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八百一十七章:「獵人」(下)
由於「天正大地震」的影響,油氣考察隊一行人於半個月後才動身出發。

他們先是坐船從喜陽堡(後世函館)啟程,抵達了宋洲在鯨屏島(蝦夷島)設立的一個重要漁港——石炭港(後世釧路)。

石炭港因附近阿依努土著說山中蘊藏豐富的煤炭而得名,不過東北總督府對當地的煤炭開發並未多上心。這主要是因為總督府其他各處的煤炭資源就挺豐富,加上還有李朝這個大礦能挖,因此在鯨屏島人力寶貴的前提下,總督府暫時選擇了發展其他優勢產業。

而這優勢產業,自然是捕魚業。

石炭港附近海域便是赫赫有名的千島漁場。發源於呂宋島海域,受信風和地球偏轉力影響,不斷向北,到達千島群島的黑潮暖流;與發源於羅德海(後世白令海),沿千島群島南下的親潮寒流,在鯨屏島海域和黑潮暖流交匯,引起深海的營養物質上浮,營養物質導致浮遊生物大量繁殖,吸引了北太平洋地區的魚類向該海域聚集,形成了千島漁場。

千島漁場的魚類主要有鮭魚、狹鱈、鯡魚、秋刀魚、沙丁魚。此外,漁場內的螃蟹種類同樣繁多,主要有帝王蟹、毛蟹、多羅波蟹等。

隨著造船與捕撈技術的提升,宋洲每年在該漁場捕獲的海產產量都在激增,其產品主要銷往倭國與總督府內部,也有部分銷售至李朝、夷州與明朝。

這不,當考察隊一行人下船時,便看到了不少倭國商人設立在此處的商業點。

二月的石炭港,氣溫仍在零下,厚厚的積雪被堆砌在道路旁,行人踩在冰渣上,發出一陣「嘎吱嘎吱」的聲響。

富有經驗的老船長對剛剛漂浮在船隻周圍的流冰,心有餘悸,他向考察隊隊長武正業建議,最好再等氣溫上升一些,出行才更加安全,木質帆船可經不起與浮冰的碰撞。

武正業採納了老船長的建議,決定一行人走陸路至島嶼最北端,再在那裏等待與船隻匯合。

雙方約定好一個大致的碰面日期,老船長便招呼起自己手下的水手,將船駛入港口內的船廠進行維修保養。

石炭港是座人口剛過萬人的港城,城中隨處可見阿依努土著的身影,因當地漁業加工興旺,對勞動力的需求愈發旺盛起來。但由於總督府強製規定了當地李朝與倭國移民的數量,使得商家不得不大量雇傭語言溝通不暢、做事又笨手笨腳的島上土著。阿依努土著的歸化與融入宋洲經濟圈,進一步促進了鯨屏島的穩定與繁榮,近十五年來,已無一起土著部落的叛亂,似乎就是佐證。

一行人在當地接待人員的領路下,來到了招待所。

武正業提出陸上步行至島嶼最北端的協助請求,接待人員表示需要三日安排人手與準備物資。

在這三天時間裏,一行人隨意在這座港口小城裏逛了逛。

比起喜陽堡,石炭港無疑要冷清不少,不過麻雀雖小,學校、醫院、商場、集市一樣不缺,已然與宋洲本土縣城無異。

除這些外,武家父子還意外在當地看到了一個植物園,並在植物園裏發現了迎日城大學農學院設立在此地的一處培育園。

培育園主要研究適應本地環境的水稻、糖甜菜、土豆、洋蔥、青椒等農作物。穿越眾從另一個時空帶來的各類農作物品種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中樞不得不投入資金,鑽研能適應如今小冰河期氣候的新品種。

關於此項研究,耐寒水稻與糖甜菜兩樣最值得關注。

歷史上,大淸為了抵抗羅斯對東北的入侵,放開了對東北的管控,由此拉開了「闖關東」的序幕,跑到白山黑水的不止有齊魯大地的百姓,還有許多無地的李朝人。

1875年,一個姓金的李朝人跑到本溪,嘗試在當地種植李朝粳稻,但因當地氣候寒冷、在無霜期短的條件下,粳稻雖然生長起來,但產量極低,畝產不足150公斤。(當時是撒種種植,不是插秧,水稻旱育稀植技術要等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被引入果內)直到20世紀初,李朝人申友景帶來了蝦夷島的「赤毛「稻種,東北水稻種植歷史才真正開始。

鯨屏島雖然比東北緯度高,但受黑潮暖流影響,兩地氣候類似。另外,鯨屏島以乾草甸環境為主,不像遼東湖澤遍地,前者氣溫還要稍微溫和一些,因此,此地相較適宜耐寒水稻的培育。前文所言的「赤毛「稻種便是在後世劄晃培育成功。

糖甜菜可能由起源於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甜菜種演變而來。經長期人工選擇,到公元4世紀已出現白甜菜和紅甜菜。公元8-12世紀,糖甜菜在波斯和阿拉伯已廣為栽培,其栽培品種後又由起源中心地傳入東方。但當時主要以甜菜的根和葉作蔬菜用。

1747年,普魯士科學院院長A.馬格拉夫首先發現甜菜根中含有蔗糖。他的學生F.C.阿哈德通過進一步的人工選擇,於1786年在柏林近郊培育出塊根肥大、根中含糖分較高的甜菜品種。這是栽培甜菜種中最重要的變種,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糖用甜菜品種。1802年,世界上第一座甜菜製糖廠在普魯士建立。

後世糖甜菜種植面積約佔糖料作物的48%,僅次於甘蔗,位居第二,其種植範圍分佈於北緯65°到南緯45°之間的冷涼溫帶地區。本時空,白糖仍屬「奢侈品」,一旦糖甜菜培育成功,這將帶動北方高緯度地區的開發,其經濟正治價值不可估量。

武家父子受邀參觀了培育園的進展,對中樞默不作聲的投資與耕耘,感到驚訝。聯想到自己此次的考察之行,父子倆忽然覺得肩頭的擔子有些沉重。

「老豆,你說這次考察,若是咱們沒發現油氣田該怎麼辦?」

「庫頁島那邊不是反應,有土著言北部的一些河流與湖泊裡漂著一層如同彩虹般的薄膜嗎?這事,我看八九不離十,你小子別在這七想八想!」

武俊友聽其父如此講,隻得點點頭,提振了一下自己的信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