此一來,亦能促進本土與海外的交流與團結。

新長安城眼下只有一所高中,周志寅與杜文華等人來到第一高中,看到高一年級某班級裡擠滿了60多名學生,過道連下腳的位置都沒有。

「第二所高中還在建設,預計明年9月就能投入使用。」杜文華說道。

「也是為難這些莘莘學子了!」周志寅無奈道。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通過考核,能進入中學與高中的少年人同樣在快速增長。生活條件的改善,使百姓的觀念也隨之改變,誰誰家孩子讀書有出息,去某公司掙大錢,去衙門做大官,這些街頭巷尾的談資讓百姓自發明白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

看到學校圖書館的藏書不多,周志寅開始了日常「撒錢」,以皇室名義捐助五萬圓,添置藏書,多餘部分用於改善學校的各類設施。

向日葵新長安總院是本地最大的一所綜合醫院,同時也是幫扶馬普切人的定點醫院,馬普切土著遇到什麼疑難雜症,都會送到該醫院救治,其美名在各馬普切部落裡傳播極廣。

隨著牛痘接種的推廣,天花在各土著部落間的傳播得到了遏製,不過由於生活習慣與衛生條件等因素影響,土著患病率仍然極高。

就如現在,眾人剛抵達醫院,院長就接到通知,有一位可能患上癆病的土著被轉入醫院,整個醫院頓時如臨大敵。

癆病又稱結核病,全球對該病的記載歷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後世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屍就發現肺上部及左肺門有結核鈣化灶,說明此人生前是一個肺結核病患者。

華夏古代醫書《金匱要略》論虛勞就有「馬刀夾癭者,皆為勞使然」的描述,即後世所說的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之類病症,可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便指出了肺結核與周圍淋巴結核的關係,淋巴結結核是肺結核常見的合併症。漢至唐代認為本病具有傳染性,隋唐肺癆流行猖獗。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已初步認識到結核病是一種家族性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元代葛可久所著第一部治療肺癆的專書《十葯神書》,記載十首治療虛勞吐血要方,為肺癆的系統化用藥奠定了基礎。

古人有「十癆九死」之說,可見癆病的致死率。歷史上,1882年,德意志著名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才宣佈發現了結核桿菌,而對其治療,要等到20世紀40年代,一系列抗結核葯的相繼問世。

不過結核菌屬於放線菌目,分枝桿菌科的分枝桿菌屬,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其對藥物的耐藥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葯菌發展而形成,也可由在人體中單獨使用一種抗結核葯而較快產生對該葯的耐藥性,即獲得耐葯菌,這讓治療困難重重,即使在後世也沒法保證能百分之百治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