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一十七章:大招工(3)
新世界34年的四月大會,討論的核心議題是即將進行的工業大發展,在周為敏提交確立君主立X制度的草案後,眾元老又將該草案納入到了討論的核心議題內。

明確制度是宋洲穩定發展的基石,該草案不得不引起眾元老重視。經過多番商討,元老院全票一致通過了周為敏提交的草案,並責成果家智庫法律研究組在新世界37年前出台《宋洲最高法典》,將君主立X製寫進法典中。

由此,宋洲國王徹底成為了符號象徵,大部分權力收歸中樞,王室隻保留了名義上的榮譽與權力。

作為補償,元老院在承認國王具有天然元老身份之外,還增加了兩名元老的名額,由周為敏指定的繼承人獲得。

~~

四月大會於四月末結束,緊接而來的,是宋洲新任女王的繼承大典。

就在四月中旬,宋洲迎日新聞便開始了連篇報道,王宮中也在為此事做周密準備。

對這件大事,最高興、最興奮的群體當屬女性元老,她們籌劃了一場迎日城婦女大遊行,要為周依煒女王搖旗吶喊,加油打氣。

如今宋洲已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該展現強國風貌的時候自然不能繼續藏著掖著。受邀出席本次大典的果家,除了佔城、八重山王國兩個盟友外,還有錫蘭、滿者伯夷與葡萄牙,另外受米南加保國王沙榮所託,來宋洲商談依附之事的特使也受到了邀請。

五月初六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周依煒而言,卻非常特殊。

如同成婚那日般,周依煒換了一身宋代改良版的金線漢服,漫步端莊地走入到了王宮大殿。

她的丈夫並沒有上前挽手同行,今日,周依煒的身份不是新娘,而是腳下這個果家的女王,從現在起,他得將丈夫的角色在公開場合裡隱藏。

周為敏垂坐於王位上,看著長女緩緩走來,心中五味雜陳。自個肩頭的重擔即將卸去,女兒柔弱的肩膀卻要替自己扛起所有責任,她能做好嗎?

王座左邊台階下站著的是新道J天師、中樞各部部長以及特邀賓客,左邊台階下站著的是各國使節。

所有人全神貫注盯著周依煒的一舉一動,迎日新聞特派記者更是哢嚓哢嚓拍個不停,這不免使周依煒萬分緊張,心臟撲通撲通壓製不住的亂跳。

終於走到王座台階前,周依煒微不可查地長呼了一口氣,向父親屈膝行了一禮。

周為敏點了點頭,站起身,王室顧問小田適時指揮侍女端來案盤,案中放著一頂王冠,一枚王印,一部法典籍。

周為敏親自為女兒帶上王冠,隨後將王印交付給她。

周依煒小心收好王印,走上一級台階,與周為敏面對面,伸出右手按在了周為敏捧起的法典籍上,隨即念出遵守法律神聖的誓詞。

進行完這些儀式,周為敏退到了左邊台階下,周依煒邁步走到王座前,徐徐坐下。

見此,眾人立即向女王行禮,周依煒示意眾人免禮。

王宮裏的儀式完成,大典這才進行到一半。眾人由人引導,前往立果會堂前的廣場等待,而周依煒則要乘坐馬車,去中央大街在百姓面前亮相。

華麗的馬車由四匹純白色的高頭大馬牽引,通過王宮前的石橋,駛入紫荊大道。

慕名而來的年輕學生早已在大道兩旁等候,見王室馬車駛來,學生們立刻沸騰,不斷揮舞著手中的旗幟。

周依煒坐在車窗前,面帶微笑,也不停向年輕學生揮手執意。

愈靠近中央大街,匯聚而來的百姓愈多,當馬車進入中央大街地界時,道路兩旁站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圍觀人群中,最醒目的還是穿著統一著裝的婦女隊伍,她們舉著橫幅,熱情歡呼。

待王室馬車遠離,婦女隊伍走上街道,喊起婦女自尊自強,反對裹小腳,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反對迂腐女戒教育的口號,將聲勢搞得很大。

走完中央大街,馬車乘上渡船,周依煒揉了揉發酸的手臂,這時才體會到國王是多麼難當。

立果會堂前的廣場已經過裝飾,搭起了幾座觀禮台。

觀禮台內,各國使節低聲交談,對這場宋洲式的繼承大典既感到新奇又感到驚訝,在某些人看來,所謂的宋洲式繼承大典——場面看上去實在是有些「寒酸」。

以八重山王國使者身份參加大典的豐見真良安靜坐於一旁,沒有參入各國使節的交談,他在迎日城大學攻讀史學,心裏十分清楚一個果家的強盛並不是靠鋪張奢靡來彰顯。

王室馬車來到廣場,周依煒在王室護衛隊的護送下,登上最高的一座觀禮台。

在她的命令下,禮炮聲響,慶祝新王榮登王座的大Y兵正式開始。

被調來進行大Y兵檢驗的是駐守迎日城果民警衛旅第一團,抽調的部隊有一個騎兵連,一個步兵連、一個工兵排,一個炮兵連,南岸艦隊也派來了數艘小型艦船,參入到此次大Y兵。

當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連途經廣場時,引得圍觀百姓一陣矚目。

領頭的騎兵連連長稍稍展示了一番控馬的技術,隨後拔出佩刀,大聲喊道:「騎兵連!」

「必勝!」眾士兵齊聲接話道,胯下的軍馬始終保持著同樣的步伐,如臂指使,令人嘆服。

緊接走來的步兵連也不遑多讓,他們端著燧發槍,邁著整齊的步子,一收一放,如同一個整體。

呂宋方面的談判代表望著部伍嚴整,鬥志昂揚的宋洲士兵,不由得心驚膽戰。

「倘若宋洲出動這樣的軍隊進兵呂宋,我們如何能擋?」

「依我看,宋洲若是有十萬這樣的部伍,只怕是大明也無法抵抗!」

代表們越說越無奈,原先在談判中堅持的條件,此時看來需得重新考慮。

就在幾人交頭接耳時,圍觀的百姓突然歡呼起「宋洲萬歲」,不明所以的眾人回頭,正瞧見一輛輛馬車拖運著各式各樣的火炮從廣場中經過。

相信火炮即是真理的葡萄牙使者見此一幕,眉頭鎖得更深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