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二百六十六章 知己知彼
正說間,只聽得南少林寺外哭聲震天。眾俠正是疑惑之際,有僧人進來報道:「外面有數百個老百姓哭著要求見夏王殿下,說要求殿下搭救他們的親人!」朱常鴻聞言,便與眾俠出外查看。到山門外一看,只見南少林山門之外烏壓壓地跪著幾百個百姓在哭拜。出了山門,南少林僧人指著朱常鴻對一眾百姓道:「這位便是各位要求見的夏王殿下了。」其中一個年過六旬的老者上前施禮道:「草民徐光啟參見殿下千歲!」

朱常洵打量一下這位老者,只見他身穿鶴氅,氣度不凡,不像是一般的平凡老者。於是朱常鴻便扶老者起來道:「老人家請起,年紀大了,休行此大禮。」阮鶴亭認出來道:「這位老人家不是禮部徐侍郎不?」徐光啟也向阮鶴亭行禮道:「徐光啟見過駙馬殿下,正是老臣也。」阮鶴亭便向朱常鴻引見。原來這位徐光啟是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法華匯太卿坊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天啟四年被擢升為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因不肯與魏忠賢同流合汙,於今年年初年便遭讒劾去職。

徐光啟道:「老臣退隱回鄉之後,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增訂、批改以前所輯之書上。初夏之時犬兒徐驥陪同其妻到娘家興化府仙遊縣省親,老臣覺得在故鄉無聊便也跟著來了。不曾想來到福建,卻是碰見倭患肆虐,老臣痛心疾首。聞知先前兩位殿下及郡主娘娘到了此縣,還劫了閹黨的法場並起出法場地底的火藥,救了十字街口附近老百姓的性命。老臣深知殿下賢德,故此帥一眾百姓向殿下呼喊求助。望殿下以百姓福祉為念,恕老臣不敬衝撞之罪!」

朱常鴻道:「徐侍郎言重,此處並非說話之所,請徐侍郎隨小王進南少林相商如何?」徐光啟應允,回頭安撫了一下百姓,便和兒子徐驥跟著朱常鴻進了南少林。進了禪房,眾人坐下商議,朱常鴻道:「不瞞徐侍郎,我們正有知道湄洲島倭巢之意,但就是不知道那湄洲島地勢如何,島上倭寇的詳情又是哪般呢?」徐光啟面有難色道:「老臣非莆田本地人,故此老臣對湄洲島地勢也不甚熟悉。但島上倭寇卻是要提防的。」阮鶴亭追問道:「如何?請徐侍郎言明。」

徐驥道:「先前在下看見倭寇人手裝備一面銅鏡護盾,和官軍對敵之時,護盾既可以用以防身,也可以用銅鏡反映日光,晃得官兵睜不開眼,陰險無比。」鄭翠翎微微一笑道:「何足懼哉?先不說此招倭寇在陰雨天呢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效,即便是大晴天,小妹也有辦法對付。」徐光啟應道:「回郡主娘娘,老臣對天文曆法多少有點研究。昨晚老臣夜觀天象,接下來三天都是晴熱天氣,然後三天的陰雨天氣。」

鄭翠翎回了一句:「無妨。」然後轉頭喚來了阮鶴亭和徐霞客道:「兩位仁兄先前也到過小國公夫人在縣城裏的雲紗坊,眼下又要煩請二位在到那雲紗坊,買一百匹黑紗來,小妹自有用處。」阮鶴亭、徐霞客應聲而去。當時正是仲夏,人們身上穿的都是薄薄的紗布。鄧清奇怪問道:「師妹,你還嫌不夠衣服穿麽,買布幹啥?」鄭翠翎笑道:「到時候派上用場師姐便知道了。」轉頭又對徐光啟道:「煩請徐侍郎回去告知百姓,我們將會在後天帶兵前去湄洲島征剿倭寇,讓百姓先各自回家去吧。」徐氏父子依言去做了。

此時,李銳平回報,竹都斬好了。朱常鴻便按照《紀效新書》所教導的製作狼筅之法,讓官兵用火烤剛剛斬下來的竹子用火烤烘,再用熟桐油去澆灌,以防蟲蛀。白龍在官兵烤烘竹子時,對朱常鴻道:「施主,這竹子並非閩浙長劍之毛竹,乃是兩廣之簕竹。」朱常鴻道:「哦,晚輩愚鈍,請問老禪師簕竹何異於毛竹?」白龍道:「簕竹比毛竹更有韌性也就更耐得住倭刀的劈削,故此也就比毛竹更適合作為狼筅的原料。」朱常鴻聞言,再三向白龍及南少林致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