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一百八十二章 竹林隱俠
許錫毅見眾俠隨和,並無皇親貴族的頤指氣使,心中高興,便帶著眾俠進莊,並招呼許旺安置糧車。許錫毅親自領路,將眾人引進自家大廳。眾俠見大廳上高懸匾額,寫著「綠竹山莊」四個大字。中堂一幅明初畫家夏昶繪的《墨竹圖》,竹葉的安排錯落有致,落墨即成,不見復筆,並以墨色濃淡分出前後,層次分明。竹節用筆勁利遒健,竿瘦而葉肥。左壁懸著一幅大字,文曰:「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落款是「鎮雄勁節題」。

阮鶴亭頗通文墨,看了後低聲跟梁復道:「這是宋代丞相王半山的《詠竹》,筆法剛勁雄渾,倒是有一種宗師的風範,但這位『勁節』卻是哪位文士呢,小可可真沒聽說過……」還沒等梁復回話,許錫毅微微一笑抱拳道:「稚嫩之作,不值駙馬殿下一哂,『勁節』乃鄙人的號。」阮鶴亭吃了一驚。原來方才阮鶴亭這自言自語是很小聲的,旁邊的朱常鴻、鄭翠翎都不一定聽得見,許錫毅卻聽見了,可見其內功之深厚。

當下阮鶴亭臉一紅,慌忙還禮道:「晚輩胡亂評說,不知高低,萬望許莊主恕罪。」許錫毅連道「言重」。鄭翠翎道:「貴莊名『綠竹』,江湖人稱『竹林隱俠』,許莊主號『勁節』,看來許莊主真的很喜歡竹子!」許錫毅道:「郡主娘娘目光如炬,鄙人私以為,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竹,有七德,乃君子之化身,與梅蘭菊合成『四君子』。」鄧清好奇問道:「師兄,竹有哪七德?」

許錫毅捋著鬍子道:「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曰奮進;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竹有花不開,素麵朝天,是曰質樸;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眾俠聽後,皆點頭稱讚。

朱常鴻道:「竹子除了是個君子,更是個英雄。嘉靖年間倭寇橫行,戚少保組建戚家軍抗倭。倭寇是用鋒利無比的倭刀,屢屢得勝。為了剋製倭刀近身砍殺的優勢,減少大明將士傷亡,戚少保使用竹子製成的狼筅製倭。竹子固有的長度和枝杈茂密堅韌,能將抵擋倭刀者的全身遮擋起來,倭寇刀槍的進攻都被竹身阻隔,很難我軍官兵造成殺傷。」

許錫毅一聽,雙眼發亮道:「殿下真乃知音啊!不瞞列位,鄙人其實是福建人。」鄧清記起來道:「我記得獅面師父也是福建人,邵武的!」許錫毅點了點頭道:「是的,故此鄙人看見師叔的獅子頭套便知道的確是師妹來了。」頓了頓,許錫毅又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道:「當初戚少保在浙江、福建沿海殺倭保民,被兩省民人欽佩敬重,一直奉若神明。」眾俠一看,許錫毅手中的書封面寫著「紀效新書」四個大字。

阮鶴亭道:「這不就是戚少保那部寫有如何抵禦倭寇的著作!?」許錫毅點了點頭道:「然也,上面不僅寫有如何製作並使用狼筅,還記載了如何佈置鴛鴦陣、五行陣、三才陣的方略。」梁復奇道:「《紀效新書》,不是已經被禁了嗎?」鄧清愕然道:「這本書本就是用來保家衛國的,為何會被禁?」眾俠聽到都默然了。鄧清看見眾人的表情,有肅然,有淒酸,但就是沒一個人能解答,大惑不解。

許錫毅嘆了口氣,揩了揩眼角的淚花道:「四年前的天啟元年,建虜攻佔瀋陽。大明救援遼東的大軍七千多人,由總兵童仲揆、陳策統率。兩支軍隊組成,一支是四川石柱的土司秦良玉部的『白桿兵』,由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帶領;另一隻便是浙江的義烏兵,也就是久負盛名的戚家軍,由戚少保的侄子戚金將軍指揮。建虜一方卻是幾萬大軍,戰果可想而知,我軍幾乎全軍覆沒。總兵童仲揆在即將戰敗時打馬要逃,卻被戚金將軍勸阻住。後來童戚兩位將軍都壯烈殉國了。」

鄧清道:「這七千官兵都是好漢啊,可是這和戚少保的著作被禁有何關聯呢?」阮鶴亭道:「童總兵的一個弟弟童季揆後來當了太監,依附魏忠賢,做到禦馬監掌印太監之職。他因為戚金將軍勸阻其兄,使童總兵陣亡,於是他便遷怒於戚家,把戚家抄了,戚氏一族都被充軍邊疆,戚少保的《紀效新書》當然被禁了啦。」鄧清記起來道:「童季揆,這名字好熟啊.....等等,我記起來了,就是當初師妹救冰姐的時候遇到的那個太監吧!?」鄭翠翎、韓冰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此刻鄧清終於知道眾人的表情為何有的肅然有的淒酸了,肅然者是敬赴國難的川浙軍人;淒酸的是為天啟皇帝聽信讒言,害了忠良一家。鄧清恨恨地道:「早知道當初就應該順便一劍把他童太監了帳!」鄭翠翎道:「當初殺童太監容易,但是童季揆一死,死無對證,戚氏一族的冤情便永遠都無法洗清了。」鄧清聽了,額角都出了汗,心想:「幸好師妹心如明鏡,不然像我這般快意恩仇的,肯定會壞事。」當下鄧清擦了擦額角的汗,連聲道:「師妹說的是,說的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