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五百四十三章:借義州(上)
經第二次烏拉城之戰,徹底打掉了海西女真的雄心。

此戰之後,宋洲又與葉赫部、蒙古科爾沁部交鋒數次,雖都取勝,不過由於作戰規模不大,殲敵數並不多。

見在宋洲身上討不到便宜,兩部也都消停了下來。

靠著步步蠶食的策略,宋洲在海西女真範圍內的擴張到達了極限,再向西便是蒙古諸部,向南是明軍重兵拱衛的遼陽,兩大方向都不好打。東北總督府經過商議,決定兵出奇招,選擇向東,出寬甸,進一步蠶食明軍遼東半島,為承接山東與北直隸地區的人口轉移做準備。

新世界69年,西元1548年,五月。

東北之地春江水暖,各個堡下的百姓又開始了辛勤的春播。

小冰河時期,氣候多變,也許突如其來的一場寒霜就會使百姓全年的忙碌化作無用功,好在有南洋地區的稻米源源不斷地運來,至少保證了百姓不在這災荒年景發生人相食的慘劇。

苗尹與警衛班騎馬經過去年剛建立的一座堡寨,堡寨外開闢的農田裏,農人種下的穀物剛剛發出了嫩芽。

「這裏是寶清嗎?」

「是的,營長,此地距離海參崴還有近400公裡呢!」

「想不到變化真快!剛剛見到的百姓,怎麼看上去都是漢人?」

「有一部分是從遼東逃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我們在各個女真部落下解救的。」

苗尹點了點頭,隨後望了望天色,看來今晚要在此地過夜了。

堡寨中的守備軍官得知苗營長要在堡裡歇腳,急忙命令女眷準備食宿。

在吃晚飯前,苗尹特地看望了駐守寶清堡的所有軍士,了解了一下他們的生活環境。

「我們這裏雖沒有河運的便利,但距離海參崴並不遠,物資供給上沒有多大困難。」守備軍官介紹道。

「我記得你已入伍六年了吧,現在成家立業了沒有?」苗尹忽然關心起軍官的個人問題。

守備軍官有些不好意思道:「報告營長,俺已經成家立業了,娶了本地的女子,還是一妻一妾。」

苗尹笑笑,拍了拍守備軍官的肩膀,誇讚道:「幹得不錯!這天寒地凍的,沒有什麼比老婆孩子熱炕頭更加美好的事。你們能在此紮根,開枝散葉,也是為大宋的發展添磚加瓦!」

問了一圈,士兵們的情況都差不多,瞧眾人情緒穩定,苗尹心裏也感覺到了踏實。

飯桌之上,推杯換盞,苗尹酒醒時,外面已是漆黑一片。他摸黑,披了件外衣,準備解手,出門後,卻看到門外有人影晃動。

「誰!」

「報告營長,是我!」

人影快步走到近前,苗尹才依稀看清,這人是警衛班裏的新兵索爾果(蘇完部首領鐸珠的兒子)。

「你大晚上不睡覺,在外面晃悠什麼?」

「營長,作為您的警衛員,在您外出時,我必須時刻保護您的安全!」

「覺悟還挺高的!行了,這裏不是荒郊野嶺,你早些回去休息,明天還要趕路了。」

苗尹說完,見索爾果還直挺挺地杵在原地,不禁被氣笑:「這是我的命令,士兵索爾果,去執行吧!」

「是!」索爾果立正應了聲,隨即嘎吱嘎吱,踩著毛靴離開。

~~

第二天,天邊泛起魚肚白。

苗尹早早起床,簡單梳洗後,帶著幾個熱騰騰的白饃,邊吃邊趕路。

眾人一路過虎林堡(後世虎林)、東凱堡(後世基洛夫斯基)、南凱堡(後世斯帕斯克達利尼)、雙城子,於半個月後抵達了目的地海參崴。

在海參崴,與家人短暫團聚,苗尹又被叫到總督府開會。

「老苗,好久不見,聽說你在海西女真那邊幹得風生水起,可是讓我佩服得緊!」一精心保養著一綹鬍子的上校軍官見苗尹到來,笑盈盈起身,與其來了個熱情擁抱。

「你老葛也不賴,在鯨屏島(蝦夷島)把那些不服教化的蝦夷人收拾得服服帖帖,這次回海參崴,想必是來受褒獎的吧!」苗尹商業互吹道。

苗尹口中的老葛,全名葛成棟,目前任鯨屏島守備營營長。

「都是職責所在,褒不褒獎,倒在其次!」葛成棟轉過話題,壓低聲音道,「這次范總督召我們回來,聽說是有一場大的聯合軍事行動準備展開。」

「老葛,你這是在哪聽到的小道消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苗尹假裝訝異道。

「老苗,你可別在我面前裝糊塗,我不信這事,你還不清楚!」葛成棟露出狐狸般的微笑。

兩人相互打啞謎時,東北總督范明成與濟州守備營營長蕭驍、駐東北地區海軍陸戰團副團長石敢當、聯合艦隊司令謝恆等一眾高級軍官一同走進了會議室。

「起立!」

眾軍官聞聲,齊刷刷站起。

「都坐吧!」總督范明成揮了揮手。

眾軍官坐下,房間內鴉雀無聲。

「方參謀,給大夥講一講,總督府接下來的部署。」范明成道。

「是!」方參謀翻開準備好的資料,介紹道,「自新世界64年以來,黑龍江守備營已推進到遼河、小清河一線,目前與明軍開原城、科爾沁左翼相持,海西女真僅存葉赫部與哈達部……經過果防部批準,東北總督府決定兵出寬甸,對建州女真完顏部、董鄂部、丫綠江部進行清掃,並奪取明軍九連城一帶,作為攻佔遼東半島的前進基地。」

完顏部是女真族中的王族,與金完顏皇族一脈相傳。西元1113年,完顏阿骨打繼立,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金朝滅亡後,女真人仍是散居於關東,分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其部族分佈渾江上遊地區。

董鄂也寫作東峨、東古、東果、棟鄂、董古,這些不同的翻譯都是起源於冬古河。董鄂部的先人從瓦爾喀地區,西遷至冬古河上,以地為姓,始有董鄂氏。董鄂氏在其所居董鄂(冬古)河流域,逐漸發展,自成一部,史稱棟鄂部。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北宋越王趙偲是董鄂氏的先祖。

丫綠江部屬長白山女真三部之一,因居住在「丫綠江」邊,故而得名。據傳該部部民是明成化年間(1465年至1487年)從圖們江流域來投的毛憐衛人(來源於元末東北蒙古後裔)。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