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八十七章:南巡與北巡(9)
整個華英國所在地共有安南百姓超過十萬人,如果連同人口一併接收,那將打破現在金蘭郡以漢人為主體的結構。如果強行將這些安南人遷徙至本土,且不提中樞願不願意掏這筆運輸費,光是強製遷徙的過程就會鬧出不少亂子。所以,這件事必須慎之又慎,一口氣不僅能吃成胖子,還能撐壞肚子。

聽完郡長的講述,周依煒只是提醒萬事以穩為先,現在是發展的關鍵時期,不要因盲目擴張,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午,佔城國王便特意跑來拜見。

現任佔城國王婆濕蒂是前任佔城王婆偍的幼子,年齡不到三十歲,據說婆偍共有16個兒子,能在眾子中選出這麼年輕的一位繼承自己的王位,可以看得出婆偍對他的器重與寵愛。

如今佔城正處外無戰事,內修德政的階段,百姓生活安穩,雖談不上風調雨順,但也沒大災大害。

北方的勁敵安南現在自顧不暇,西面的真臘,在宋洲的出面主持下,與佔城勘定了邊界,結束了紛爭,這個局面可以說是自佔城立果來少有的和平局面。

難得的休養生息契機,被婆偍穩穩抓住,隨著對九龍江平原的持續開發,佔城國的糧食產量也在不斷提升,而充足的糧食又能養活更多人口,人口又是支撐農業開墾耕作的前提,由此形成了一個激勵循環。後世九龍江平原養活了數千萬人口,眼下佔城還不到五百萬人,仍有很多潛力可挖。

婆偍做了二十多年國王,有些身心疲憊,於是傳位給現在的幼子婆濕蒂,自己跑去南都西貢做起了一個悠閑的太上王。當然,這是佔城自己的說法,其背後是否有更深的目的,宋洲無從知曉。

論起來,佔城與宋洲互為盟友,佔城王室又與宋洲王室有姻親關係,因此,雙方的會面顯得隨和許多。

「婆偍太上王的身體康健嗎?」女王周依煒問道。

「多謝殿下關心,我父王的身體還算健朗。」佔城國王婆濕蒂話題一轉,趁機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懇請殿下能派遣更多的宋洲農業專家來佔城指導佔城的農業生產,並進一步放開對高產稻種的管制。」

穿越眾從後世帶來了不少優秀的稻種品種,但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品種退化問題,面對這種情況,農業專家們不得不從頭開始研究。

為了培育更高產、更適種的稻種,宋洲農學院在南洋各地夠買了不少土地做試驗田,其中,佔城九龍江平原就有一塊三千畝的試驗農田。

經過幾十年的雜交篩選,宋洲已培育出了5個熱帶優秀稻種,這些稻種相比原來百姓所種的品種,具有高產、抗旱、抗病蟲害的特點,若配合科學施肥,能使產量提升12%-40%。

原來對宋洲舉動異常不解的佔城官員,見識了宋洲的種田本事後,無不佩服宋洲人的能力,再三上門求稻種。可惜,目前新品種只在宋洲舊港與夷州地區推廣,還未真正鋪開。

婆濕蒂得到下面人的稟報,無奈賣臉,藉著拜見的機會,向女王周依煒提出了這個懇求。

周依煒保證道:「佔城的糧食生產對宋洲海外各地的糧食供應非常重要,這一點,宋洲也高度重視。高產稻種的管制只是暫時的,眼下因生產技術不成熟,還未真正鋪開,未來三年,一定會推廣至各個盟友。」

得到周依煒的口頭允諾,婆濕蒂心底的懸石終於落地,兩人接著談起了加深經濟合作的事宜。

留在金蘭郡的這段時間,除接見各界人士外,周依煒還走訪了金蘭郡許多地點,出席了眾多民間活動。

丁天師活到九十二歲,羽化登仙,留下不少供人遐想的傳說,為了紀念這位女仙家,百姓自發為其修建了一座神祠。

周依煒的車駕途徑神祠,她親自前往祠堂為丁天師上了一炷香,引得附近百姓紛紛圍觀。

關於信仰這塊,宋洲管得很嚴,但又似乎很松。嚴在對外來宗J管控非常縝密,說不讓進,就不讓進,一旦發現私自傳J的,立即抓捕。松在對百姓自發組織的造神建廟,宋洲並不阻止,以閩広人居多的舊港、金蘭與夷州地區,百姓建媽祖廟、娘娘廟,宋洲從不過問阻攔。

六月十一日,正好是農曆的端午節,金蘭郡無大江大河,卻不妨礙百姓舉行賽龍舟活動,慶祝節日。

金蘭灣內灣之上,十二條龍舟一字擺開,準備進行一場較量。以往的幾屆龍舟比賽魁首都被疍民奪得,其他人早就不服氣。周依煒受邀做裁判,自然不會空手而來,她豪氣地為比賽贊助了不少獎品,更是讓龍舟賽的競爭愈發激烈。

慕名趕來,看熱鬧的民眾站滿了海邊,隨著一聲銅鑼響,十二條龍舟開始了競渡。

最興奮當屬孩童,嘰嘰喳喳,不停地為自己的親人加油。小商販穿梭於民眾間,今日果脯飲品異常好賣……周依煒坐在觀賽席上,看著台下百姓充滿朝氣的精神面貌,很是欣慰。

龍舟比賽最後的結果,依舊是疍民衛冕冠軍。

周依煒走上台,為這些比賽選手頒發了獎品,記者抓住機會,拍下了女王與比賽選手一一握手的畫面。

臨別時,周依煒接見了一批特殊的來客——金蘭郡北定堡與西箭堡選出的優秀學生代表。

周依煒首次以一位長者的身份,向學生們講起自己讀書時的故事,得知兩地學生所讀課外讀物不多,她最後分別給北定堡與西箭堡捐贈了一萬銀圓,用以為兩地的圖書館購買書籍。

北巡仍要繼續,完成對金蘭郡的巡視後,周依煒登上船,揮手向送行眾人告別。

船隊橫穿南海,與前來接應的聯合艦隊艦船相遇,在其護航下,北巡船隊於七月下旬抵達了夷州笪安港(後世高雄)。

安平港由於受地理條件限制(多是沙洲,需定期清理淤沙),已無法滿足巨型軍艦停泊的需求,於是在新世界40年,夷州啟動了對笪安港的開發。現在的笪安港已是台南第一大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