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三百九十二章:黃金時代(完)
婆羅洲東北有座高山,當地人稱此山為神山(京那巴魯山),神山以西山腳有一處漢人城鎮,由元末明初漢人黃森屏帶領同鄉所建。

關於黃森屏的來歷與出走婆羅洲的目的說法不盡相同,後世史料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元末中原烽火連天,為了躲避戰亂,黃森屏兄妹及同鄉南下出海。

第二種,黃森屏在元末明初從軍,明洪武八年,任鶴慶守備,後升為雲南永昌騰衝衛總兵。因其在南海森屏灘剿寇抗倭功勛卓著,老朱特賜名為黃森屏,命其作為出使婆羅洲的使者,對外宣揚大明國威。

第三種,黃森屏在元末明初從軍,明洪武八年,任鶴慶守備,後升為雲南永昌騰衝衛總兵。因其在南海森屏灘剿寇抗倭功勛卓著,老朱特賜名為黃森屏。當時婆羅洲上的渤泥國正受東北方的蘇祿國入侵,渤泥借朝貢之機,向大明求援,於是老朱派黃森屏領兵馳援。打敗蘇祿國後,黃森屏與手下士卒留在了當地。

就這三種說法,第一種明顯要靠譜一些。其原因有二,一是大明總兵這個官職,明初還不存在。二是不管出使或馳援,哪有將家族成員全都帶上的。

拋開黃森屏的來歷與出走目的這兩點來談,其與同鄉在海外站穩腳跟,並開枝散葉,這個事實是毋庸置疑的。

一眾漢人航海至婆羅洲東部的一條大河河口登陸,精疲力竭時,發生了船難,有人折斷了手臂,後來遷來的土著就此稱此河為「至那巴唐岸河」,即有中國人斷手的河。黃森屏兄妹和同鄉在當地開發建設,力量迅速壯大。他們從東部的斷手河流域向北部沿海發展,相繼建立了漢人城鎮,即後世哥打支那巴盧和支那魯特等城市。在整合了斷手河流域的漢人力量後,黃森屏更是在當地建立起獨立的小政權。

位於斷手河偏西北地區的渤泥國,國力衰微。這個從隋朝開始入貢的小國,在當時南受室裡佛室素丹國的控制,東受蘇祿素丹國的侵擾,戰力值簡直為5。

不得已之下,渤泥素丹馬合謨沙向黃森屏請求援助,為了締結盟約,他將女兒嫁給了黃森屏,讓自己的弟弟艾哈邁德娶了黃森屏的妹妹,還贈予黃森屏「麻那惹加那乃」(相當於並肩王)的稱號。黃森屏因此率領漢人軍隊打敗了蘇祿,拯救了渤泥國的危難局勢。

1402年,馬合謨沙去世,兒子阿布杜·馬吉德·哈桑即位,由黃森屏和馬合謨沙的哥哥特曼貢親王監國攝政。1406年,阿布杜·馬吉德·哈桑去世後,有兩年空位期發生了一系列政治鬥爭,最後黃森屏的妹夫艾哈邁德壓倒特曼貢親王即位,黃家自此越發興盛。

到如今(1512年),黃家承襲了四代人,現在的當家人是黃森屏的曾孫黃寶郃。

神山山腳綿延散佈數裡,皆是福建地界常見的黑瓦屋頂小房,而在一山丘的最高處有一座土樓樣式的房屋,那便是漢人口中「黃總兵」的住所。

土樓,堂屋內。

黃寶郃與族人,還有幾位心腹共同商議著一件大事。

就在五日前,黃寶郃收到了從舊港發來的一封正式公文,大意是明朝加強海禁,海外漢人失去靠山,宋洲作為宋末漢人後裔,理當擔起保護海外漢人的責任,現今只要各地漢人願意歸屬宋洲統治,在對外事務與兵權上接受宋洲的管轄,宋洲可以令其自治,並指導當地新兵訓練,提供戰艦保護。

直到所有人看完公文,黃寶郃始終面沉如水,瞧不出任何情緒變化。

這個時候,最先沉不住氣的是黃寶郃的長子,畢竟將來老頭的位置由自己繼承,受人牽製,哪有自己做土霸王自在:「爹,宋洲的這番無禮要求萬萬不能答應呀,咱們與宋洲人本不同道,曾祖受大明皇恩,榮葬故裡,大明才是我漢人的倚仗。」

1408年,黃森屏留下自己的妹妹黃元麗鎮守渤泥,自己以渤泥「麻那惹加那乃」的身份親率親屬與部下回到明朝朝見進貢。12月,剛抵達金陵後不久,黃森屏因旅途顛簸勞累過度,瘁然而逝。永樂帝以王禮賜葬,立黃森屏的兒子遐旺黃克孫為渤泥新王,賜渤泥國後山「長寧鎮國山」之名,並親撰碑文,命太監張謙等人南下刻石立碑。同年,渤泥新王遐旺在太監張謙、行人周航等人的護送下回國。張謙等人到基那巴盧山下刻石立碑,還專門到爪哇傳達了永樂帝的詔命:不得再向渤泥國要求進貢。張謙、周航一行人鎮守渤泥一年之後歸國。這就是黃家長子所言的受大明皇恩的由來。

黃寶郃不置可否,而是向跟隨左右多年的心腹,詢問道:「木濤兄,你怎麼看?」

「回稟總兵,大明加強海禁,對我等影響不小,且不提移民之事,光是每年損失的商船收益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如今宋洲隱隱有在南洋做大之勢,若能得其助力,不失為一條新的出路。」被稱作「木濤兄」的心腹實事求是的說道。

自從宋洲開發了夷州,每年移民到此的福建同鄉不到百人,大明加不加強海禁,對黃家而言,影響不大。

另一長須心腹拱手道:「總兵大人,應不應允宋洲所提,非單是我等之事,還得與素丹相商,宋洲向來與滿者伯夷親近,而滿者伯夷又與我渤泥素來有紛爭,這其中糾葛,實在難以化解!」

另一個時空,滿者伯夷在15世紀末就已覆滅,而本時空,在宋洲的幫助下,滿者伯夷還活得好好的,仍牢牢把控著婆羅洲南部的土地。

滿者伯夷不滅,淡目就不會崛起,淡目不崛起,哪有渤泥的可乘之機。歷史上,渤泥國在16世紀的鼎盛時期,估計難以到來了。

一身型魁梧的心腹急忙接話道:「子雲老弟的話,有道理!我等想投靠宋洲,還得顧及素丹的看法,就算能說服素丹,難道宋洲會接受渤泥的現狀?再者,如今南洋各島還算太平,依我看最大的威脅就是宋洲咄咄逼人的態勢,宋洲之言,有些危言聳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