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太空歌劇開始》第五十八章 亞特蘭蒂斯?
(本章推薦bgm:Allégro——Classical)

「好吧,既然胡先生髮話了,我也不好裝糊塗了。胡先生詢問我為什麼篤定亞拉臘山就是崑崙,那就要從山海經開始講起了。

我們都知道《山海經》是講述東南西北大荒的經典,但是這樣的經典卻和現實世界對不上號,但是如果《山海經》講述的比不是現在的世界,而是很多年以前的世界呢?」

說著,徐教授拿出一張紙畫了七個簡易的三角形代替地球上的七大洲,然後又畫了一個箭頭將南美洲和非洲相連。

隨後他繼續說道:「現在地理學普遍認同的板塊漂移學說,已經被兩州出土的爬行動物化石證明了。也就是說南美洲在幾千萬年以前和非洲是一體的,那麼如果以亞拉臘山為崑崙來看,就能將歐亞大陸定位為中原,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北美大陸對應到東南西北四荒中。

同時《山海經》中說的,從昆崙山流出的四條通往四海的河流,也能完美地和亞拉臘山對應上,河水與弱水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加之流向裏海和黑海的另外兩條洋水與赤水,都在表示亞拉臘山就是昆崙山。

你看,山海經中說昆崙山分為兩座,名為鐘山和舂山,你看是否和亞拉臘山的兩座山峰和其相似?而兩座山峰相間處的平鋪山谷,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的帝之平圃。

我們懷疑諾亞在死前,用諾亞方舟作為墓室,將自己埋葬在了這昆崙山上,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精通昆崙山吉穴分部的風水大師替我們找到這座昆崙山上所有的吉穴。」

「可是徐教授,你的論點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山海經》的東南西北四荒,三塊大陸才分到三荒罷了,你可別告訴我最後一荒是南極大陸?」武逸仙問道。

「當然不,這就要說道另外一個問題了,也是我們為什麼篤定諾亞方舟就代表人類存在史前社會文明的原因。我們依然來看看這個地圖,如果將各個大陸的距離對比來看,你們不覺得在南太平洋處過於空曠了嗎?

事實上全球各地的文明都曾記載了這山海經中的最後一荒,姆大陸——亞特蘭蒂斯。

話說回來,《聖經》裡面曾經說過,上帝見到大地上罪惡滿盈,人人以享樂為重,這才降下神罰,那麼如果人類沒有文明,又如何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

我推斷,在消失的姆大陸上,參加存在著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這個名叫亞特蘭蒂斯的宏偉文明最後在大洪水中消失殆盡,只有諾亞方舟成為了表明這個文明曾經存在過的墓碑。

遍觀世界文明,越是久遠的記載就越是趨同,所以我懷疑在大洪水剛剛消散的時候,世界各地還存在其他亞特蘭蒂斯的文明,只是因為洪水的間隔,於是各個文明在亞特蘭蒂斯的主基調上漸漸演化出了屬於自己特徵的獨立文明。

既然現今所有的文明,都是靠著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殘留遺產重新發展的,所以我們能從各個文明中的共通源頭之處反推出亞特蘭蒂斯的一些文化傳統。

我們不僅僅是在尋找一個遺跡,一個神話,而是在揭開歷史的面紗,在重重迷霧中去探究一個早已經消失的文明!

所以想要定位諾亞的墓葬,那麼就非得求諸古老的墓葬文化不可了,這正是胡先生你所擅長的。

我們需要藉助胡先生你深厚的學識點出整個昆崙山上所有的吉穴,然後我們再一一排除。」徐教授答道。

胡叔被說服了,還有什麼比自己所學的一身本事被人肯定,甚至背後還有自己所不知道的久遠故事背景,更加讓人心潮澎湃的呢?

這種驀然回首間,被人引領著踏入歷史迷霧,然後得到『真相』的暢快-感受,總是令人迷醉的。

徐教授真是拍馬屁的高手!胡叔也是裝糊塗的高手!

就算徐教授將風水之道包裝得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非得胡叔不可呢?他還是沒有說明。

經受過信息爆炸時代洗禮的武逸仙,反而是最不相信亞拉臘山就是崑崙的說法的那個。

徐教授剛剛說的一切武逸仙都覺得是在胡扯顧左右而言他,反而是雲龍一現的亞特蘭蒂斯讓武逸仙最為在意。

比起生活在1986年的胡叔,武逸仙在情報上無疑是佔據優勢的,他不僅知道姆大陸,甚至還知道這姆大陸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盤踞在地球衛星軌道上的月球。

不過根據地質研究,月球的年紀也有四十多億年的歷史,那個時候地球還是一片岩漿,地球上存在文明的可能性似乎也很低。

好吧,或許是因為世界不同,說不定這個世界上的月球真的是姆大陸升空也說不定呢?

武逸仙在意的是徐教授假託尋找諾亞方舟的動機,這個動機或許就和亞特蘭蒂斯有關。

既然徐教授說早期文明都繼承有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文化慣性,那麼就不得不提在聖經故事中緊挨著諾亞方舟故事後的巴別塔故事了。

會不會當度過了滅世洪水後,亞特蘭蒂斯的遺民們依然維持著之前的思想慣性,想要繼續大洪水前的生活,於是修建巴別塔呢?

也就是說巴別塔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洪水後的事物,而是在大洪水前就普遍存在於亞特蘭蒂斯的東西。

還有一點說法也能佐證武逸仙的猜測,在連續四十天的雨停後,諾亞放出了一隻烏鴉。

這個故事在華夏國早期的翻譯中,將烏鴉的行為翻譯為一去不回,實則在《聖經》原文的直譯中,烏鴉被放出後並沒有離去,而是一直圍繞著方舟飛行。

在基教中,烏鴉一直是凈化罪惡的聖鳥,所以它總是會停留在罪惡發生的地方。

那麼邏輯就清晰了,巴別塔的故事中,上帝認為巴別塔是罪惡的,而在上帝滅世前,亞特蘭蒂斯也是遍地罪惡,也就是說亞特蘭蒂斯可能遍地都是巴別塔。

與此同時諾亞在度過大洪水後放了三次鳥,第一次放的烏鴉,第二次和第三次放的鴿子,那麼為什麼不三次都放烏鴉呢?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諾亞第一次放烏鴉,只是為了確認這片被洪水肆虐的大地上是否還有罪惡的象徵,來自亞特蘭蒂斯遺留的巴別塔呢?

當烏鴉一直盤旋在方舟身邊,讓諾亞確認了所有的巴別塔被消滅後,他這才放心地釋放鴿子確認洪水是否退卻。

就像胡叔懷疑的那樣,他覺得徐教授或許想找的也是能讓人長生不老的東西,但是武逸仙猜測徐教授找的並不是長生不老葯,因為這裡確確實實不是崑崙。

或許徐教授想要找到的,只是源自亞特蘭蒂斯的長生技術。

在漫長的歷史中,總有人獲得來自亞特蘭蒂斯的遺留技術,只是因為同出一源,所以這些技術的外在表象存在雷同,使得像徐教授這樣的人覺得兩者可能存在聯繫。

實則諾亞和西王母,他們只是得到了同一種文明的遺澤,雙方或許根本就不認識。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