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太空歌劇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託付
來到書房,武逸仙看到桌上正放著一遝筆架那麼高的清單和一封信。

沒有看清單,他先拆開了信封。

在信裡,李焰甲請武逸仙接收他從兩淮擄掠來的財富,先和侯錫山他們家對接,在申海購買地皮蓋廠。

數年前,李焰甲的事業剛剛有起色的時候,他和加藤一輝在望蘇樓上曾經對西方的珍妮機品評過。

當時李焰甲對珍妮機不屑一顧,因為在他看來珍妮機無非是一個人多操控幾台合起來的紡紗機器,轉一圈等於轉幾圈罷了,等於是一個人幹了好幾個人的活。

但是大順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當時他並不覺得使用珍妮機有什麼必要。

不過過了好幾年後,李焰甲對於勞動效率也有個更多的認識,加上本次前往兩淮目睹了洪災慘狀,讓他不由得思索,在傳統紡織工藝中,紡紗織布全部由織戶獨自負擔,是否有必要?

他並不是無端地懷疑,事實上在前明的時候,江南紡織業就已經出現了簡單的分工,大紡織主在城裏租借織機給失地織戶,然後提供被統一紡好的紗錠給織戶們織布,頗有些流水線作業的韻味。

至於為什麼現在兩淮織戶們沒有進行這種流水作業,自然是因為經過明末順初這一波,社會上的土地已經被重新分配了一波,此時還沒有到明末那種兼並到雞骨熬油的程度。

而在李焰甲眼中,兩淮織戶雖然運氣不好遇到天災,但是地主們年年囤貨居奇,總有一天會遇到需要賣地的情況,萬一到時候沒有他李焰甲呢?

如果,如果兩淮織戶每年勞動能夠獲得更多一點點的剩餘價值,這樣一年年攢下來,真遇到現在這種情況,或許也有可以輾轉騰挪的地方。

而一年隻織布可以產生的剩餘價值,當然要比一年既紡紗又織布產生的剩餘價值多。

或者說當珍妮機問世以後,人力紡紗註定要被機器紡紗給取代的。

將織戶們從低效率的紡紗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更加賣力地去織布,這樣布匹的產量又會增加。

隨後李焰甲還打算在兩淮織戶中推廣飛梭,再次加快他們的織布效率。

而李焰甲向西洋傾銷布匹,找回因為阿片貿易流失的白銀的計劃,就又會前進一大步!

之前製約李焰甲不建紡紗廠的原因就是他實在沒有太多的余錢,又是供養浙黨,又是辦學,能支起兩淮的攤子,已經是津門李家家資豐厚了。

現在一波肥了,李焰甲自然就打算在申海建立紡紗廠,由他統一向兩淮織戶們提供紗錠,一定程度上還能保證成品布匹的質量趨於一致。

另外他之前考慮的,改良織布機,找到比傳統織布機,比加裝了飛梭的新式織布機更加高效的織布方式,其研究工作也可以掛靠在紡紗廠。

至於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事情,李焰甲要託付給武逸仙。

不會有人以為搶東西只要把人殺光就完事了吧?

這可是兩千萬兩白銀,是大順皇帝不惜再跟洋人打上一場也堅決不願意賠的龐大金額。

太子在京城替李焰甲抗下了屠殺淮右的壓力,他難道沒有一點付出?他不值得獲得一點報酬?

所以李焰甲在匯合自己的弟子後,他把在淮右搶來的財寶送回了申海,委託武逸仙處理。

而在淮左售賣土地得到的現銀,他要帶著前往京城上供給太子,必要時皇帝也要準備一份。

兩淮水災從李焰甲決定插手到徹底解決,總共也不過四五個月,但是在李焰甲看來此去京城,非得再來小半年,不然不能從zz漩渦中安穩脫身。

如果把財富送回申海就不管,等李焰甲回來再出來,耽擱的時間可就不止一年了。

大爭之世,日夜爭渡!

鬼知道一年以後洋人會不會出現新的技術革新,新到足以忽視大順龐大廉價的的紡織人力,到時候大順又怎麼向西洋傾銷布匹?

至於為什麼李焰甲不找自己最看重的六弟子侯錫山,明明侯錫山和侯家對接最方便,父子倆回家合計一下就能清楚明白,甚至連送回來的財寶都不用想辦法發賣,直接抵押給侯家換取等值的銀子就行了。

那是因為李焰甲骨子裏還是傳統的封建士大夫,哪怕接受過啟蒙思想,積極學習資本主義思想,遇到問題時李焰甲還是想著要依靠傳統解決問題。

大力發展紡織業也好,學習洋人也好,向西洋傾銷布匹追回白銀也好,從來都只是李焰甲的術,不是他的道。

就和很多傳統士大夫一樣,李焰甲認為國家遇到了問題,一定是因為國家現在踐行的道出了問題。

現在顯而易見的,是儒家的道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國際環境了,一如百多年前一樣,大順的天下馬上就要在外夷的壓力下亡了。

那麼該怎麼辦?

在李焰甲看來,唯有國家改變自己的意識形態,拋棄腐朽的儒家,推行自己的道理才有得救。

那麼怎麼改變國家的意識形態呢?

在華夏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周遊列國的諸子,他們向君王推銷自己的學說。

一旦說服了君王,他們就能踐行自己的道。

最後奉行法家的秦國一統江山,法家的道終於成為了華夏的道,他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道的爭執似乎結束了。

但是很快,秦朝被推翻,漢朝建立,崇尚黃老思想的道家這次成為了勝利者。

道爭輸贏的判定方式,從裹挾多個國家的爭鬥,變成了朝代的改變。

在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人們發現原來也不用改朝換代,想要自己的道取得勝利,只需要搞定最高統治者就好了。

自那以後,各個思想學派,自詡自己的道才是正道,想要將其推行天下時,就只有一個選擇了——搞定最高統治者。

這樣的操作,也被人稱作變法。

過去比較出名的變法有兩個,失敗的王安石和成功了一半的張居正。

不管成功與否,無一不在表明,想要變法,想要推行自己的道可以,先成為宰相再說。

所以雖然李焰甲對於紡織的事業很看重,但是他最看重的還是培養出一個屬於自己道的大順首輔。

包括他前面五個親傳弟子,武學天賦其實真不怎麼樣,還不是因為他們都是過人的讀書種子,這才捏著鼻子收下的嗎?

而在李焰甲看來,侯錫山是最有可能成長為首輔的弟子,現在是其攻讀的關鍵時刻,他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個工廠就去麻煩侯錫山?

思前想後,李焰甲最終就把事情託付給了武逸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