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太空歌劇開始》第六十五章 約翰遜說,吃哪補哪!
可惜,不管是自己的專業還好,還是自己通過基督武慧學習的,有關於基教的儀軌知識,都沒有比較系統地探討人祭和獸祭哪個好的。

某種意義來說,這個比較觸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

就專業而言,他頂多對華夏明清時代的文物有些了解,再久一點的元朝歷史他就玩不轉了,更別說國外幾千年的獻祭制度。

不過武逸仙轉頭一瞟,突然想到自己身旁的胡叔也是個老江湖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老baby,說不定他有不同的見解呢?

於是武逸仙所在人群中,隱秘地用手肘頂了頂胡叔問道:「胡叔,您也是慣犯了,您說說這祭祀啊,是人祭好還是獸祭好?」

聽到武逸仙的問題,胡叔先是一臉黑人問號,什麼慣犯?小β崽子在暗示誰?

看到胡叔的表情,武逸仙立馬察覺到自己失言了,於是趕忙改口說道:「家學淵源,我是說家學淵源!您家的祖宗連西王母的墓都去過,估計也見過不少獻祭儀式,就請您站在古老的閱歷上,斷言一下人祭好還是獸祭好。」

「哎呀,小胡,你這個問題!好!它好就好在它問到我了!」胡叔也有些被問住了,似乎從來沒有人會問一個風水先生用什麼東西去祭祀比較好,而且這玩意兒在祖宗留下的《八荒山海集》裡好像說了,又好像沒說。

出於傳統文人的自尊,他打算秀個「茴」字的四種寫法。

不過武逸仙沒有給胡叔拉扯的機會,他直接單刀直入問道:「胡叔!您的回答但凡有點意義,也不至於一點兒意義也沒有。麻利點,您祖先到底覺得人祭好還是獸祭好。」

當時武逸仙的問題離擊潰胡叔的讀書人自尊只有一句話的距離,但是胡叔相信,在他下一句拉扯過後,武逸仙將永遠不會質疑自己。

「人祭好?還是獸祭好?伢子啊,這個問題要掰扯出來可就長了,長到能夠從遠古時代說起了。當然,太過長遠的時代,記載都不可考證,或許沒法直言。那個姓徐的不是說了嘛,沒有文物就不承認,所以我還是從商朝跟你講起吧。

眾所周知,商朝是個好巫蠱祭祀的文明,生活在商朝的先人們哪怕是想要舉辦一場狩獵都要祭祀上天,問一番吉凶。

我記得我上小學堂的時候,當時在荷蘭省剛剛挖出了龍骨,那個時候我爹還協助過幾位語言學教授,參與過甲骨文的破譯工作。

他就跟我講過,那些個甲骨上面記著的東西凶得不得了,全是些「巫師向上天問,我要幹什麼,現在獻祭多少人,請問這件事的吉凶」的內容。

對於巫師特別想要乾的事情,如果第一次佔卜得到的結果是凶,還會繼續進行獻祭詢問,在上一次的骨甲後面寫著「巫師向上天問,我要幹什麼,上次是凶,這次我多獻祭幾百人,請問這件事情的凶吉」或者「巫師向上天問,我要幹什麼,上次是凶,這次我換種方式獻祭這麼多人,請問這件事情的凶吉」等等。

那些個米國鬼子發明的詞叫什麼來著?對了人道主義。

商朝先祖們的祭祀顯然是非常不人道的,動輒活埋燒烤分屍作為祭品的奴隸。

我爹當時就說如果不是那些個骨甲在地下埋了幾千年,還被燒過,單憑上面纏著的奴隸怨念就能慢慢演化成一種魘鎮之器。

不過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基本訴求嘛,人祭也是當時符合商朝國情的制度。

你知道弔民伐罪周發殷湯的周武王,當初起兵討伐商紂王時,發布的代表正義性的檄文裡怎麼說的嗎?

裡面就有紂王不好好進行人祭,所以要被推翻的內容。

當然後面雖然周朝也流行人祭,不過最頂級的祭祀在周公立下周禮以後就變成了牛豬羊代表的三牲了。」

「所以獸祭強於人祭?」武逸仙問道。

「也不見得吧!雖說商亡於周,不過在周早期事實上人祭事件不比商少。我覺得要分出獸祭和人祭的高下,還得看當時情況。

商朝時巫師祭祀上天的時候,只求吉凶,看到不吉甚至不會第一時間相信,而是試探性地加大數量祭祀,頗有種討價還價的意味。

而周朝的祭祀則完全變成了上供,連人王都成天子了,祭祀的內容也變成了請求上天和祖先保佑。

一邊是交易,一邊是賜予,很難界定哪種祭祀好啊!」胡叔下意識地開始拉扯。

「說了半天,你還是沒說獸祭好還是人祭好!咱們在這裡嘀嘀咕咕多少句話了,那邊約翰遜的廢話都快鼓搗完了,判定一下誰好有那麼難嗎?」武逸仙有些慍怒。

「我真的已經在拉……好吧,我覺得好還是不好得看神怎麼想吧?估計商朝那會兒祂就喜歡吃人呢?」

「我尼瑪……」武逸仙有些服氣了,人在1986,卻感覺自己在跟通遼皇帝對線。

不過胡叔的話到底不至於一點用沒有,尤其是他最後那句神喜歡吃。

如果將祭品當做是食物,那麼神喜歡吃可不可以理解成,人腦海裡塑造的信仰喜歡吃,再簡略一下就變成了人認為神喜歡吃。

商朝的時候統治者認為上天喜歡吃人,於是獻祭人。

周公旦以後的周朝統治者認為上天和祖先喜歡吃三牲,於是獻祭三牲。

那麼從這個邏輯繼續延展,就能得出一個疑問,為什麼當時的人會認為神喜歡吃什麼東西呢?

這個邏輯很好解釋,華夏國人自古就認為吃啥補啥,甚至世界上的所有人似乎都有過認為吃啥補啥的歷史階段。

當祭祀者們認為神實在不好溝通,最好像人一點兒的時候,多獻祭一些人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只有神具有人性了,雙方才好討價還價。

而當祭祀者們認為人間是人類的人間,神最好還是別太出來干涉人類的時候,那麼神就最好是木胎泥塑,實在不行也別像人,那麼還是獻祭三牲最好了。

所以武逸仙猜測,約翰遜之所以不帶動物,顯然是不想獻祭動物,然後得那些人類通過製造工具就能隨隨便便取代的能力。

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非要帶一群人類精英進諾亞方舟,為什麼自己一個「獵人」也會被邀請進來,為什麼明明只需要定穴成功就可有可無的胡叔也被帶到諾亞方舟中來。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不僅精通所有的人類學科,而且體能優秀,戰鬥力強,那麼說他是一個乞丐版的完美人類似乎也沒問題吧?

這種人在華夏可以被稱作是至人,在西方可以被看作是天使!

如果約翰遜成仙做祖了,那確確實實不用擔心看隊員們家庭的臉色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